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吐鲁番博物馆 唐朝边防军干尸 生前经历令人心疼

 云中龙0617 2022-04-09
【新疆吐鲁番博物馆 唐朝边防军干尸 生前经历令人心疼】
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中,有一具1000年前唐朝边防士兵的干尸遗骸。
整个遗骸保存得很完整,不仅四肢、指甲完整、肌肉明显,甚至皮肤都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弹性,还能清晰地看到遗骸的汗毛,连发型都是标准的汉人发型,整体看上去栩栩如生。
遗骸的面部、额头上有着明显的伤痕。脸上似乎是一道刀疤,额头上有一个圆孔伤痕,像是被弓箭或尖锐武器贯穿,脖子位置也有一道刀伤。
这名士兵很有可能在一场战斗中重伤身亡,从受伤的次数上看,有可能是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作战而最终战死沙场。当然也有可能是被在战场上被俘后被处死、或是重伤不治,集中在头部的伤痕或许是被俘虏后虐待导致的。
但不管是哪一种经历,都令人无比心疼。
这具遗骸在阿斯塔那古墓群被发现,该古墓群发掘于1988年,埋葬的遗骸以汉人为主,在目前清理出的500多座墓地中,80%的墓地都是干尸,因此该古墓群也是全世界发现最多的干尸墓群之一。
专家认为,之所以这里有如此多的干尸,很可能跟当地的气候有关系。因为干尸的原理就是人体内部的水分在死亡前后快速脱干,导致腐败微生物无法生存,尸体的肉身这次得以保存。
但也同样是因为脱水,因此干尸会非常干瘪,尤其是内脏集中的腹部会完全瘪下去,因此姿态看上去会很怪异。
贞观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唐军首次完全控制西域并设立安西都护府,驻军2万;公元702年,武则天从吐蕃手中夺回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驻军约3万人。
唐朝在昌盛时期,靠着区区数万边军就守护了西域上百年,期间与西域各国和部落征伐不断,胜多败少,即便是被称为唐军滑铁卢的“恒罗斯战役”,从过程和结果上,唐军也不算战败,伤亡也小于阿拉伯联军7倍,顶多算平手,这还是兵力低于阿拉伯联军10倍,还被西域盟友背叛遭到夹击的情况下。且战后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未受影响,并依旧保持扩张的姿态。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根基遭到动摇,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直到唐朝第10位皇帝唐德宗李适时期,才彻底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权。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朝边军数百年来战死者千千万万,只为守护大唐安宁。在安史之乱后,安西都护府2万戍边将士抽调一半回中原平叛,而吐蕃则趁机发起战争抢夺西域。
虽然吐蕃10万大军无法击败1万大唐边军,但也隔绝了他们与中原的联系,就这样安西四镇和北庭成了孤城,大唐边军成了塞外孤军。
大唐安西军就这样独自坚守了40年,平地变坟堆,少年变白发,他乡变故乡,万里之外的长安成了遥不可及的远方。
安西军一直战斗到最后,哪怕已经是垂垂老者,也屹立在城头让敌人闻风丧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