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圣”林散之和玄武湖的故事》一文,还值得探讨

 kenu 2022-04-08
文章图片1

林散之与钱松嵒在“玄武湖畔”寓所

南京的老友近日先后转发了两篇文让我拜读,都是与林散之先生相关的。一篇是南京林业大学的《林散之先生在南林》,另一篇就是《“草圣”林散之和玄武湖的故事》。一个是高等院校,一个是重点景区,两个单位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发掘文化资源潜力,都做了很好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很好的公众示范效应。

文章图片2

林散之1972年题“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前者更偏重于对史料图文的收集和考证,其中有些关于林散之先生在“林学院二村宿舍”期间的资料还是首次对外公开,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后者则更加侧重于研究林散之先生和故交老友在玄武湖交游时的诗文唱和,前贤诗文与景区美景相得益彰,夺人眼目;诗在画中,画中有诗,令人向往。

文章图片3

1979年林散之为玄武湖翠洲一号南京书画院题词

但细看之下,笔者以为,林老在玄武湖一文似乎也有美中不足。现举其中几例,兹作探讨:

一,在时间上的探讨:

文中提到,林散之与高二适的初次相识和会见是在1963年经画院何乐之介绍。笔者查阅《林散之年谱》1966年条目,节录如下:

文章图片4

1973年林散之、高二适、萧娴在玄武湖留影

林散之先生在他的诗文中也记下了第一次见到高二适先生的情景。诗前有个序:

“一九六六年元月十一日,雨夜,东台高二适先生由画院何乐之同志介识,过我湖上寓庐。长夜深谈,抗怀今昔。缀拾成诗五首,以报区区。”

诗中有云:

小阁江南夜,风尘揖上宾。

人间初见面,天外正逢春。

洛下知名久,今逢陆士衡。

谁云士不遇,七十见先生。

文章图片5

林散之书建国三十五周年玄武湖中纪念一首

二,在人物上的探讨:

文中提到,林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写诗《玄武湖菊展,待友人不至》,诗中有云:

转眼秋光去又回,桂花开过菊花开。

江风吹动千帆影,疑是斯人此日来。

文章图片6

林散之与挚友邵子退

笔者以为,林老诗中的“斯人”其实并非高二适先生,而是指林老结拜70多年的挚友邵子退先生。有两点可作辅助参考:

(一),诗中有“江风吹动千帆影”一句,林散之住南京(江南),邵子退住乌江(江北),江南江北尚有一江之隔。很显然,林散之与高二适同在南京,他们之间的交往,也仅是“一湖之隔”,提江风与千帆未免牵强。

(二),《林散之年谱》中亦有关于林老多次邀请邵子退先生来江南玄武湖(后湖)赏菊的记载:

文章图片7

1974年林散之作《浣溪沙.春日待子退》

1973年,林老回到南京,每日来访者络绎不绝。然而他却时刻思念着江北的挚友。每逢春暖花开之时,亦邀祖父徜徉于玄武湖畔。那时,南京除在玄武湖举办书画展览也办起了秋菊展览。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文人墨客前来赏菊抒怀。林老托人带信邀邵子退先生来宁观赏秋菊,天天盼望,结果往往是“有约仍无信,秋空一雁声”。

文章图片8

1978年邵子退作《与散翁后湖观菊有感》

待到第二年的秋菊展览又开始时,林老早早以诗代函相约“玄武湖边花正开,今年更比去年佳,愿君早日整装来。队队鱼儿曾识汝,双双燕子似同侪,湖边相待正徘徊。”“江风吹动千帆影,疑是斯人此日来”。此时江北来人频繁,林老逢人便问:“子退来了没有?”诗中话语透露了盼望老友之真情。时光荏苒,待到第三年南京菊展,林老再一次作诗《玄武湖菊展邀邵子退》:

又逢红紫菊花开,湖上佳期愿久乖。

请子勿忘今岁约,好随风便早些来。

邵子退先生接诗后,立即整理行装,起身前来南京观菊。回江北后作《偕散翁至后湖观菊有感》诗相赠:

年年相见又相违,老去江南应息机。

已觉客中人渐瘦,如何湖上菊还肥。 

文章图片9

林散之为钱松嵒写挽联原件

三,在延展上的探讨:

文中提到,林老与钱松嵒先生关于玄武湖的诗文交流。笔者以为,似乎也可以附上林老为钱松嵒先生写挽联一段,来为二老“喜看云山玄武月”的真挚情谊做一个总结和升华。林老在挽联中写到:

文章图片10

林散之参加钱松嵒追悼会

“你住楼上,我住楼下,今生来生,气已结连枝,喜看云山玄武月;君患病急,余患病缓,先死后死,殊途而同归,共成图画太湖潮。”

文章图片11

作者简介:

文辉,祖籍湖北,现居南京。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拾墨斋美术馆馆长。

幼承庭训,钟情前贤书画。专注金陵四老、南京四老画家及新金陵画派,并长期致力于林散之书画的鉴藏与研究。 从事书画收藏逾二十载,曾先后受教于陈方既、石学鸿、沙曼翁、徐石桥、萧平、邵希平、桑作楷、庄希祖、徐纯原、张尔宾、邵川等诸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