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字的变动,两种思维的不同

 媚眼 2022-04-08

             

文/媚眼

文案:是站在消费心理上说话。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小丰现代汉语广告语法辞典》上。想想也是,好多广告,之所以被人讨厌,除了粗暴重复外,还因为它没有站在消费心理上,而是单纯在说自己好。

理论是这样,但我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是因为写公众号标语。

01.自嗨写态度

刚开公众号时,我想用明媚成长做基调,要写一句话标语,来告诉大家,这个公众号,是写成长路上一些事情,写我走过的路、看过的书、请教过的老师、积累下的可以实操的东西。

出于这个想法,我写了一句话“明媚成长,我要我样“。

当时觉得,这句话特别能表达我的态度。我很喜欢这句话,就把它做到图片上,写在欢迎词里,添加到介绍上。

后来听了很多课程,有文案写作的、公众号运营的······,都有提到“你这个,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再加上,想起文章开头的那句话,猛地一激灵。对呀,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想让别人关注,甚至说买单,那么就得找到,这件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要不然,人家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我身上,难道就为了好玩。

不是的,一定是在这件事,ta能得到一些“好处”。

虽然我的初心是,想通过分享经历,让其他人看到后,有所启发。但是吧,我的这句标语,一点都不能体现出来。

02.一字变动,思维转动

想到这里,我把标语中的我改成你,调整好就是“明媚成长,要你有样”。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但是从我个人,思想转变上,一个字的变动,其实是两种思维的不同。

前者是产品思维,我这个产品很好,你要买;后者是用户思维,我这个“产品”对你有好处,你要买。

让产品和用户之间,产生利益关系。和ta有关,ta才会关注;ta关注了,才有可能下单购买。

那我呢,写下这篇文字:

一,为了经常性地提醒自己,写文案要使用用户思维;

二,分享给大家,希望你在写文案,或者想征得其他人的同意票时,首先想想,这件事,和ta有什么关系,再去做。

转变一下思维、立场,可能事就好办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