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人如其名的刘桢

 金色年华554 2022-04-10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

人如其名的刘桢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人如其名的刘桢

刘桢,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刘桢的祖父刘梁,字曼山,汉章王宗室子孙,史书上讲,少孤贫,性耿介,有清才,卖书自给。桓帝时举孝廉,历官至尚书郎,以文学见贵,终於野王令。一生不苟合流俗,著有《破群论》《辩和同之论》等文。

其母是元帝时京兆尹王章之玄孙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她年轻居寡,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及众侄身上。刘桢在母亲的劝诫、督导与身教下,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品行,正直、百折不挠的性格。

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和《诗经》。并能赋文数万字。因他的记忆力超群,与人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他的故乡至今还有一座叫神童山的山,民间传说屡降神童,最出名的就是刘桢)。

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因避兵乱,十七岁的刘桢随母亲和兄长躲避到许昌,在驿馆中结识了曹植。这是刘桢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从此他有了接触社会上层的机会。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并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十分密切。

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知名的文人,结成了人们称之为“建安七子”的文学团体。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学问,用曹丕《典论·论文》里的话来讲,就是“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子”,做学问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漏的,言语文辞没有借用他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

刘桢是一个有自己政治理想的人,希望遇到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那时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很难能有所作为。

当时占据北方的曹操,政治上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各种人士。这使得许多人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刘桢也在其中。后来还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人们名之为“建安文学”,主要成员就是三曹和“建安七子”。这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桢是建安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

建安十六年(211年)后,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瘟疫流行。这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曹植在《说疫气》一文里,对这一次的瘟疫惨状有着详尽的记载:“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丕在次年给好友吴质的信中提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徐、陈、应、刘分别指的是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他们都是在这时染病去世的。其实“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也是在这次瘟疫中病逝的。他在随曹操南征孙权北还的途中,染上瘟疫而逝。一场瘟疫夺去了“建安七子”中五个人的性命,可谓惨烈至极。

刘桢生病期间,曹丕亲自登门看望,两人彻夜长谈,这样的深情厚意,显然已经超越了君臣关系。

因为这件事,刘桢专门为曹丕写了《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诗中写道:“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曹丕对他的死极为悲痛,并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还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

人如其名。刘桢的名字(桢:意为坚硬的木头),寄托着家族对他的殷切期望,他们家是有着深厚儒学功底的家庭,长辈希望刘桢在动荡的乱世里仍能够如刚木般正直不阿、不随俗流、坚守仁义道德,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刘桢的确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他在建安七子中以性情刚直闻名,行事光明磊落,有自己的原则立场,不随声附和,更不阿谀奉承。无论是日常行事还是文章写作,都显示出了他的这一精神特征。从小就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教育的刘桢,深知做人要忠厚耿直,非礼勿视,非礼勿行。他坚持原则毫不退让,对待君主不卑不亢,对待朋友真诚坦率。

一次曹丕设宴招待众士,酒酣耳热之时,便让妻子甄姬为大家佐酒。甄姬一出场,按照当时的礼仪,所有人都自觉地低下了头,只有刘桢用眼睛平视甄姬,并没有低头。在曹丕迎娶甄姬这件事上(在孔融之死中我们讲过这件事),刘桢是有异议的,他觉得这件事情做得不合道德不合礼仪,他用眼睛平视甄姬,表达的正是自己内心的不满。

曹丕知道刘桢的性情,就故意不去在意这件事情。可是酒宴过后,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就以失敬的罪名把刘桢下狱,还准备杀死他。又是曹丕、徐干等人一起极力求情,曹操才没有处死刘桢,就让他去石料厂磨石料做苦力了。

《太平御览》里的《文士传》上说:后来曹操到石料厂去察看,众官吏与苦力者均匍匐在地不敢仰视。唯有刘桢未跪,照常干自己的活。曹操走到刘桢身边,问他:“你磨的是什么石头?”刘桢回答说:“这石出自荆山玄岩的山顶,外有五彩的花纹,里有含和的性质。磨它不多添光润,雕它不增加美观。这都是禀性坚贞,自然形成的缘故。虽然看上去它的纹理弯弯曲曲,一点也不合规矩。”听到这话,曹操知道刘桢是借石自喻,就赦免了他,但却永不再起用。

因不愿附炎趋势而获罪的刘桢,内心曾经十分苦闷,当时他写了一首诗《赠徐干》,给他最要好的朋友。

在建安七子里,徐干生性淡泊,刘桢和他最交心。身处困境中的刘桢很想和好友坐在一起,诉说自己内心的困惑和这个世界的荒诞不公,然而“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他关押的地方和徐干呆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但却无法相见。“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我看见外面自由的地方那么美:细柳夹道而生,风来吹皱一池春水,飞鸟在天上翱翔,想到过去那些快乐的时光,眼泪就掉下来了。)刘桢向好友倾诉着心中的痛苦与不安,希望得到徐干的安慰和帮助。词句清秀,写得情感真切,凄恻动人。

刘桢的著述很多,《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桢的作品自然洒脱,不假雕琢而格调高远。他的文章以气势取胜,无论是抒情还是咏物,无论是写山水还是状禽鸟,都显示出其超越凡人、气魄远大的特点。世人把他同曹植合称"曹刘",也是因为两人精神气质方面相似。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欣赏的就是刘桢的这种豪气。人们还把他与王粲合称"刘王"。清代刘熙载说"公斡(刘桢)气胜,仲宣(王粲)情胜"(《艺概·诗概》),这是从对比中揭示了二人各自的长处。

而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藻不够丰富,有时显得缺少点文采,所以锺嵘在《诗品》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他与王粲各有一篇《大暑赋》,在文采上的差异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

刘桢把他的真性情融入了他的创作中,从而显得别具一格。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同样面对动乱的社会、坎坷的人生,他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这种精神和气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赠从第》是他诗歌的代表作。该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诗作的第二首,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深入,寓意高远。“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不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而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歌咏松柏,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诗人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除诗歌之外,刘桢的赋文也很特色,为人们所称道。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自然流畅,气势激昂。一改当时的粉饰太平的世俗,以清新的笔调,朴实的语言,描写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自己的心境,或讥讽时事,或咏物抒情,丰富多彩,现实性强。有人说,他的作品实现了汉赋内容由宫廷转向社会,由帝王转向平民的转变。这一评价可以说是很高了。他的作品的篇幅也由长篇宏制的形式转向短小精粹,为以后这一文学体裁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最著名的赋作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暑赋》《清虑赋》等。

刘桢的君子人格历来为士人所欣赏,曹魏宰相王昶在《戒子书》中评价他:“东平刘公干,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吾爱之重之,不愿儿子慕之。”(东平的刘公干(刘祯),学识渊博有出众的才能,真诚有气节且有大志,然而他的性情和行为不太相等,很少有约束和顾忌,得和失足可以相抵消。我很喜欢他,很看重他。但不愿意你们追慕他。)这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但也是一个不容于世俗社会的人。所以王昶既赞叹他又不要自己的孩子仿效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