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前后志关系及第二轮志书的衔接

 千粟馆 2022-04-0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0711月印发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中第10条:“要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并注意对前志的拾遗、补缺、纠讹;对前志内容的必要重述,应当精炼浓缩。”在此《意见》印发之前几年中,许多学者、专家及修志者关于前后关系、衔接和对前志的纠错补遗等问题,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论述。虽然分歧较多,但《意见》中关于前后志关系、衔接和纠错补遗的表述代表了讨论后比较一致的,为大家所认同的基本原则。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特别是主编,如何将《意见》中关于前后志关系、衔接和对前志的纠错补遗的原则,结合我们西安市的实际,在第二轮修志中怎么具体操作。现就操作问题,将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大家参考,也请批评赐教。

  一、关于前后关系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前,我想说明一下关于我们现在全国统一称“第二轮修志”问题。“第二轮修志”是全国的统一表述,所以我们西安市自然也为第二轮修志。但是,要更准确的讲,我们是在前志基础上的续修志。然而又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续修志,历史上的续修志,多数续修的志为通纪体志,也有少数为断代志。我们的续修志既不是通纪体志,也不是断代志。那是什么呢?我们续修志既是前志史实的延续,又与前志科学合理相衔接,并使后志成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志书。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续志,是全新概念的新型续志。现在讲前后志关系,就容易说清楚了,也比较好理解了。

  前后志的关系,简单讲是相承相续的关系。后志是在前志基础上的承继,是前志史实的延续。一般讲,后志的上限时间即前志的下限时间。但这只是指史实而言,指后志的主体而言。有人把前后志的关系比喻为“藕断丝连”,就是说史实或者说主体一定要“藕断”,不能随意重叠,后志不能滥复载前志史实。但就具体问题讲,一定要“丝连”。凡前志下限没有完结的事,无论是具体事件还是门类史实,就不能刀切豆腐两不粘,只记述前志下限以后。如果那样,不但使读者无法了解到事情整体情况,甚至会使人非常茫然。尤其某些数据,如果只记前志下限以后,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看不出发展和变化。还有某些沿革和选记等不作承前简述,会使许多沿革和选记等失去完整性,也会使整个后志中出现过多的断面,使后志的完整性受损,其可读性和实用性也大大降低。所以这些具体问题一定不能断,一定要“丝连”。

  二、关于后志各分志和篇目设置问题

  地方志的体例和篇目设置,在第一轮修志时,已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我们西安市前志的分志和篇目设置,应该说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这次续志的分志和篇目设置,我也看了。我感到首先是很好地承续了前志分志和篇目的设置,又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实际,对分志和篇目的设置在相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但是,各分志承修单位对条目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必要的调整。细化和调整的大原则和基本办法可以概括为:一承、二并、三删、四增。这点《西安市志(19912010)》篇目说明中第十条已讲的很客观具体。我再说几条看法,供大家参考。

  1.前志下限以后某些内容没有了或变化很少的,后志可将所需记的史实纳入其他合适的篇目或条目中。

  2.前志中没有的或在前志中没有单设篇目或条目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就需要设置新的篇目和条目。

  3.类目及以下的设置更应根据实际内容而进行删、增或并,更不能死搬硬套前志的设置。说些简单的例子。如前志中设有镇压反革命、反动党团登记、夜市等等,现在都不需要再设置。但是前志下限所出现的,如:讯息产业及互联网、移动通讯、广告业、中介业、装饰业,还有超市和专卖店等等,就需设置新的篇目或条目。所以,一定依据社会的实际处理类目及以下的设置,不可死搬硬套前志。

  三、关于前后志的衔接问题

  首先要明确前后志的衔接,绝不只是19901991时间上的衔接。而要做到,既要使前后志互相关联、延续自然,又要使后志相对独立完整。

  为此,凡前志中有的门类,后志要续记,一般都应有前志下限年份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数据。部分重要的和连续性很强的事,还应采取简要概述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概述一定时段的基本情况。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择定。

  1.承前概述。就“分志”而言,一般都应有承前简述。即在每个分志的概述中,首先应对前志中的史实要进行简要概述,再概述前志下限以后的情况。但承前简述,一般不宜采取复载的办法,也不宜长篇幅概述,一定要简述,要精炼浓缩。根据我们的实践,一般讲,少则几句话,多则几百字即可,只有少数分志关于前志史实的概述需要较长一些。根据不同篇目、不同内容可划分为以下4种时式:

  一是概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前志下限。如行政建置与主要机构沿革和自然地理类,使后志相对比较独立完整,也合理地与前志进行了衔接。

  二是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前志下限。主要为经济部类的工业、商贸、农业,还有城市建设类、科教文卫类、人民生活等,以记述改革开放的完整过程。

  三是只概述前志下限时的基本情况或重要数据即可。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财税收入、金融、教师队伍及在校学生等等。既达到了衔接、贯通的目的,也表明了提高和变化的程度,无需进行较长时段的概述。

  四是要从事物发端概述至前志下限,比如先进集体、某项重大工程、某个重大事件等,如黑河引水工程、城墙修建工程等,凡前志未完结或后志还需要续记的,都要将前志中的内容概述后再续记。

  2.先目后记。先将前志所记录个目录,再记新的内容。如果条目过多,也可以录个大目,如名食、名菜、特产、街巷选记和人物传略等。像我们碑林区前志有碑林博物馆的《碑林拔萃碑石选记》。碑林博物馆现拥有国宝级文物19个文号134件,一级文物272件,前志选记只记了73件。由于篇幅、结构和照顾门类大体均衡等原因无法录再多。所以,这次我们将前志已选记过的著名碑石先录了一个大目录,又新简介了30件左右。接着简介了前志下限后入藏碑林部分碑石。我们对文物、民俗等也采取了这种办法,既补充了前志的不足和缺遗,又较好使前后先关联。

