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铁血老枪 2022-04-08

皇太极时期,明清双方曾四次议和。

其间,皇太极主动提出了看起来不算苛刻的议和条件,但大明却悉数拒绝。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议和:相互欺骗

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继承汗位。

刚一继位,皇太极就迎来了袁崇焕派来的使者。

袁崇焕派使者来,名义上是给努尔哈赤吊丧,顺便祝贺皇太极继位,实际上是来借机了解后金情况的。

皇太极顺水推舟,热情款待了使者,并主动提出停息干戈。

随即,皇太极提出了他的议和条件:大明以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缎百万等馈赠给后金,后金放弃“七大恨”的诉求,此后,每年以一定比例进行贸易(后金提供东珠、貂皮、人参等,大明出金银缎),恢复和平贸易关系。

当时大明的天子还是天启帝。天启帝指示袁崇焕:“无厌之求,慎无轻许”。

文章图片1

袁崇焕奉旨,提出了大明的要求:1、“去僭号,奉正朔”,君臣关系要理清楚!2、归还侵占的土地和人口!

这显然是谈不拢了。

双方大道理讲了一通后,皇太极再次发起攻势,和谈破裂。

这次谈判,双方都是在欺骗对方。

袁崇焕在派人去祝贺皇太极之前,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和谈)为旁著”,并得到了天启帝、魏忠贤的认可,

袁崇焕的本意,是“安抚”皇太极,并趁机修复已经被损坏的大凌城等三城,巩固辽东防御体系。

皇太极也精明着呢。

在遣使求和的同一天,皇太极令阿敏发兵进攻朝鲜。

文章图片2

皇太极不过是希望借议和,“安抚”大明,以腾出手来先打击朝鲜、毛文龙等部,以消除后路之忧。

这一局博弈,皇太极赢了。

尽管皇太极后来输掉了宁锦之战,但打击朝鲜、毛文龙等后顾之忧的企图已经实现,甚至还摧毁了大凌城等地,使袁崇焕借机修复三城的计划受挫。

第二次议和:皇太极的权谋

宁锦之战,皇太极大败。

文章图片3

皇太极意识到,正面再攻大明,机会不大,遂调整重点,一则改善内部民生,缓和内部矛盾,二则着手击败西北的威胁林丹汗。

皇太极旋即发起了议和。

然而,这次议和,皇太极思虑深远。

皇太极认识到大明的一个问题:鉴于宋朝灭亡的教训,“不款”,在大明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尤其是文臣们,他们不愿担责,只是坚持“清议”,坚决反对“款”,而在“以文制武”的氛围下,大明的武将虽然担当重任,却只能俯首听命。(《天聪朝臣奏议》)

因此,皇太极的这次议和,其实并没有指望真的达成什么和,其重点是拉拢、离间崇祯与大明武将的关系。

一方面,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看起来诚意十足。

皇太极提出请封王位,请铸印信,在书信中也不用天聪年号,有在名分上尊大明为正朔之意。

只不过,皇太极自然不可能放弃已经侵占的土地、人口。

当时初登大宝,一心于“五年复辽”的崇祯自然不可能一上台就“割地”(虽然这些地已被后金实际控制),因此,和议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皇太极要的就是这个“看起来很有诚意”。

在对崇祯求和的同时,皇太极对各武将也发起了“议和攻势”。

他给毛文龙、袁崇焕、祖大寿等人都曾“求和”。

而且,其中言辞看起来简直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比如,在给袁崇焕的信中,皇太极“委屈”地提到:大明一直吸取宋朝的教训,不肯议和。可是,大明皇帝不是大宋的后裔,我也不是大金皇帝的后裔呀!宋金之间的事情,关我们什么事呀!

这一波“哭哭啼啼”,用心够狠。

一来,获取了“正当性”。

皇太极的作秀,一再表明:不是后金非要打!后金已经做出足够让步了呀!

以后再打,责任全部在大明!

