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同样是给海瑞送礼,王牢头不行,田有禄为何就能送出去

 在远方在路上 2022-04-09

将齐大柱等义民送到抗倭前线以后,海瑞返回了淳安。领导出差刚刚回来,下属自然要登门问候,淳安县的“六老爷”——淳安县大牢王牢头,拎着一大块猪肉就站在后衙的门口。

看到海瑞,王牢头一脸殷勤,赶紧下跪:

“堂尊回来了。堂尊这一路辛苦!”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大明王朝》的台词严谨性,原著小说中,王牢头和后面出现的田县丞都以“太尊”称呼海瑞,但“太尊”在明清时期是对“知府”的尊称,“堂尊”才是县里属吏对知县的尊称。所以,剧中使用的“堂尊”更为贴切!

文章图片1

看到王牢头,尤其是看到王牢头手中拎着的猪肉,海瑞的脸上立马变了,问道: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遇见海瑞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确实难伺候,送礼讲究个氛围,讲究个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海瑞上来就问及了关键,王牢头连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只能将自己送礼的事情摆在明面上。

“也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买了点薄敬,想孝敬孝敬太夫人,没想到她老人家……”

想来王牢头也绝非不知变通之人,知道海瑞为官清廉便打算从海瑞的家人出手,奈何海母也没给这个面子。更重要的是,王牢头还犯下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一个送礼过程中绝对不能犯的错误。

海瑞一脸严肃地正告王牢头:

“告诉你两条,记住了,并转告衙门里的公人。第一,以后,任何人不许给我家人送东西。第二……”

文章图片2

海瑞的第二条尚未说出口,王牢头便立即抽了自己一巴掌,赶紧解释:

“我的真是混蛋,我没别的心思,我就是想,我就是想……”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感觉突兀,海瑞只是强调了不允许给家人送东西,严重点说也只是“告诫”而已,甚至都能被理解为一般领导的惺惺作态,可王牢头为何就吓成了这样?

按照原著小说的交代,海瑞给出的第二条交代是“我姓海,祖上全名叫海达尔,尊奉回教,从来不食猪肉”,这才是王牢头自打耳光的真正原因。给一个尊奉回教的领导送猪肉,王牢头此举确实是在“自打耳光”。

这就是王牢头送礼失败的原因——非但没有做到“投其所好”,反倒专往领导的软肋上戳。信息掌握的不全面,没能详尽了解领导的喜好。

所以,在海瑞给出明确的拒绝态度后,王牢头也无法给出送礼被拒后的常见操作——坚持送礼,绝不收回。

好了,看完了王牢头的失败案例,我们再来看下“二老爷”——淳安县县丞田有禄的成功案例,还是在一样的地点——后衙门口。

注意,田有禄并没有明晃晃的拎着礼品,而是选择了带有一定隐秘性的“食盒”。

文章图片3

这才是送礼的正确打开方式,自古以来,送礼都讲究含蓄,像王牢头一样直不楞登的拎着一大块猪肉送到后衙不等于直接给领导脸上抹黑,败坏领导的名声吗?你哪怕包张报纸呢?而田有禄就深谙送礼之道,用食盒隐藏,既能保全领导的名声,能让领导放心大胆的收下礼品,又能让领导生出对礼物的好奇感。

更何况,人之好奇心,不管清官还是贪官尽皆有之,让领导对礼物充满了好奇,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和给予王牢头的态度不一样,海瑞给出了这样的问话

“田县丞,你这是干什么?”

田有禄到底是淳安县的二把手,身份地位都明显高于王牢头,海瑞还是要给够面子的。“你来干什么”,有着嫌弃和不满;“你这是干什么”,就有着明显的客套语气了。

如果不提前了解海瑞的为人,海瑞的这句话是不是像极了好多领导面对送礼者的假客套!甚至,好多时候,领导此时的手都已经抓住了礼品,再也不愿松开了!

