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半年达利休闲食品、饮料业务下滑,是“天花板效应”还是“韬光养晦”?

 食评方 2022-04-08

受疫情困扰的2020年上半年,对于食品饮料企业而言是极为特殊的一段时期,非常态化的消费特征与销售状态,都使得不少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略显黯淡。

这其中也包括一向以“稳健”著称的达利(下称达利)食品。达利在今日(8月28日)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中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人民币101.56亿元,同比减少8.7%;纯利为人民币18.76亿元,同比减少9.5%。

食品、饮料难掩颓势,家庭消费保持连续增长

成立于1989年的达利食品,是中国食品饮料的龙头企业。目前其旗下拥有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美焙辰七大品牌,这些品牌中多数为细分行业的领军品牌。

中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同比下降8.7%至人民币101.6亿元,其中休闲食品分部(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等)的收入同比下滑2.1%至人民币48.4亿元;即饮饮料分部(和其正、乐虎等)收入同比下滑22.7%至人民币33.1亿元;但家庭消费分部(豆本豆、美焙辰等)收入同比上升7.7%至人民币12.8亿元。

但从版块毛利来看,家庭消费、休闲食品及即饮饮料分部的毛利分别为人民币6.06亿元、18.1亿元及16.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下降2.1%、及下降21.5%。

这意味着达利在上半年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休闲食品分部整体销售略有下滑,而即饮饮料分部则是大幅下滑,家庭消费分部虽然销售增长,但也是“增收不增利”。

但由于达利具备良好的现金流,以及管理与销售费用上的有效管控,最终集团整体毛利率为40.0%,仅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毛利率与同行企业相比,上半年康师傅毛利率33.43%、统一企业毛利率35.8%,达利仍然保持了更高的盈利能力。

而财报里也表示:“短期来看,疫情降低了生产效率,社交隔离导致供应链体系出现中断,企业的经营受到了冲击。爆发的疫情也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居家活动居多,外出和聚集减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食品饮料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业绩增长放缓,是触到“天花板”还是“韬光养晦”?

事实上,达利与大部分食品同行企业一样,遭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有所下滑是客观原因,但另一方面,观察达利近几年的业绩增长,其表现出增长放缓的态势,也说明达利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

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达利食品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0.99%、5.41%、2.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47%、8.26%、3.3%。

 从达利的历年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达利食品自2015年11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营收连续5年稳步增长;不过,从营收、毛利率、归母净利润等多方面看,达利食品整体增长放缓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2019年创下了5年来最低增幅。

而对于像达利、康师傅、统一企业这样食品、饮料多品项发展的企业而言,饮料版块天然的“高毛利属性”往往对企业整体毛利率起到重要影响。

但在上半年的“宅消费”状态中,饮料却成为非刚需消费品,几乎所有饮料企业的业绩都受到影响。尼尔森数据显示,上半年饮料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降7.5%,销额同比下降9%。

如康师傅的半年报显示,在饮品板块中,茶、水、果汁业务均同比下滑10%左右,仅碳酸饮料及其他取得8.2%的增长;而统一企业的半年报显示,饮料业务录得62.9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4%,但分部利润同比增长2%至10.73亿元。

相比较而言,达利即饮饮料分部收入、毛利下滑都在20%以上,更大程度上在于其明星产品偏少、大单品受疫情影响明显,导致业绩表现不佳。

如达利最为看重的乐虎功能饮料,更匹配户外场景、运动场景,但在疫情居家时期消费者缺乏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和其正及茶饮料、果汁饮料等补充性产品,近几年在市场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状态,品牌力与市场竞争力与一线品牌相比有明显欠缺。

而休闲食品版块,不论是达利园、可比克还是好吃点,都是在市场上存在多年的成熟产品,按照快消品市场周期规律,这些大单品都面临着“品牌活化”、“营销焕新”的考验,才能迎合新生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事实上,达利食品已经发现了产品结构上存在的“老化”问题,在2019年就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达利食品董事长许世辉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称:“到2025年,我们会有4个品牌超百亿,分别是达利园、豆本豆、美焙辰和乐虎。”

仔细分析四大品牌,达利园是达利食品的明星品牌,具备规模化竞争优势;豆本豆、美焙辰则属于达利当前最为侧重的家庭消费版块业务,也匹配当前“健康、营养、新鲜”的家庭消费特征,具有较强的风向性;而乐虎所在的功能饮料版块,则是最近几年饮料行业中保持连年高速增长的长线品类,包括乐虎、东鹏在内的本土品等都在纷纷发力这一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对上述品牌,达利的推广也不遗余力。

以达利重点推广的美焙辰等家庭消费业务为例,中报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已初步完成全国化铺市,核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地级城市市场全面覆盖,新增销售终端3.5万家,总数达近11.5万家;同时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围绕配送路线、销售人员、销售终端数量等三个核心指标构建品牌护城河,为美焙辰的全国性销售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而中报同时提到,同属于家庭消费业务的豆本豆的唯甄系列表现优异,在天猫618电商节销售额在所有饮品类目中排名第一,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深入精耕,逐步抢占多渠道市场份额,电商规模也成倍增长。

而下半年,豆本豆还将推出植物基酸奶等衍生产品,最终将豆本豆将打造为达利新的百亿明星品牌。

很显然,达利食品四大品牌升级的战略路径已然清晰,而达利食品的底气也源于另一个优势——渠道层面上的竞争力。达利食品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其在全国拥有了21家子公司共30多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并且拥有超过5000家经销商,超过12000名专职销售人员支持约350万个销售点,终端渠道占有率超过85%。

完善的全国线下渠道布局、数量众多的经销商客户,也为达利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以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报显示,“集团现金流保持强劲,上半年现金增加人民币24.9亿元,净现金达到人民币134.4亿元,较2019年年底增长22.6%。”

未来,如何优化、完善渠道建设也成为达利食品的重点工作。达利食品董事长许世辉在去年即表示,达利食品过去两年在渠道变革、经销商梳理及团队架构调整上的工作现在“基本完成”。按照许世辉的说法,这一调整主要是以往公司会把所有品牌交给经销商,而现在则是按照经销商的优势和渠道特点划分,“团队结合产业,产业结合经销商,经销商结合渠道,渠道再结合消费群体”。

由此可见,虽然今年上半年的达利财报不算好看,而且近两年的增长步伐在放慢,但其多年市场精耕的实力、市场运营的掌控力,以及“不差钱”的底气,都决定了达利的基本面仍然处于向好,但未来达利能否达成新的战略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END· 

关注我,给你更多好看!

凡注明 “来源:XXX(非食评方)”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