二来,试图争取明武将。

三来···离间崇祯与武将们的关系。

最后,皇太极以一波迂回入关,进攻北京结束了这次议和。

旋即,皇太极的权谋收到了效果。

文章图片4

皇太极一退兵,袁崇焕就因“擅主和议”、通款与敌,被下狱处死。

此后,投降后金(清)的明武将也逐渐多了起来。

如果说前一次议和,双方还各有所图的话,那么,这次议和,大明就是完全被大清牵着鼻子走,完全陷入皇太极的权谋圈套了。

第三次议和:皇太极的再次作秀

不久,皇太极远征察哈尔部,林丹汗远遁,部民纷纷归顺后金。

皇太极召集众将,再次讨论伐明事宜。

然而,一些将领的呼声,却引起了皇太极的关注。

文章图片5

原来,在原林丹汗统治的区域,许多部民曾经长期受惠于同大同、宣府等地的贸易。

因此,一些将领提出:应当“讲和”为主。

显然,如果把一意交战的责任扛在自己身上,对皇太极统治这些部民是不利的。

皇太极遂顺水推舟,再次议和。

这一次,皇太极是与宣府的地方官议和,表明态度:我与大明在辽东继续打,不关你们的事情,我愿意和你们保持和平。

旋即,宣府巡抚在获得崇祯认可(至少是默许)的情况下与后金订下盟约。

回师后,皇太极君臣决心把议和搞大一点。

当时,群臣大多主张议和,但其目的是杀气腾腾的。

1、如果崇祯反对议和。

那么,所有人都知晓是谁要打,使那些被残害的明军民“虽被创疫,将自怨其主,无尤于我”。

2、如果崇祯同意议和。

那么,“我国利于和,彼国不利于和”,“所谓借小心以图大事,假退步以求前进”,后金正好可以“暂切假和,专修内治,以待天命”,“待天命至日,仍再兴兵征讨”。

不久,皇太极得知:崇祯迫于文臣压力,将已与后金达成盟约的宣府巡抚调走了。

既然如此,这事情肯定不可能成了,那就干脆把假戏作足一些!

皇太极不但自己和各地将领讲和,还让蒙古一些部族求和,甚至还让朝鲜国王也写信调和,总之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想要和平。

文章图片6

然而,刚刚因为“擅议和”斩杀袁崇焕的崇祯,又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呢?不理!

第四次议和:被轻松化解的“议和攻势”

一晃五六年,这一次,是大明急了,想要议和。

1637年,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他认为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农民军,应当先与清议和,以“撤兵中原,以讨流贼”。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怎么不被文臣们的“政治正确”所耽误呢?

偷偷摸摸之下,崇祯的作法十分奇葩!

崇祯派去了使者。

然而,这个使者既不是重臣,也不是天子近人,而是···一个本在街头算命的卜者。

说实话,这种级别的使者,皇太极完全可以根本不接待。

但是,新投降的汉官则主张皇太极顺水推舟,借力打力。

当时,皇太极采取的是“伐大木”策略,即先用尽各种办法把大明搞垮,再图中原。

所以,此时与大明议和,让大明腾出手去剿灭农民军,不符合皇太极的设想。

然而,你皇太极总是把战争的责任甩给大明,现在大明求和,你不表示一下也不合适。

皇太极轻松一招,化解了崇祯议和的企图。

皇太极认认真真地写信去询问辽东巡抚等有关部门:有个算命的来我这里,说是奉命来议和的,这是好事呀!

文章图片7

如此,崇祯、杨嗣昌偷偷摸摸的议和很快就传开了。

这还得了!

