分享

燕赵医家刘完素、 张元素、李东垣火热论学术思想传承演变规律探究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4-07

燕赵医家刘完素、 张元素、李东垣火热论学术思想传承演变规律探究

沈翊康  姜  婧 △张钰欣  张雨菲  刘钟阳  张保春

刘完素 ( 约 1110 年~1200 年) , 字守真, 河北河间县人, 是河间 学派的创始人 。 张元素 ( 约1129 年~? 年) 字洁古, 河北保定易县人, 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 二人虽非师徒关系, 但渊源极深, 常相互求教, 学术上多相得益彰, 甚至合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一书 [ 1] 。 张元素为刘完素治愈伤寒病之事更是为 《 金史》 所载 [ 2] 。 李杲(1180 年 ~ 1251 年) , 字明之, 河北真定县人, 晚年自 号东垣老人, 是 “ 脾胃 学说” 的创始人。 据《元史》[ 3]记载 “杲幼岁 好医药, 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 杲捐千金从之学”。 可见刘完素、 张元素、 李东垣 3 人从生平经历上看, 有着明确的学术传承关系。

但是中医医史学界一般认为 “ 医之门户 分于金元”, 其中刘完素为河间学派, 主张 “火热论”;张元素、 李东垣为易水学派, 张元素强调 “ 脏腑辨证”, 而李东垣又独创 “ 脾胃论”, 以各执一偏而著称于世 [ 4] 。 这种观点在突出 各人学术特色的同时却淡化了其学术思想的传承性, 不利于全面、客观地理解运用 其学说。 正如 丁光迪先生指 出“刘( 完素) 、 张( 元素) 二氏的悟道渊源很值得研究”[ 5]。

笔者通过分别梳理 3 人主要学术思想, 发现对火邪的认识在 3 人的学说中均处于重要地位,但又有所演变, 深入研究 3 人间的学术特点传承演变规律, 对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 理清金元时期学派的传承脉络, 把握金元医学体系, 都有重要意义。

1  刘完素的主要学术思想

1. 1  六气皆从火化  “ 六气皆从火化” 是指刘完素认为外感六淫为病, 皆从火热之化。 如论风,“风木生热, 以热为本 , 风为标 , 言风者, 即风热也。” 论湿, “ 湿病本不自 生, 因于火热怫郁, 水液不能宣行, 即停滞而生水液也。 凡病湿者, 多自热生。” 论燥, “燥金虽属秋阴, 而其性异于寒湿,燥阴盛于风热火也 。” 言寒, “ 人之伤于寒, 则为病热。 寒毒藏于肌肤, 阳气不得散发, 而内 为怫结, 故伤寒者, 反病为热。” 由 此可见, 化火是疾病的主要转归, 但其转归的原因就是阳气怫壅闭郁。 “郁, 怫郁也 , 结滞壅滞不通畅也。”[ 6]

据此将病机十九条中的 36 种病证扩大至 91 种, 并重点发挥火热病机, 从旧时的 17 种增至 50 多种 [ 7] 。在外感六淫皆从火化之外, 刘完素亦补充了“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的观点。 如 “ 五脏之志者,怒、 喜、 悲、 思、 恐也, 悲作忧。 若五志过度则劳, 劳则伤本脏, 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8]可见刘氏认为情绪控制不当则易内损五脏, 进而化火。 但总体而言, 刘完素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六淫化火上。

1. 2  火热病治法与 用 药  在治疗上, 刘完素多以苦寒药泻火, 辛药宣发玄府, 并据病位之表里,分别审证论治。 对于病在表者, 服石膏、 知母、 滑石、 葱白、 豆豉等, 用辛凉解表法, 汗之可解; 对于病在里者, 用大承气汤、 三一承气汤等攻下之法; 对于表里同病者, 用大柴胡、 小承气双解表里之热, 或在泻火药中加入辛药, 借其开通之势, 通达玄府, 如防风通圣散, “ 盖辛热能发散开通郁结, 苦能燥湿, 寒能胜热, 使气宣平而已”[ 9]。 然其用于治疗火热的用药主要为石膏、 柴胡、 大黄、黄连等, 均 为 苦寒 泻火 之品, 故 后 世常 批 评其“用药太峻, 虽有独到之处, 亦未免有偏胜处”[ 10]

。2  张元素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般认为张元素的学术思想核心是 “ 脏腑辨证” 与 “ 归经用药”。 但张再康等 [ 11] 认为该结论主要源自 《医学启 源》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这 2 本保存相对完好的书籍, 而事实上, 其遣药制方理论方面的著作 《珍珠囊》 《洁古家珍》等, 在元代就已残缺佚失, 其他如 《医方》 《产育保生方》 《洁古本草》 《药注难经》 等著作, 甚至未见行世。 张元素因著作大量遗佚而难以得到后世学者的正确、 客观评价。