  3.录始末再续记。这里的“始”,是指事物的发端。这里的“末”,是指前志下限。如学校、工厂、剧院、商店、村镇等选记,如果后志需要继续选记,不必将前志中的内容进行复载,也不需概述,只需记录××年创立的,前志下限那年是什么情况,再从后志上限续记即可。如果选记对象在前志时段中有重大变化环节,就需灵活处理,要把重大变化环节简记清楚。比如××年撤销、××年恢复、××年合并之类,那就不能只记始末,容易造成漏误和失真。

  最后说一下关于市委和市政府的届纪衔接问题。市前志下限为1990年,正值市委第七次代表大会(1988.4)、第十届市政府(1987.12)届中。我认为,这次续志都应将七次、十届记全,也包括主要决策与施政纪要。后志的下限又正好遇到两者届中,我认为不需要下延。

  四、关于对前志的补遗纠错问题

  第一轮所修的志,其质量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无论哪个县、哪个区的前志,还是咱们市志,不管因什么原因,没有任何疏漏和错误也是不可能的。我修完我们《碑林区志》的体会只有一句话两个字:“遗憾”。这是实话。遗憾什么?无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有许多疏漏和错误,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关于建国路的命名时间,应当是1943年,而前志记为1952年;关于199367日晚9时许三位日本客人在长安城堡大酒店被杀,前志记“为同行人所杀”,而实际是被桂林人海亭、曹修德杀害。海亭、曹修德2004710日被抓,20051027日被执行死刑,等等。因工作需要,我看过不少县区志,比如有的县志大事记从民国,甚至从建国记起;有的县志关于审判部分,除机构沿革外,40多年的审判工作只有500零几个字记载等等,我感到是缺陷。

  所以补遗纠错是续修志有别首轮修志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续修志的主要责任之一。所补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前志所缺的门类、事件、人物等;二是前志所缺的重要资料。另外,续志对前志的纠错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今人和后世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前志中凡有史实、政治观点上的硬伤和数字、计量单位以及文字等方面的谬误,均应在后志中进行纠错和订正。这里要特别说明,不能把纠错简单理解为勘误。重点是纠错而不是勘误。据我们实际操作的体会,将纠错补遗另列分志有很大难度,首先是篇幅太小,二是将补遗另立,让人产生较强分离感。于是我们将纠错列入附录,将补充和补遗随后志篇目进行。另外,还要说明的,纠错不可采取勘误办法,比如建国路命名时间,不能只说1952年误,1943年正。一定要列有充分的考证依据。所有纠错都要列有充分依据。

  五、关于后志的创新问题

  续修地方志的创新是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前志的基础上的创新。既要继承前志正确、合理、科学的编纂之道,又要根据前志下限之后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创新。所以,从本质上说,续修志的创新也是处理前后志关系的重大课题之一。就续修志的编纂实务而言,创新是具体的,有广阔空间,从体例结构、篇目设置,到记叙方法、编纂方式等等,都可以也应当进行创新,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使我们续修的后志的质量不逊于或超过前志。如果后志还不如前志,那我们将难面对前人,也难面对今人和后人。

  就后志的创新问题,说几点个人认识,供同仁们参考。

  1.一定要努力彰显地方特色,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西安地情。地方特色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由自然、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互相作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它是一个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真实综合反映,为一地古今人、事、物独特个性集合体,或者说集中表现。一部续志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彰显自己的地方特色,就会使志书的品位、可读性和作用大大提高。有地方特色的志,就有了亮点,也是成为良志佳作的重要因素。西安的地方特色是什么?我想,一是千年古都,如兵马俑、城墙、大小雁塔、碑林、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等;二是都市现代化,如高新区、经开区、城市建设、新农业基地等内涵的具体记述;三是古韵与新姿的完美结合,如大唐芙蓉园、曲江、浐灞等等。如果把这些进行了充分记志,地方特色就会彰显在今天和未来读者面前。

  2.要提高对一些事物的重新认识。新的认识和理念,就会产生新的结果。例如水利,前志多数是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理念出发,但是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与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样,还有对环境保护、非公有经济、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党员等问题的认识,也需有一个全新理念,才能记好记深。还有比如财税属经济管理、金融属产业经济等的认识问题。有一个正确全面对事物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修好后志。

  3.要浓墨重彩抓住记载事物的变化。一切事务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某种角度讲,修志的重点就是记志事物的变化过程。我们修志者一定要抓住那些涉及全局的、有代表性的、突出的事物的变化,把它们浓墨重彩地记载下来。重大的例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企业的国营到国有再到全面改制、非公有经济从被割尾巴到兴起发展再到举足轻重等;具体的如从众多马路集市和灯火亮全城的夜市到全部被取缔再到大型室内市场和超市、从BP机到大哥大再到手机基本普及,而且功能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等等的变化。如果把这些变化全面具体地记志下来,不但反映了本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自然的凸现出后志的时代特色。

  最后我要特别提示一点,我上面所讲的处理好前后志相承相续关系、做好前后志的科学合理衔接,要在前志基础上进行创新等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认真研读前志。如果没有认真研读前志,上面所讲的是无法做到的。为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研读前志,起码要认真研读前志中和自己要续修分志相关的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