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明会 | 娘啊,我又梦见您了

 昵称PLJiA86N 2022-04-09



娘啊,我又梦见您了
文|杨明会

昨夜里做了个梦,梦见我自己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回到了老屋,一到门口就见您一如当年慈祥的模样,我十分激动地喊了一声娘,一把拉住您的手,泪水往下流……
一觉醒来,便无睡意,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您的音容笑貌。深夜无眠,我索性披衣下床,打开手机,翻看您生前的照片,看着看着,我的心隐隐作痛,鼻子一酸,禁不住潸然泪下……       
娘啊,您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五个,我知道您最偏爱年龄最小的我。我忘不了,小时候因为体弱多病,是您经常背着我这个"累赘“去大队卫生所看病、打针、买药;我忘不了,在那个普遍缺少粮食的年代,为了让我多吃点饭有个好身体,您总是吃的少,喝的稀,有时候甚至不吃饭,省下来给我吃……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很多人很多小时候的事都记不清了,唯独对你和我年少时的记忆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连细枝末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您一个人身上,生活十分困难。曾经听大哥说过,在六O年那个饿死人的自然灾害年,人们普遍没有粮食吃,都是靠吃树皮吃野菜充饥才熬过来的。咱们家只有您一个人身体有力气,每天一大早出门忙到天黑时分,挖一萝头野菜回来,养活了我们一家人。困难时期,为了活命,您无奈把我三哥送给了赵庙村一个无男孩子的人家,这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您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后来还算不错,三哥在国企上班,吃上了"皇粮",结婚后带着媳妇回来见您了。母子久别重逢,一见面,您的眼泪已决堤,喜极而泣……
我上小学以后,虽然咱们家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很多年都是"缺粮户"。每年一到春天,您就拿着粮食布袋到亲戚家借粮度饥荒。我家本没有啥至亲的亲戚,但有很多拐了几道弯的远亲,因您的人品和人缘好,亲戚们都乐意和我们这个穷亲戚来往,想断都断不了。您常常从这个亲戚家借粮食,从那个亲戚家借粮食,在众亲戚们的帮助下,咱们家才算勉强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偶尔,也有借不到粮食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家里没有一点儿吃的了,您和我二哥一起走了十几里路到一个亲戚家借粮,结果一点儿粮食也没有借到。咋办呢?一家人要吃饭呀!万般无奈,您厚着脸皮去了邻居袁老师家里借粮,竟然借到了四五十斤。您对我说,袁老师是咱家的恩人,你可要记住……
苦日子过完了,好日子开始了,您也老了。父亲因病去世以后,您晚年一个人在老屋里素俭地生活着。我长大后,工作在外,离家较远,过年放假时才能带着孩子一起回去在家里住上几天,陪您说说宽心话聊聊家常。大哥、二哥、姐姐成家立业后分别当上了爷爷、奶奶,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照顾您生活的责任。杨魏营很多人家都羡慕咱们家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以至于您走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有个错觉,仿佛您还在。
娘啊,您去世已经八年了,我已记不清梦见您多少次了。这八年间,明知道我们早已天人永隔,但是每到过年和清明节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格外想念您。您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心里一直存着对您的愧疚和遗憾。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您健在的日子,我没有尽到人子之孝。娘啊!请原谅我年轻的时候,不懂珍惜。娘啊,我昨天夜里又梦见您了,想弥补,怎么补?其苦其痛真的难以言表。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疫情违拗,今年清明恐难回去上坟扫墓。娘啊,我情何以堪?

End--

审稿: 阿雅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介:杨明会,河南邓州人,现居湖北襄阳,爱好读书写作。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杨明会  |   披荆斩棘       

杨明会  |  严陵河畔的快乐童年

散文界 | 杨明会: 回家的鱼儿

杨明会  |  好久不见

杨明会  |  蔷薇花开香盈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