但是我们还是能从 《医学启 源》 中发现一点张元素学术特点的端倪, 不过这一点只有在明确了刘完素、 张元素、 李东垣 3 人间学术传承的史实后才更能得以显现。

2. 1  脏腑本气化火  张元素在 《医学启源· 用药备旨》 篇中 写道 “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肺火,白芍药泻肝火, 知母泻肾火, 木通泻小肠火, 黄芩泻大肠火, 石膏泻胃火。 柴胡泻三焦火, 须用黄芩佐之; 柴胡泻肝火, 须用黄连佐之, 胆经亦然。 黄柏泻膀胱火”[ 12]。 这是张元素将刘完素善用治疗火热病的药物, 结合自 己 “ 归经用药” 的思想, 对其做出的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里张元素虽仍用苦寒泻火之品, 但治疗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刘完素所关注的六气所化之火, 而是归于人体脏腑本气之火, 这是张元素以自 己的学术观点出发, 对刘完素用药经验的一大发挥。

2. 2  以甘温药泻火  张元素除了从刘完素处继承了苦寒药泻火之法外, 自 己还创制了用甘温药泻火的方法, 可惜由于张氏本人著作阙如, 已无法查阅到 张元素 本人的 理论论述, 仅能从其著名 的《医学启源· 药类法象》 篇中总结出这一思想。在 《医学启源· 药类法象》[ 12]中, 张元素列举了 法象湿土类 型 的 药物, 其中 甘温之药共 6味, 除当归外皆有除热退火之功效, 列 举如下:“ 黄芪, 气温味甘平……去肌热也” “ 人参, 气温味甘……泻肺脾胃 中火邪” “ 甘草, 气味甘, 生大凉, 火炙之则温…… 去胸中 积热” “ 熟地黄,性温味甘苦…… 养阴 退阳 也” “ 白 术, 气温味甘……除胃 中热” 。 一般认为, 甘味药具有补益的功效, 而张元素却一反常规认识以 甘药泻火,体现了他 “ 古今异轨, 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自 为家法”[ 2]的创新精神, 张元素在刘完素苦寒泻火的基础上, 创立了甘温泻火法, 这进一步佐证了他与刘完素火热病机间的传承关系, 但是张元素对于 “ 甘药补益, 何以反能泻火” 这一问题并没有进行理论说明, 为 后人的 研究留 出 了 探索的余地。

2. 3  张元素对刘 完素的传承与 演变  在病因病机上, 刘完素主张外感六淫皆从火化, 以此为中心阐发了自 己 的火热病机学说, 选取了一系列以石膏、 柴胡、 大黄、 黄连等苦寒之品为君药的方剂来治疗火热病。 张元素在接受这些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变外感之火为脏腑本气之火。 张元素同样使用石膏、 柴胡、 大黄、 黄连等苦寒药, 但在对其的理解上, 与刘完素 有所不同。 如 前文所述张氏 在 《 医 学启源· 用药备旨》 篇中的论述表明苦寒药所泻的火为人体脏腑本气之火, 而非外感邪气之火, 这主要源于张氏强调 “脏腑辨证”, 对脏腑本身的关注大于外来的影响, 且外来的影响也必须通过脏腑才能显现。 其二, 创新甘温泻火法。 张元素在继承苦寒泻火法外, 还创新了甘温泻火法。 可惜的是由于其著作缺如, 我们现在仅能从 《医学启 源· 药类法象》 中管窥其对甘温药物的功效认识, 难以进一步挖掘其完整的生理病理治则观点, 但至少可以认为, 他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一个可供努力的方向。

3  李东垣的主要学术思想

3. 1  阴火理论  阴火论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 有学者统计 [ 13] , 在李东垣著作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兰室秘藏》 《医学发明》中共出现阴火 43 次, 可见其理论地位之高。 李东垣认为: “心火者, 阴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 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 13]

从这里可以看出 阴火致病的主要原因是 “ 元气受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饮食损胃, 劳倦伤脾, 脾胃虚则火邪乘之, 而生大热。”[ 13]即元气是否受损主要取决于脾胃, 故脾胃功能失常将会产生阴火, 进而形成各种疾病。 此外, 还可以比较分析得出在李东垣的病因讨论语境下, “ 阴火” 是“火邪” 的代名词, 二者同义。 这是李东垣对阴火的基本认识。

