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学勤先生骨灰安葬暨墓碑揭幕仪式在京举行

 历史探奇 2022-04-08
李学勤先生骨灰安葬暨墓碑揭幕仪式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0-10-20 点击数:310

2020年10月17日上午,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李学勤先生骨灰安葬暨墓碑揭幕仪式在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吉祥区仁颐园举行。李学勤先生亲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师生及先生在京弟子代表等六十余人参加仪式,共同缅怀先生。

(李学勤先生骨灰安葬仪式现场)

上午11时,李学勤先生的骨灰在家人护送下抵达青山环抱、绿水相绕的万佛华侨陵园。李先生家属代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先生、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先生、首都师范大学刘乐贤先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院长高大伦先生、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彭明哲先生以及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贾雪阳先生为李先生墓郑重培土,完成安葬。

(李学勤先生墓碑揭幕)

接着,黄德宽先生、赵平安先生与家属代表共同为先生墓碑揭幕。李学勤先生亲属,中心教师代表沈建华女士,先生弟子代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徐凤先女士,中心学生代表张驰、杨茜等为先生墓擦拭墓碑并敬献鲜花。

李学勤先生纪念碑通体设计为一闭合的书册形象,碑体为肃穆的黑色,正面刻有李先生的金色浮雕头像、李先生手写签名及先生生卒年月,下方立有李学勤先生代表著作《李学勤文集(全三十卷)》《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新出青铜器研究》《东周与秦代文明》等书籍雕塑;背面刻有四百余字长文,记述了李学勤先生一生的治学经历与学术贡献。

(李学勤先生墓碑正面)

(李学勤先生墓碑背面)

中心主任黄德宽先生代表中心老师讲话。黄德宽首先表达了对李学勤先生的缅怀与难舍之情。他指出,李学勤先生的一生是学术的一生,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在多学科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引领和推进了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到清华大学,李学勤先生奖掖后学、培养一大批青年学者。李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是先生晚年的杰作,中心全体同仁将继承和发扬先生的学术精神、沿着先生指引的学术道路继续努力,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中心主任黄德宽先生代表中心老师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先生作为李先生弟子代表发言。宫长为指出,李学勤先生作为享誉海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和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追寻中国古代文明踪迹,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特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丹心赤诚,汗青永照。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不负历史重托,牢记初心使命;有幸追随在这样一位夫子的身边,不忘先生耳提面命,永记先生垂范表率。

(宫长为先生代表李先生弟子发言)

李学勤先生长子李缙云先生代表家属表达了对李先生的无限思念,向关心帮助先生墓地选址与建造设计的亲友及弟子表示感谢。

最后,参加仪式的全体人员向李先生墓敬献鲜花,鞠躬致意。

(到场人员为李先生敬献鲜花)

青山为枕,书册长伴,愿先生安息。我们永远缅怀李学勤先生!李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纪念碑碑文:

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北京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一九五二年起,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与专家组组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委员会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二至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在甲骨、青铜器、战国文字、简牍帛书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收藏、保护、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倡导多学科交叉、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国际汉学研究和重写学术史,提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等学术主张。获“孔子文化奖”、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第三届“会林文化奖”、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等众多奖项。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