我们来看田有禄的回答:

“堂尊,这不是给你的,该到吃晚饭的时候了,这是给李太医送来的。”

“投其所好”的最好境界就是“雪中送炭”,就是应领导之所急,投领导之急需。更重要的是,田有禄还强调了“这不是给你的”,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这是给孩子的,不是给你的。

文章图片4

然后,海瑞沉默了,看见海瑞盯着食盒,田有禄又赶紧解释道:

“哎呀,堂尊放心,知道堂尊家里尊奉回教,这里只有一条鱼,一盘牛肉和一壶米酒。”

信息掌握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先给自己找一个送礼的理由——不是给你的,是送给李太医的;又给海瑞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知道你信奉回教,没送猪肉。送礼能够送到这个地步,按照原著小说的说法,“海瑞此时从心里冒出一丝感动”,只能笑着接纳。

只是,海瑞到底是海瑞,原则不能放弃;其实,即使不是海瑞这等廉洁者,就算是贪腐成性的领导也会在收下礼品以后给出相应客套。

“让你费心了。李太医在我家里吃,自然该我请客。”

翻遍全身,海瑞才想起来自己身上的钱早已经送给了齐大柱为新婚贺礼,只能尴尬地说道:

“在我的俸禄里扣除吧。可记住了。”

注意了,这个时候是决定送礼能否成功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马虎,我们来看田有禄的回答:

“你清廉我们都知道。可李太医是县里请来的,饭食理应衙门开支。”

想办法将“送礼”的初衷和领导撇开关系;或者,将“送礼”的本质归结成“公事公办”;再或者,干脆将“送礼”说成是领导这还受了委屈、吃了亏;总之,你得想办法让领导收礼收的心安理得,份属应当。

文章图片5

当然,我们不能将这套理论用到海瑞的身上,海瑞还是有着自己的坚持:

“可李太医今天是在给我家人看病。这顿饭在我俸禄扣除,要记住了。”

一个推脱理由如果强调了两遍或者多遍,你就不能再坚持了,再坚持就是虚套,就会让领导心生厌烦。这个时候,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田有禄的操作,笑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然后转身离开就行。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送礼的过程是不是就结束了?

当然不是!

收下礼物以后,领导还会立马对你表现出关心和爱护,让你立马看到送礼的积极影响。缺少了这个流程,这个送礼就不能算成功!

换句俗话,这就叫“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领导得弥补一下刚才收礼的尴尬。

清廉如海瑞,同样不能免俗。他叫住就要离开的田有禄,问道:

“田县丞,我走了这几天,忘记问你了,令尊接回来了?”

一句话,将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充分体现;更重要的是,刚才因为送礼而扭曲的上下级关系现在又恢复正常了。

田有禄一脸严肃的回答道:

“几天前就接回来了。”

海瑞继续发问:

“你媳妇对公公还好吗?”

注意了,送礼后的话题一般都会是你的难处或者缺点,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该要的委婉得要,该说的隐晦得说,总之,你现在拥有主场优势,放心大胆的说就行。

文章图片6

既然海瑞问到了家事,田有禄就抓住这个机会,将媳妇对待公公的一贯态度再次明确表述,告诉海瑞自己的难处何在,让海瑞不再就这个话题难为自己。但同时,你还要注意语言的隐晦和谨慎,“放心大胆”不代表“光明正大”,把具体难处告诉领导的同时,你还得强调自己得过且过的无奈。

“那是个贱人,依然摔杯子砸碗,卑职把她打发回娘家去了。”

难处,我有,但我已经克服困难,勉强处理了。

这样的话一说,你放心,领导肯定会给你一个能让你满意的解决方案。

当然,还是那句话,海瑞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但能让海瑞贴近耳边给出一句“慢慢开导”,就足够田有禄乐开怀的了。

王牢头送礼的失败、田有禄送礼的成功,告诉我们:送礼,要投其所好,更要全面掌握领导的信息;至于送礼以后的操作,还要多向田县丞学习。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