3. 2  发展甘温泻火法  针对 “ 元气受损, 阴火内盛” 的病机, 李东垣提出了甘温泻火的治疗方法。 如 《内外伤辨惑论· 饮食劳倦论》: “实实虚虚, 损不足而益有余……惟当以甘温之剂……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内经云: 劳者温之, 损者温之, 盖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 13]即以甘温之剂补益脾胃虚损, 恢复脾胃生化之气则元气充足, 元气足则阴火自 消, 也就是后人概括的 “ 甘温除大热” 法。

在具体的方剂治疗上, 李东垣以张元素 《医学启源》 中以甘温药为主的 “ 加减冲和汤” 为基础加以化裁 [ 14] , 创制了补中益气汤、 升阳益胃汤、升阳泻火汤等一系列著名方剂。 从用药特点上看,这些方剂除以甘温泻火外, 尚由两大特点: ( 1) 善用 “归经用药” 理论。 如对补中益气汤中升麻功效解释为 “ 引 胃 气上腾而复其本位, 便是行春升之令”, 对柴胡功效解释为 “ 引清气, 行少阳之气上升”[ 13], 认为二者分别入胃经、 ( 足少阳) 胆经。升麻、 柴胡的应用加强了甘温药的靶向性, 有助于提高疗效。 (2) 不完全排斥苦寒泻火法。 如 《脾胃论· 脾胃 胜衰论》 中, 对于心火亢盛的情况, 直接用黄连、 黄柏等苦寒药为主, 辅以甘温之品。 在“脾胃不足” “肝木妄行” 的情况下使用黄连、 知母、 黄柏等臣使药, 表明了他用药不完全排斥苦寒泻火, 反而寓苦寒于甘寒之中。 这不仅是对刘完素、 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更是中医学“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原则的体现。

3. 3  李东垣对张元素的传承与 演变  张元素对火热病机的认识主要是脏腑本气所生之火, 而李东垣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另 辟蹊径, 独创 “ 阴火” 之说。 具体而言, 张元素将刘完素外感火邪变为脏腑本气之火, 但这一转变还仅仅局限于病因和病位的变化。 李东垣的阴火理论则提出脾胃不足、 元气虚损、 阴火内盛、 百病由生, 这包含了病因、 病位、病性等阴阳虚实变化的全过程, 极大地丰富了火热病机的内涵, 同时也为治则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在治 则 方面, 基于张元素 的 甘温泻火 法 和“ 脾胃元气不足, 阴火内 盛” 说, 李东垣丰富完善了甘温泻火法, 并结合 “ 归经用药” 理论, 使所用药物更有靶向性。 另 一方面, 在张元素的著作中, 甘温泻火法和苦寒泻火法兼有, 但对于二者间的联系与区别缺乏相应的论述, 李东垣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如 “ 甘温之药为之主, 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于脾胃 中泻心火之亢盛, 是治其本也”[ 13], 这是以 甘温药为君补脾胃 元气之不足,以苦寒药为臣使泻阴火之亢盛, 使得二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 整体。 此外, 李东垣还进一 步发挥“ 今所立方中, 有辛甘温药者, 非独用也; 复有甘苦大寒之剂, 亦非独用也。 以火、 酒二制为之使, 引苦甘寒药至顶, 而复入于肾肝之下”[ 13],这里指出用药除了关注气味属性外, 还需要关注到炮制方法, 合理运用火制、 酒制, 以使用药更有目 的性。 这些认识, 都表明李东垣在继承前人的 学说基础上, 融会贯通, 完 善前人不 足之处, 且加以自 己的创新理解, 使中医学中火热病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4  小结

刘完素认为外感内伤所形成的邪气侵犯人体,皆从火热之化而为病, 并据此重点研习 苦寒泻火法; 张元素在传承火热病机的基础上, 将刘氏病因学中的外感六淫、 内伤情志化火转变为脏腑本气之火, 同时提出 了甘温泻火法, 但相关认识不够充分、 深入; 李东垣在前人基础上, 完善了火热病机内化的基本认识, 即 “ 阴火” 理论, 并将苦寒泻火法、 甘温泻火法二者融贯, 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等一系列著名方剂。 可以看出刘完素、 张元素、 李东垣 3 人间学术特点的演变中, 对于火邪的认识居于重要地位, 演变的方向是 “ 火从外来” 逐步变为“火由内生”, 病邪的性质从 “ 火由 邪生” 逐步变为 “火由虚生”。 这种理论传承与演变丰富了中医的病因学、 病机学、 治法学内涵, 同时也影响了金元以后医家对外感内伤病机的认识。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相关内容, 完善对金元时期燕赵河间、 易水两大医学流派的交流、 传承与创新的相关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