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传奇44:舜帝南巡使得岭南文明在梧州发祥,起点却是在永州?

 桂临塞上 2022-04-10

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

  •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

  • 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

  • 横批:阿威执笔

岭南文明第一集:梧州的幸运!

前言

在上集里阿威提到一句话:“永州宁远,格局放大点,你是岭南文明的起点之地!”这真不是一句空话。这篇文章里阿威就仔细说道说道!

如今,全州和宁远只是着眼于争抢舜帝陵的归属,其实,它们丢掉的不只是舜帝陵,更是岭南文明的起点!

1

先说说地理优势!

标题里说是永州,其实具体一点来说,指的是潇湘大地!更具体一点,是指全州,永州和宁远这三地连起来组合成的这个三角区域!

这个区域可谓是风水宝地!

别看如今的全州,永州,宁远显得有些默默无闻,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个十八线的小城,但是,在上古时期一直到秦汉时期,这三个城市组合成的区域可是相当重要的!

从地图可以看出来,这片区域背靠岭南的越城岭和萌渚岭,这两条山岭阻挡住了岭南那种炎热潮湿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温和;左边是湘江从(越城岭)全州出来,右边是潇水从(萌渚岭)宁远出来,他们汇合在永州。

对于上古人来说,一片地方的平原就是理想的生存之地,不愁吃喝。退可以入岭打怪兽,进可以跳江抓鱼吃,平时还可以种粮食!关键还相对于中原方国的各种纷争,这里显得安宁多了!

2

一切改变从四千五百多年前的舜帝南巡那场行动开始!

不说舜帝南巡的动机和缘由,单说舜帝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里的生产方式!他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方式,使得这里的人们脱离了刀耕火种,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丰富了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比如结渔晒网,制陶建房等,更使得这里成为一个优良的水稻产区!(说起湖南的水稻种植,提到一个人你一定认识:袁伯伯,你懂的!)

最关键的还是文明和文化上的教化!现在这个三角区域内的舜帝文化相当浓厚,体现在当地的民俗中。这三个地方如今都在提倡舜文化的传承,其实如果可以形成一个合力,共同打造“文化”岂不更好?“潇湘文化”的核心,就是舜帝文化,就是“德孝”文明!

潇湘

这三个地方的文化研究的学者们,你们说呢?狭隘地对舜帝陵的真假较量,那确实有辱舜帝的“德孝”名望!这片区域的人们,虽然说在行政上被分为广西和湖南管辖,但是要论起来,都是和舜帝有亲戚关系呢!争个头破血流,相互诋毁,那可真是窝里斗,叫人笑话,把祖先(舜帝)的脸都丢光了!

3

岭南文明起源在梧州和封开一带,这个已经是共识。但是它的起点却是在宁远,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吧?

舜帝南巡的时候,已经近百岁,已经受不了陆路的颠簸了,所以他从水路坐船,用相对平稳的方式穿河过江一直南下,最后到达永州先是往右(从北方来)进湘江去“三苗”部落,搞定了“三苗”部落,然后再从永州往左进潇水到营道(道州和宁远一带)的有庳,去看他病重的弟弟(象)。

有庳在当时来说,算是中原文明涉足影响最为南边的地方了。他到的时候,他弟弟已经死了,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只有问题,那就是何去何从?北返是不可能的了,大禹容不下他。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萌渚岭。

萌渚岭的后面是什么光景?可能就是这样的探寻魅力,促使他走进了“苍梧之野”,寻找一片全新的生存之地。有人可能会问阿威,你凭什么认为他会翻萌渚岭入岭南?有多少人会跟随他?

  • 其实,翻开词条,你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

  • 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舜帝的性格是:不争。这是他一生的信念,也成就了他“德孝”始祖的地位!在历山,他耕种收成好,别人抢他田,他走不争;在雷泽打渔,别人抢他地盘,他走不争;他在黄河边制陶,还教大家。到了有也是一样,大禹你容不下我,没关系,我找一个不在你管辖的地方生存总可以吧?

以他的号召力,又远离中原,自然跟随者众,因为跟着舜帝有饭吃啊!就这样,一行人逆着潇水到达萌渚岭山脚的宁远,已经变成了负担,于是放下辎重,留人看守,徒步进入萌渚岭。

辎重

照说,舜帝才是驴友的鼻祖啊!

4

这条后来被称作“潇贺古道”的小道,其实最初也不是舜帝趟出来的,而是当时岭南里的瓯越土人(那时候不叫瓯越人,只是为了方便文章阅读),所以别以为岭南是个南蛮之地。(柳江人(原始人)的历史一点不比山顶洞人的历史晚)舜帝也是听到了有这条路才往萌渚岭里走的!穿越萌渚岭出来,对着的就是贺水!贺水的出水口在封开,入西江!

所以说,潇贺古道的 起点在宁远,终点在封开!

进入岭南第一个大站,就是如今的贺州(西汉时期叫临贺),看地图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今的贺州,昭平,封开,梧州等城市,都是笼罩在在漓江(下游是桂江)和贺水之间的区域中,这片区域,恰恰就是岭南文明,后来广府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这是巧合吗?

5

很多人都觉得舜帝南巡的终点就是在全州和宁远;岭南文明的发祥是在秦始皇征伐岭南时期,二者没有联系。其实,这个联系就是舜帝南巡!

首先,秦始皇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区域翻越越城岭和萌渚岭来征伐岭南?

如果岭南在当时还是南蛮之地,荒无人烟,他号令五十万兵卒辛辛苦苦挖渠(灵渠),连通两大水系入岭南干嘛?那是因为百越族已经成了气候,已经被他所熟知!

其次,当时岭南也已经到了青铜文化的成熟期,这都是和中原有联系的证明啊!萌渚岭的“潇贺古道”,越城岭的“瓯越古道”都证明了岭南和潇湘大地(就是那个三角区)通商贸易的紧密联系。反过来,这片三角区域舜帝文化的浓厚底蕴,也借助这两条古道影响着岭南的先民们!

说到底,那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这两条古道是入岭南的通道,还有就是有潇湘大地的粮草供应,加上人口上的优势,足以让他有底气征服岭南!

6

至于岭南文明的中心点在梧州,这更不是巧合,这是必然!

很多人以为岭南文明开始于秦汉时期,那是他们对广西的地理不熟悉呢!

因为从“潇贺古道”进岭南和从全州入漓水(现在称漓江)下桂江,它们的汇合点正是梧州!舜帝带来的“德孝”文化在这里酝酿,发酵,萌芽,融合,到了秦始皇征伐岭南,迎来了它的大爆发!沿着珠江流域扩散!

这是岭南之幸!更是梧州之幸!梧州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啊,一出身就是一个王炸!更何况,在后来还有一个南越国给它添上一把火,使得梧州终于闪耀历史的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