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岁的美女科学家庄晓莹,在德国斩获世界大奖后,带着1300万欧元奖励,拒绝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和邀请,...

 昵称UZWbF 2022-04-08

2015年,32岁的天才美女科学家,在德国获得国际大奖后,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1300万欧元的奖励,拒绝了国外所有机构的优厚待遇,回到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她说,我要向钱学森学习,为国家做点事!

当年,为了国家的发展,苏步青带着日本妻子举家回国,钱学森放弃了进入美国五角大楼的机会,毅然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时至今日,在这位美女科学家眼里,1300W奖金,又算得上什么,回到国内,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个美女科学家,就是庄晓莹,既是才女,还是美女,而且是彻头彻底的美女,是美到骨子里,美到心里的那种美。

庄晓莹,1983年出生在上海,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小时候她也是一个很爱美的女孩,喜欢一些时尚美丽的东西,但是在上了高中之后,她的审美取向就开始发生的美女,不再追求过多的着装和修饰,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

在庄晓莹的少年时代,大上海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南浦大格,杨浦大桥,都在不断冲击着她的内心,不禁涌起了一种冲动:我以后也要建造出更多更好的宏伟建筑。

所以,在庄晓莹的心中, 一个学习土木工程的计划开始萌芽,这对于一个女孩来说,简直不可理解,在周围人的观念中,长大后当工程师,特别是土木工程师,似乎是男孩子的事,但是在庄晓莹那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谁规定做土木工程师就是男人的“专利”?

2001年,18岁的庄晓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并以优异成绩被顺利录取。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在男生如林的土木工程系,庄晓莹技压全校,连续三年拿到优秀本科生奖学金,后面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在大四的那一年,庄晓莹的导师朱合华对她说:“中国很多具体工程项目虽然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但理论方法滞后,问题远未解决。”导师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庄晓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他把重心转移到理论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深感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要进一步武装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国留学。

2007年10月,庄晓莹进入英国著名的杜伦大学就攻读博士学位,3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拿到岩土工程博士学位,这一年,庄晓莹27岁。

在国外求学的几年里,庄晓莹获得了很多奖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和洪堡基金全联合设立的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奖金高达16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300多万元,她也是世界华人中第7位获得此项大奖的人,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位获奖女科学家。

获奖之后,庄晓莹的天才发挥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德国向庄晓莹承诺,她有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组建自己研究团队的资格,而且可以向她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丰厚的经济资助。

可以说,庄晓莹在德国找了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很显然,在国和在国内更容易出成果,但是钱学森说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詹天佑也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庄晓莹不会忘记,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的德国人的极度信任,庄晓莹知道,外国人看重的并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身上的科研成果,最后,她像钱学森,郭永怀,华罗庚等前辈一样,毅然选择了回国效力。

在国内大量顶级人才不断外流的今天,庄晓莹的行为不能不赢得国人的尊重,如果我国的顶级人才都像她一样,学成归国建设祖国,那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强大,正如庄晓莹常说的:每每看到祖国越来越好,心中会充满无限的激情。

当前科技竞争的背后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当前人才的严重流失,我们未来的人才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启蒙学习教育。

丘成桐教授认为,中国要成为领先世界的国家就一定要打好基础,最重要的就是科技,科技的成功一定要有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理论科学,然而,理论科学最关键的就是数学了,这跟任正非的观点不谋而合。

丘成桐教授对于我国现在的数学教育也提出了质疑,表示这样的教育违背了数学的本质,要是按照这么发展下去,将会真正埋没数学人才,数学再这么教下去,要倒退至少二十年,虽说,丘成桐教授的话十分犀利,但却很有道理。

现在的中小学生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填鸭式,缺少探索与研究数学的过程,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最多只会做一个数学题和应付数学考试,一直让孩子去刷题,搞题海战术,从而让孩子失去思维创造力以及对数学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可是,要改变这个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少一些功利,多一些乐趣,让孩子认识到科学本身的价值,以及科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这一方面,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教育家刘薰宇,他是中国数学科普著作的开创者,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大师,杨振宁教授、华罗庚、陈景润、谷超豪等都曾称赞过刘薰宇先生的佳作,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杨振宇教授说过,刘薰宇是一名数学家,写了大量关于数学的有趣小故事。

在刘薰宇先生创作的数学著作中,“数学三书”堪称是经典的数学科普之作,共涵盖了3本经典数学著作,分别是《马先生谈算学》、《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园地》。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如此评价这套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刘薰宇的《数学的园地》。它介绍的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本书循序渐进,从趣味数学开始,带您的孩子一步步建立对数学的兴趣,然后通过幽默的段子,讲解函数、方程式、变量、微积分等概念,以及相关的应用。

经过作者巧妙的手法写出来,只要学过初等代数和几何的人,就会很轻松、毫不费力读完并掌握,因此,这套书也可以作为中小学生重要的自学书籍。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所有科目的学习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