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复兴:凡人小事蕴温情

 杏坛归客 2022-04-09

1963年,北京市举办少年儿童征文比赛,初三学生肖复兴有幸在比赛中获奖。叶圣陶先生在肖复兴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语,让肖复兴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后来,叶老又邀请肖复兴到家中做客,谈文学。在两人的交往中,肖复兴明白了写作的真谛。

一个是早已成名的大作家,一个是稚气未脱的初中生,因为文学的缘故,叶圣陶与肖复兴成了忘年交。多年后,已经成名的肖复兴在散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深情回忆了这段往事。

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些文字平实质朴,却让人感到一丝丝暖意。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这样交往吗?

肖复兴擅长勾勒普通人的形象。他不是用平面的、静止的单一写法,而是注意生活的纷繁复杂与人物的多样性格,给读者一种立体感。在肖复兴的文字中,我们能寻找到许多充满哲思的句子,譬如: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人活一世,总要保有热情和善良,无愧于心、无悔于情。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古往今来,很多作家都倾注大量笔墨来赞美母亲,肖复兴也不例外。在《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中,肖复兴谈到自己经常在梦中见到母亲,感叹一个人的生命并不会因为生命的结束而终止。

作者通过大病初愈的母亲坚持锻炼和饮酒成性的弟弟一辈子攥着酒瓶不放的对比,说明“只有孩子才始终是母亲的连心肉”。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

儿时的四合院,旧时的北京风情,似水的年华,如烟的往事……肖复兴用一支温情的笔书写那些深藏于心中的点滴回忆,字里行间充盈着对故土乡情和凡人小事的深深眷恋和缅怀,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经岁月沉淀而愈发醇厚的人间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