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说:如果你的孩子放学回到家第一句话是:“妈,我饿了”,那就不是青春期;如果他一句话不说,回家就进到自己房间里,“啪”地关上门,这才是青春期。 父母也许都发现了,跨过青春期这条线,孩子整个人仿佛都变了: 原来整天粘着妈妈的孩子突然开始对你不耐烦; 原来什么都跟你分享的孩子突然有了父母不能触碰的秘密; 原来积极乐观的孩子突然变得忧郁低沉; 原来宽容平和的孩子突然常常暴跳如雷; 原来成绩优异的孩子突然懒惰厌学…… 就像作家麦家所说: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就像陪伴“一头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故意与父母作对,而是因为他们有 不同于成人的大脑结构与心理特点 。 一、“八分熟”的大脑 人类的大脑中,“边缘系统”负责感知情绪,而“额叶”负责处理情绪。青春期的孩子 边缘系统发育迅速,但是额叶要等到20多岁才能发育完全。 青春期这种“八分熟”的大脑所带来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能够迅 速感知到愤怒、忧愁、紧张等情绪 ,但未发育成熟的额叶却 不能很好地控制这种情绪 。这就造成了青春期 喜怒无常、暴躁、抑郁。 额叶不成熟也导致了青少年 喜欢寻求刺激,不易抵制诱惑 。 二、自我意识空前强烈 一旦跨入青春期,孩子的 自信心往往会暂时减弱 。他们会常常对自己的外表、能力或者受欢迎程度感到不满。 女孩子总是因为自己的痘痘或体重困扰不已,男孩可能因为自己的力量或身高感到自卑, 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评价就可能对他们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这些在成年人眼中不值一提的事情,却是青春期孩子最最在意的问题。 青春期被心理学家称为“ 心理危险期 ”,“ 人的第二反抗期 ”。再加上中国的孩子这时候正处理升学压力期,需要父母更多地关注、引导和支持。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乔希·西普说:“ 青少年比你认为的更需要你 。” 如何与孩子沟通不被反感? 如何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 如何帮孩子缓解压力? 如何应对孩子早恋问题? 如何教孩子识别不健康的网站? 如何避免孩子养成不良嗜好? 如何引导孩子思考学业和未来? 如何避免孩子接触坏朋友? …… 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反复思考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