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阳之战中,孤立无援的南宋究竟是如何守了整整六年的呢?

 强哥的书屋 2022-04-07

公元1279年,北宋灭亡后,在江南定居了152年的南宋,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说起南宋的灭亡,就不得不提1267年到1273年的襄阳之战。

当时蒙古盘踞北方,总想着吞并南宋,而襄阳是其南下前必须拿下的硬骨头。襄阳地处汉江流域,处于鄂豫陕交界处,是蒙古冲向长江以南的水陆交通要塞。

如果拿下襄阳,蒙古可以以此为据点,直接南下到江淮一带,前面没有天险。可以突破南宋都城临安,拿下整个南宋,可以说是“一瞬间”。

为了取得胜利,蒙古集中了20多万军队进行围攻,但奇迹般的是,孤立无援的襄阳城竟然坚持了6年。那么襄阳到底是怎么守了六年的呢?

强大的襄阳城

“西有潭溪,南有砚台,东北有汉水,西南有楚山。”汉水和楚山位于襄阳和蒙古之间,是襄阳的天然屏障。况且襄阳还背靠江汉平原,粮草充足,可以支撑长期作战。可以说,这个地方是一个易守难攻,可攻可退的地方。

公元1236年左右,襄阳城一度被蒙古人占领,直到1239年,宋军将军孟珙才率军收复襄阳城。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孟珙自然明白襄阳的重要性。当时,鉴于襄阳屡战屡败,宋、袁屡战屡败,上书朝廷,说:“项、范为徙之本,今经百战得之。当了经理,就能保活力。”

后来就任镜湖和平主义大使的李增波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恳请朝廷修缮加固襄阳城,坚守重要战略要地。

在朝廷的批准下,他不仅加固了原有的城墙,还增建了军营用于驻扎军队。此外,他还利用朝廷拨出的资金在襄阳城修建运河,为城内的荒地创造了良好的水利条件。这些都使得襄阳城外的城墙坚固,而且里面有足够的粮食,对防御和作战非常有利。

由于前人在襄阳城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上襄阳本身的地理优势,南宋在襄阳之战中得以坚持了六年。

部队士气

在襄阳之战中,襄阳北部被蒙古军队包围,尤其是1267年蒙古方面在樊城外设立集市之后。从表面上看,这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一方面可以赚一点钱,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两军和谈的机会。但实际上,蒙古只是想切断通往襄阳的外部漕运通道,迫使襄阳弹尽粮绝,然后趁机攻占襄阳。

已经断粮的襄阳,虽然可以依靠城市的粮食储备,但也只能坚持一段时间。因此,该城的驻军指挥官吕文德不得不请求帮助。然而襄阳早已被蒙古军队包围,如同铁桶一般。城外援军难进,物资粮草送不进去,城内士兵无法突围。一时间,襄阳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然而,公元1271年4月,漕运有所好转。当时,范等人和他的部下看到蒙古人不守水路,因为他们不擅长水战。他们利用春季汉江暴涨的机会,走水路通过船队将大量粮草等物资运进襄阳,解决了城中粮草的困境,帮助襄阳再次守住。

朝廷除了运送物资外,并没有停止向襄阳派遣援军。虽然无法突破蒙古的包围圈,但这座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古对襄阳的进攻,减缓了对襄阳的进攻。在接连不断的援军中,这样一群人的行动不得不提,因为他们成功打破了蒙古的包围,进入了襄阳城,也就是张贵、张顺组成的敢队。

公元1272年,襄阳行色匆匆,张顺、张贵自发前往襄阳救援。他们用重金招募了一支由3000名士兵组成的队伍。当时,他们利用汉江上游的大雨和上涨的水位,建造了数百艘独木舟。从一条名叫倪青河的偏僻小路出发,他们一路突围,走了120公里,最终成功进城。

援军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坚守在这座城市的士兵们的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讨论如何突破。我本打算派一队人潜入颍州城,然后配合当地守备的范等人共同杀死蒙古人,但没想到计划被泄露了。这导致最终进入的援军基本被歼灭。

朝廷派出的援军虽然大部分没有入城,但即使入城,战斗也以失败告终。但是,一方面,这些来回支援的部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襄阳的陷落;另一方面,他们也告诉坚守襄阳的军民,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城内百姓人心的作用。

襄阳之所以能守得这么久,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襄阳军的士气不会散。

襄阳能坚持六年,离不开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离不开前人在此留下的坚固城池,离不开城外一波又一波挺进的英勇援军,离不开不怕牺牲的开城英勇战斗的军民。同时,一开始蒙古军队忽视了水战,这也是襄阳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的原因。

襄阳虽然坚持了六年,但这一战的失败其实是注定的。两个朝代,一个是垂死的,一个是强大的。襄阳是个小城市,即使强大有基础,也经不起蒙古的长期消耗。襄阳失陷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南宋灭亡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创版权受到任何侵犯,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