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加料 | 看得见艺术的房间

 颐源书屋 2022-04-07
一位收藏家往往有着多重身份,而大众通常只看见ta的其中一面。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来了解三位藏家:贝聿铭、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和黄玄龙,从他们的住宅和藏品中管窥他们独有的性格、品味和生活态度。

01

贝聿铭

Ieoh Ming Pei

(1917-2019)

“艺术是一种生活的经验。”

——贝聿铭

贝聿铭先生是过去50年最备受推崇的建筑师之一,他曾在1983年获得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多项建筑大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大家熟知他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建筑,如苏州美术馆,日本美秀美术馆,肯尼迪图书馆等等,同时他也是一位收藏家,他的私宅像一座现代美术馆。



图片


在第一次现场参观博物馆时,贝聿铭感动地说,“这是香格里拉。”他表示自己的想法是将中国故事中的“桃花源”献给Mihoko Koyama女士,美秀博物馆的创始人,她立即同意了他的想法。


图片

日本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博物馆就是那一瞬间的表达,那一刻,博物馆突然出现在你的眼前,如同设定好的剧本那样。

图片
日本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贝聿铭先生的自宅不仅作为私人居所,也是他的工作室,还用来招待艺术家朋友。他的私人住所中放满了与妻子卢淑华(爱玲)悉心搜罗的艺术珍藏,当中包括出众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作品,以及战后及当代艺术大师的杰作。贝氏夫妇与多位艺术名家交好,贝聿铭年轻时曾造访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家;赵无极也是贝聿铭的老朋友,还有张大千、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等艺术家,都与贝氏夫妇来往密切。



图片
贝聿铭与妻子卢淑华在私宅中

图片

贝聿铭与吴昌硕的作品


贝聿铭曾说过“优秀的艺术家需要优秀的顾客”,他与艺术家之间更多是一份相知的情谊。家中摆放的藏品与生活融为一体,承载着个人情感,亦激发着他的设计灵感。



图片

图片

屋内家具多为经典的包豪斯设计,比如索耐特(Thonet)的曲木摇椅,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巴塞罗那沙发床/躺椅/茶几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右到左:西汉彩绘陶质侍女立俑;西汉彩绘陶质马俑;安纳托利亚基利亚风格大理石神像

图片

赵无极(1920-2013)《27.3.70》,1970年作。© 2019 Zao Wou-Ki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ProLitteris, Zurich;野口勇(1904-1988)《地上框架》,1962年构思,1974年铸造。© 2019 Estate of Isamu Noguchi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图片

上方作品来自威廉‧德‧库宁 (Willem de Kooning)《棕与白》,约1947年作。下方雕塑为弗里茨·沃特鲁巴(Fritz Wotruba)《小型坐像》,1952至1953年作。这些当代艺术作品与基克拉迪文明的雕塑并置。

图片

宅邸中的旋转楼梯

图片

贝聿铭在纽约家中留影,背后是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的作品,身旁是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作品。


贝氏夫妇的住宅和收藏展现出和他所设计的建筑相通的审美情趣。有意思的是,从这些艺术品中我们还能窥见贝聿铭的美学思想对同时期的艺术家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部分图片credit Christie's 

02

安思远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1929-2014)

“我首先是一个古董商,然后是一个收藏家。”

——安思远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无论是在亚洲艺术学术圈、收藏圈还是古董圈,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是大家公认的,极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在他小时候,一枚中国邮票引发了安思远对中国、亚洲的兴趣,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东方艺术。对安思远来说,每一件珍藏,都是生活中鲜明的存在,在朝夕相对间寄托一份感情慰藉。


图片



“对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

——安思远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他在曼哈顿有一座具有22个房间的私宅,每个房间都陈列了令人惊叹的博物馆级艺术珍品。他数十年艺术之旅的精髓尽在于此。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汉时期鎏金铜熊造像,被置于公寓中乔治二世时期的红木几案之上,这是安思远极为珍惜的一件藏品,常边与客聊天,边不时抚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齐阿弥陀佛坐像

他曾说过,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这件作品。我们从他的私人寓所中便可以看出,安思远的收藏门类众多,藏品珍贵且稀奇。青铜陶器、石雕造像、唐俑宋瓷、写经碑拓、壁画地毯、玉器象牙、明清官窑、名家字画等,尤以中国古家具、书画和碑帖为其大端。





03

黄玄龙

H.L. Huang

黄玄龙是文房收藏界的古董名家,“翦淞阁”主人,尤其钟爱明代文人的文房珍玩。女主人徐盼苹来自台湾的古玩世家,其父徐政夫曾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文物商店寒舍的总经理。两人婚后共同创立了“翦淞阁”,以质量精良的文房雅玩收藏著称,并出版了文房专书《金石癖:文房搨本集》等,推介文人文化不遗余力。


图片

图片credit satorukondo



“可是我们仍然在追寻着收藏的终极意义,它不能只是一种投资,欣赏很重要,但光欣赏又不够,它最好还能跟你的生活结合在一起。”

——黄玄龙
 


黄玄龙十分向往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从他的家中的各个角落皆透出明代文人的逸趣。家中的空间陈设中,有一些中国古典供石,他认为多变的供石造型与极简的明式家具在空间陈设乃是绝配,从中试图参透中国古典供石中的「禅」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安静就慢,一慢脑袋就有空间来思考、去体会,一思考一体会,很多感觉就出来了。你在快的时候是没办法把感觉放进来的,但赏鉴古玩,感觉非常重要。”

——黄玄龙

 
黄玄龙认为无论是书画还是文玩,鉴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比对。他追求的是文房雅物中“平淡天真”,这些艺术品展现出来的是精工之极,但雅而有士气。
 


图片
明 黄花梨卷云纹琴桌

图片
明 中书斋铭 黄花梨葵形笔尊

图片
明-清 祈连石小砚山

也许收藏与生活本身更像一种艺术,每位收藏家都在精心打造这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艺术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沉思的途径,而收藏艺术这种行为,则更贴近生活,它们承载着深厚情感的同时也激发着无限灵感。

以上部分图片credit sotheby's和安邸A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