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解构」互联网公司快速规模化逻辑

 轩少侠 2022-04-08

壹——规模流量

  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是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获取收入的公司。互联网的用户,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或者其它上网终端,只要一上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各个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

  比如说,一个用户出门,要去一个地方,会打开地图软件,比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等;要坐车,就会用打车软件,比如滴滴、嘀嗒等;无聊时跟朋友聊天,会用到即时通讯软件,比如微信、QQ等;聊天时遇到一个不懂的名词,会用搜索引擎搜词,比如百度、360搜索等;聊完天想看看新闻,就会打开咨询类软件,比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打车付钱时,会用到支付工具软件,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到了新地方会想看看周围有什么好吃的店子,就会打开本地生活软件,比如美团、饿了么等;吃完饭想网购一些东西,便会打开一些电商类软件,比如天猫、京东等等……

  互联网其实可以看作一个规模无比巨大却又互联互通的底层平台,随着它所能承载的服务越来越多,人们在其之上进行的消费也越来越多,互联网的生态规模便越来越大,直至渐渐地长成了一个立体式的、全方位覆盖人们衣食住行各类需求的服务生态系统。

  而这个巨大生态系统得以持续运转和发挥价值的核心要素便是要有足够规模的用户池,就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必须要有足够规模的生物才得以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才是互联网存在的意义,足够规模的互联互通,便是所谓足够规模的流量,有流量,才会有需求和消费,互联网公司才能得以生存。

  因此,争夺规模流量,便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生存逻辑。没有流量,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所有服务便毫无价值。

贰——大进大出的规模化逻辑

  而如何吸引流量,是个难题,尤其是在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期。

  因为整个互联网的服务需求,其实并不是刚需,它是增强式的体验需求,却并非必须式的生存需求,没有互联网,人们也能生存和生活,只是没有那么方便而已。

  对比其它产业,农业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工业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都是刚需产业。互联网产业是一种服务业,餐饮业也是一种服务业,但二者一比较,外地出行的人缺了餐饮业,就会饿死,但如果他不能上网,照样活蹦乱跳。

  所以,互联网产业一向都是以服务驱动需求,都是先提供服务,甚至是免费的服务,来“勾出”人们内心的需求,进而升级成消费需求。这也是一种产业创新的逻辑,大多数的新兴产业都是玩的这一套:主动挖掘和创造需求。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的软件早期使用都是免费的,引来人们争相下载,当使用成习惯,升级成人们缺之不可的“刚需”时,这个软件就开始收费了,简而言之就是:服务免费——积累流量——形成规模——收割流量——服务收费。

  而长在互联网的所有公司,都在寻找和制造能在未来升级成“刚需”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明眼看不到,因为人们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需求,就像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压根不知道“互联网”这个概念。这就需要互联网公司主动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潜在需求,主动去挖掘社会内部的隐藏问题。

  为了这种探索和挖掘,互联网公司纷纷组建创新型的项目,一旦这个项目提供的服务能真正解决人们的痛点,这个项目所涉及的领域便会成为风口领域,这个需求就能规模化,能够吸引大量的流量涌入。

  需求规模化,就能造成大批流量涌入;流量规模化,就能造成大批公司涌入;公司规模化,就能造成大批人才涌入。

  相反,如果这个需求被发现是伪需求,最终升级“刚需”失败,或者这个风口领域被国家认定违规、实施管控,同样会引发灾难性的规模逻辑效应:

  流量规模化撤出,就是没多少人愿意用你家app了;

  人才规模化撤出,就是很多公司大面积裁员;

  公司规模化撤出,就是很多公司破产或者转行。

  几年前的共享单车领域,就属于明显的升级“刚需”失败,导致大面积的公司裁员和公司倒闭。还有刚过去不久的教育“双减”政策,导致教培行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同样造成大面积的公司裁员和公司撤出。

  大进大出,人才规模化聚集,然后又规模化撤出,这是互联网公司探索创新需求的必然模式,实是逼不得已的规模化逻辑。

  当流量不在了,一个项目宣布失败了,人员及时撤出便是及时止损,总不能要求别人一直往“无底洞”里砸钱吧。所以当你看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大规模招人的时候,就应该有某一天它可能会大规模裁员的心理准备。

