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张奕元 || 我的父亲

 广东诗人 2022-04-08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本专辑刊头书法为陈宜浩老师所题



     
张奕元,1968年生,广东兴宁人。荣获“公安部援疆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著有《忠诚高于山脊》《深蓝之蓝》《因为感动》。在《中国作家》《诗刊》《中国散文选刊》等发表作品数百篇。 



我 的 父 亲

父爱如山。父爱无言。父爱无私。父亲永远是那登天的梯,过河的舟。一生中的靠山。

我的父亲,名叫张淦飞,生于1933年,是本村长寿老人。

一、出身贫苦,孝感天地。我父亲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生在贫农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身为长子,读了半年书,学会认自己的名字,简单算术,就辍学帮家里放牛,干农活,做家务,省下钱给弟弟读书。父亲虽然想读书,但年少懂事,理解父母苦衷,父母的不易,不抱怨父母,而是孝顺父母。只要有好吃的让给父母吃。父亲自己舍不得吃,饭底下藏猪肉给父母吃的故事半岭张流传至今。现在财丁两旺,子女事业有成,自己长寿,乡亲们都说是父亲孝顺父母,孝感天地的福报。

二、父亲人穷志不穷,有志气,做什么事都不想输给别人。借钱借粮盖了四房一厅房子供二儿四女遮风避雨,长大成人。

三、文化不高悟性高。聪明能干,心灵手巧。虽然读书不多但学什么东西一看就会。能用毛笔写字,写对联。能碗底凿名字,能用竹子编箩,筐,笠,竹椅,等,能用木材做桌,椅,板凳,儿童座櫈,家用外还能帮人做,拿去卖补贴家用。驶牛耕田是一把好手,功夫最快最细最好,工分最高。

 

四、父爱如山,千方百计让家人吃饱。由于大姐早嫁,大哥去部队当兵,劳力少,工分少,成了超支户,年三十没有公粮分,为了做房子又借了别人的粮。家人粮食不够,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为了不让家人饿肚子,集体劳动放工后的中午不怕辛苦经常翻山越岭去挖野菜,野山药。不顾疲倦,开荒种红薯,木薯,解决口粮问题,利用河边空地种南瓜,东瓜,解决吃菜问题。为了改善生活,在田间地头种黄豆,隔三差五能磨豆腐,尝尝美味。上山砍松脂,晚上照明抓黄鳝,青蛙,打打牙祭。全家人头疼脑热,亲自上山挖草药,煎好治好大家的病。

五、父恩难忘,救了我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五岁的时候因感冒发烧,我母亲叫赤脚医生给我看病打针。晚上放工回来发现我高烧不退,找赤脚医生,却说是正常的,不要担心。第二仍高烧不退,全身起水泡,赤脚医生说是出痘,按出痘用药十天。眼看实在拖不下去,我父亲把背带把我一捆,往十多公里的罗岗卫生院跑。到了卫生院,医生一番检查,说时间拖延了,救不了了,送太平间等死。我父亲一听说什么医生,人活生生的就送往太平间。又走了二十多公里到岗背拦车到了人民医院。医院医生一番检查说救不了,送太平间,我父亲苦若哀救医生,好心的医生才说除非找到珍珠未退烧才能救回来。七十年代初物资奇缺,上那找珍珠未?况且人生地不熟。也许命不该绝,终于找到一个同乡找到了珍珠未,退了烧。可连续打十多天针的大腿内侧已经高度腐烂,医生手术切除,但切不干净,于是要求护士一天换三次药。年三十那天,护士才换了一次药,我父亲找护士,反被护士骂了一通,说已经换了三次药。我父亲一气之下把我用背带一背,说要死早死了,反正死不了就回家。医院到十字路口一公里多,在十字路口拦了一辆客车,一位好心的大妈让座,坐到岗背。下了车走了二个小时多的山路,傍晚六点左右回到家。过年后大腿内侧还有腐肉,于是到坪光诊所土法割肉,没有麻药,每一刀都是痛彻心菲。但坚强的我咬牙坚持下来。前后割了四,五次,用土药治,慢慢结痂,伤口愈合。但留下了一尺多长,半尺宽的伤疤。父亲救了我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终生铭记父亲的大恩大德,给了我二次生命,一生回报父亲恩。

六、做人要堂堂正正。考大学前我经常熬夜。父亲讲尽力就好,别熬坏了身体,考不上大学不能用直笔(脑力劳动),就用勾笔(用锄头体力劳动)。但不管用直笔勾笔都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事。 

  

七、不能坏了规矩。国有囯法家有家规。父亲经常教育孩子要守规矩办事。我母亲不幸逝世,有人建议土葬,但父亲反对,认为上级有规定,不能违反,而且不能拖累吃国家饭的儿子和女儿前途。

八、母猪能过小猪能过。八十年代我学校要学生捐款给老师做西装,不捐扣考大学预选考试准考证,荒诞不经,有人往上级领导反映,南方日报也登。但父亲听说后二话不说,借钱捐,母猪能过,小猪能过,不要因小失大,误了考大学前途。借也要捐。

九、蒜头大太入不了瓮。做人要本本分分,不要贪心。贪小便宜不是好事,一生谨记。

十、勤劳快乐多。一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几十年来,父亲坚持自食其力,乐在其中。自己耕田种粮,自给自足。现在种山茶油,一年能榨几百斤油,送给小孩和亲朋好友。不拖累小孩。讲小孩也不容易,要养家糊口。自己多出一份力,小孩少受一份罪。

父亲热情好客,大方。尽其所能招待来客,亲戚。地质勘探队在半岭张十多年间,队友都喜欢到我家坐坐,门庭若市。七十年代,物资贫乏,猪肉一年难吃几次。有一次,我父亲把母亲藏在谷仓里的腊肉拿来招待在我家门口割他自己稻谷的几个同村人,母亲说他,父亲只是呵呵一笑而过。父亲种果树,柚子,枇杷,李子,桃子,七份卖,三份送。见到小孩无偿送。长大成人的孩子现在还偷偷乐,讲我父亲见到偷摘水果的小孩不是责备,而是要他们注意安全。我父亲还教育我们给公家办事不省汗水,再穷饿不了勤快人。任何时候都要凭良心做人做事,问心无愧。话糙理不糙。

父亲的教诲成为我一生的航灯,永不迷航。



专 题

抗疫作品集


我为春天写首诗


诗家风采



征   稿

广东诗人(gdsrj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