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校园综合解决方案

 gfergfer 2022-04-09

    智慧校园是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能够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校园信息化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精品课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大大推动了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紧跟着国家建设的脚步,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构建智慧校园。
    我们依照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按照整体技术特点,也可以将目前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网络硬件集成、应用系统集成、信息资源集成。
 第一阶段:网络硬件集成阶段
    1994年,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建立,学校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并基于数据库建立各类网络应用系统,如学校主页、电子邮件、财务管理等。在此阶段,学校主要是进行网络和硬件的基础建设。
 第二阶段:应用系统集成阶段
    应用集成阶段标志着学校进入智慧校园建设,各学校建设了很多业务应用系统,涉及校务管理、办公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但这些业务基本都是分散建设,这一阶段校园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多是从部门需求出发,需要一个开发一个,并且投资不连贯,导致信息化建设也不连贯。
    2)缺乏信息共享,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阶段开发的应用系统互相不联系,不能共享数据,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无法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造成了数据孤岛、资源孤岛问题。
    3)缺乏应用集成,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没有统一的应用接口,应用系统越来越多,无法有效的统一管理,造成了应用孤岛问题。
    4)缺乏硬件管理,每个应用系统开发,都单独配置硬件资源,无法根据应用系统特点对硬件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和统一的管理,出现硬件孤岛问题,导致硬件资源浪费严重。
    5)缺乏统一门户:用户使用不同应用系统需要分别登陆,没有统一的访问门户和统一的认证。
第三阶段:信息资源集成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解决第二阶段存在的问题,重点在顶层设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空间的建设,实现校园应用系统间的互通互联,建设一体化的智慧校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