叁——快进快出的快速化逻辑

  一家餐馆,与它竞争的可能只是这一片居民小区的其它餐馆,扯远了都可能不构成竞争关系,因为有空间绑定的关系。

  但在互联网上,空间关系已经被打通,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互联网上玩命争夺同一批互联网流量——能够上网的所有用户。

  一家餐馆,如果其所在小区仅此一家或者其它餐店水平差不多或者其它餐店容量有限,不管其饭菜品质如何,总有顾客会捏着鼻子进他家店门。

  但互联网是无界的,所以理论上,只要某家公司的互联网服务足够好,它就能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成为其自己的流量,如果它的互联网服务足够差,那么它一个用户流量也吸引不到。

  所以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与其它所有互联网公司在竞争,这是一种全网竞争。

  有人会说,不对啊,不同行业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应该互相不构成竞争关系啊,就比如做网约车的公司能跟做电商的公司构成竞争关系吗?做电商的公司能跟做游戏的公司构成竞争关系吗?做游戏的公司能跟做搜索的公司构成竞争关系吗?

  首先,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底层大多数是通用的,底层技术人才库其实是同一套,所以双方的人才可以互相挖来挖去,业务转型或者业务多元化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业务类型甚至可以触达互联网的所有业务类型。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以电商为主业的阿里巴巴、以社交和游戏为主业的腾讯和以搜索为主业的百度等三大巨头能互相构成众所周知的竞争关系。

  然后,所有互联网公司要争夺的目标都是同一个,那就是前面所说的用户流量。说的更细一点,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争夺用户的时间。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他手机上的所有app都在争夺这24个小时的使用时间,哪怕他不睡觉,这24小时似乎也不够分。

  打一个简单粗暴的比喻,如果这位用户每天玩一款游戏的时间是6小时,刷一款视频软件的时间也是6小时,看一款新闻软件的时间同样是6小时,最终用一款社交软件跟朋友聊天的时间还是6小时,四方不相伯仲。但是,有一天,其中一款软件做了重大升级,使得用户使用这款软件的时间延长到10小时,这就叫提高了用户粘性。而其它三款软件原本可以占用18小时的时间减少到只能占用14小时的时间,被动降低了用户粘性。那么这些软件背后的互联网公司的收入利润就会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虽然这些互联网公司所经营的行业领域互相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但由于争夺的目标是同一个,仍然构成竞争关系。

  全网竞争的压力无比巨大,因此互联网公司必须保持快速迭代的服务生产节奏,时刻接受用户的反馈,频繁更新自己的服务,与用户的需求保持高度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用户流量所抛弃,才能不被其它海量的互联网公司所踩下。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项目的通用属性,这就说明互联网公司比其它非互联网公司具备更加快速的新陈代谢率。

  说到新陈代谢,生物界有一个通用规律。凡是新陈代谢比较快的生物,长得快,死得也快,寿命比较短。而新陈代谢比较慢的生物,则恰恰相反,长得慢,死得也慢,寿命比较长。比如老鼠和大象,老鼠长得非常快,两个月时间就能达到成年,18个月就能寿终正寝;而大象,长得非常慢,到15岁才成年,寿命却能达到70岁。

  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周期一般比非互联网的传统公司要快。只要找到看似正确的风口领域,达到需求规模化,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速度就能达到传统公司眼中的天文速度。

  比如共享单车领域的ofo,2014年创立,仅用了两年时间,其订单规模就突破了一千万单,并将市场开拓到国外。但又过了两年,ofo就开始进入老年期,业务萎缩,破产消息层出不穷,最终撤出市场。

  只要站在互联网风口,哪怕是只猪也能被吹起来。但是一旦风口没了风,猪就会被摔得头破血流。

  一旦找到看似风向正确的风口领域,互联网公司必须快速前往占领,并形成规模化,因为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可能都盯上了这个领域,慢一步,估计连汤都没得喝,这个时候就会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但是一旦这个风口领域没了风,互联网公司又必须得快速撤出,节省资金和时间寻找下一个风口,慢一步,可能亏得连底裤都没了,这个时候就会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人才撤出,简称裁员。

  互联网公司的快速规模化逻辑,简而言之就是八个字: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比起传统公司,互联网公司的裁员周期其实非常短,每年都会折腾一阵,今年由于受疫情的积累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幅下降,才造成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大萎缩,自然会造成新一轮空前的裁员大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