黄道周等人纷纷上书,反对议和,并要求罢免杨嗣昌。

杨嗣昌头脑灵活,反应快:我从来没有议和的意思。

崇祯也跟着打圆场:朝廷从来没有要议和,不要听信外人胡说。

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第五次议和:大明最后的机会

最后一次议和,又是崇祯提出的。

文章图片8

松锦之战,大明精锐全军覆没,同时,农民军也发展迅速。

内忧外患下,崇祯被迫再次议和。

这一次,崇祯仍然不愿意直接与皇太极致书,只是以写信给陈新甲的口吻,传递求和之意。

皇太极十分不爽:既然是给我国书,怎么又是给你们兵部尚书的内部信件?

随即,皇太极也以给贝勒写信的方式,与崇祯进行和谈。

皇太极再次主动提出了议和条件:大明每年给大清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大清每年给大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双方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界···以后双方互市,结好!否则,不要再谈了!

皇太极甚至还表示,如果能和谈成功,尊卑可以不计较,仍然尊大明为正朔。

可以说,皇太极提出的条件,在当时是非常有诚意了。

皇太极没有再提出领土要求,基本上只是要求大明承认其统治的地区,而每年的物资交换,也基本是等价交换,为此,皇太极甚至可以去尊号!

这是上天给大明的最后一次机会。

原本,以当时的形势,皇太极是不必议和的,即便议和,也其实可以提出更为有利的条件。

皇太极提出不错的条件,或许是因为他身体不好(松锦之战后,皇太极身体一直不好,减少世事),诸子矛盾尚需解决,或许是为了诱使大明减少边地兵马以待时机,或许是乐见气候已成的农民军与大明两个对手彼此削弱···

然而,不论皇太极出于何种原因,对崇祯来说,与清议和,立刻应付李自成确实是其最后的机会了!

结果,事情传出后,又是一波群臣的群情激昂。

崇祯无可奈何,杀了陈新甲了事。

最后一次议和,就此结束!

高下立见

大明与大清的几次议和,展现出双方统治者能力的差距。

文章图片9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连续在宁远、宁锦之战中为袁崇焕所败。

因此,皇太极认识到在正面战场上很难有大突破,遂将重点转入对朝鲜、毛文龙、蒙古等后方威胁的打击,因此提出议和。

然而,连番胜利之下,志得意满的崇祯,一心要“五年复辽”,不可能真的和后金达成长期和平,其对议和的态度,不过是“款为旁著”,以迷惑对手。

结果,皇太极平定了后方威胁,而大明不但没有实现防御体系的目的,还君臣失去相互信任,袁崇焕冤死!

此后的相持阶段,皇太极的议和就是纯粹的作秀了。

当时,皇太极获得了大量新统治的土地、人民,然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需要大量征调这些新附的部民。

因此,皇太极必须把战争责任推到崇祯身上,以表明其战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因此,皇太极一面屡屡迂回入关劫掠,一面又屡屡恳切提出议和。

崇祯君臣守定不议和的“政治正确”,却没有针锋相对地展开舆论战,使皇太极一面大肆劫掠,一面却又阴谋得逞,更使大明武将离心。

两者之间,高下立见。

最后两次议和,是大明陷入内忧外患后,无奈地主动求和。

皇太极此时已经定下了“伐大木”的策略,一心要搞垮大明,但仍无立刻入主中原的力量与机遇,因此,仍然要通过且战且和与大明博弈。

此时,如果崇祯君臣务实一些,运作得当,并不是没有机会稳定形势。

然而,崇祯君臣仍然耽于“政治正确”,不能灵活应对,结果···大木,真的倒了···

竞争的唯一目的,是取胜。取胜的基本方式,就是打击敌人,强大自己。

“不议和”,坚决斗争,原本是一种力量,可以打击敌人,强大自己。

然而,当他成为唯一的“政治正确”时,却成了束缚自己的绳索。

在这种束缚下,大明完全失去灵活性,自己被削弱,眼睁睁看着敌人强大。

更为讽刺的是:许多当初高声反对议和的明臣,在李自成、清军来时,麻溜“识时务”了。

任何美好的品质,都应当根植于内心,付诸于行动,而不是浮于口头,更不应成为干扰科学、政策的噪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