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被仆人上门欺负,喝着茶教训他要守规矩,措辞严厉不容反驳

 君笺雅侃红楼 2022-04-10

趣侃红楼349:再凑份子,怡红院庆生开业宴,重讲礼仪,大管家卖老宣规矩

却说贾宝玉生日分为白天和夜里两场。白天是官中份例,贾探春安排在红香圃为贾宝玉、平儿、薛宝琴和邢岫烟庆生。夜里怡红院也有庆祝的小节目。

第六十二回红香圃的宴会需要注意“射圃”和“拇战”两套酒令的隐喻意义。

林黛玉所作《折足雁》酒令,史湘云所作《一江风》酒令,尤其将宝黛钗湘四人的结局说透。

而“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和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这两件事,更是《红楼梦》的大宗旨。涉及到贾家抄家真相,史湘云的悲欢离合,香菱和林黛玉的生死,宝玉、宝钗和湘云的结局等等。

梳理这些“真相”伏笔,会发现与八十回后的续书结局迥异。曹雪芹早已经写出答案。之前几回我们已经讲过,不多赘述。

贾宝玉安排好香菱的石榴裙问题,埋葬了“并蒂菱和夫妻蕙”,才回到房中洗手,又问袭人夜里怎么安排。

(第六十三回)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我和平儿说了,已经抬了一坛好绍兴酒藏在那边了。我们八个人单替你过生日。”

贾宝玉房中一直是八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但随着茜雪、小红离开,坠儿被撵走后,人就再也没齐过。

绮霰、檀云、紫绡、佳蕙这些人不知什么原因都不在。袭人提到说有请假的,但也太多了。人不齐算是贾家末世衰败的一种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碧痕“降职”。按说她应该与袭人、秋纹一样地位,该拿五钱银子。可她却与春燕、四儿混在一起,只拿了三钱银子。

碧痕少出钱,证明她在怡红院的地位下降。究其根源,肯定与晴雯爆料她与贾宝玉洗澡两三个时辰的事有关。

贾宝玉的大丫头,除了袭人、晴雯是贾母所赐,麝月等人都是王夫人安排的。碧痕犯错没被撵走,源于王夫人不好罪责自己人打脸。

碧痕的问题越严重,贾宝玉就越丢人。既然不好严肃处理,便将她降一等以儆效尤。

这件事的处理体现出王夫人识人不明,处事不公的治家短板。

原本大小十六个丫头,如今去了一半,只剩下八个。她们也学贾母给王熙凤过生日那样,凑了三两二钱银子,让柳家的准备四十多碟果子,晚上一起吃酒宴饮。

贾宝玉有玩有乐固然高兴,却也提到小丫头没什么钱,何苦让她们破费。他说的也是实情,但情理和法理从来都是矛盾的。大家商议好了要作生日,自然要各尽其能。

(第六十三回)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哪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晴雯笑道:“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架桥拨火儿。”说着,大家都笑了。

还是晴雯一语中的,大家只是尽一份心,确实花了不少也都愿意,没有强迫就谈不上不公平。

这等事每年都有,丫头过生日主子也有赏赐,不用过意不去。

不过,一样的话袭人说出来就好听,晴雯讲出来就“不好听”。这番话“怼”的贾宝玉无话可说,于主奴的身份并不相符。好在怡红院内大家习惯了。袭人就说贾宝玉每天不被晴雯拿硬话“村”,就像没过一样。

所谓“村”就是“怼”,晴雯与贾宝玉的相处模式更平等。他俩也都不以为意。殊不知这正是晴雯最后悲剧的重要原因。

贾家这种贵族家庭,有着严格的规矩礼仪。主人或许可以犯错,但奴才不能错。尤其不能对主人不敬。

第六十三回开篇,从晴雯“村”贾宝玉开始,曹雪芹就在铺垫贾家的“规矩”。后面还将继续。

这里贾宝玉就要关门,袭人却说太早关门容易引人怀疑,不如再等等。于是贾宝玉又偷着叫过春燕问了柳五儿的事,才知道柳五儿此时气病了,还不能来怡红院。

贾宝玉惦记着柳五儿,柳五儿偏偏不能来。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贾家的人事规矩,此事不成也在于不合规矩。

但从贾宝玉和柳五儿这件事,又反衬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宝黛爱情,同样不合规矩,必然夭折的结局。

好容易盼到天黑掌灯时分,果然就看见林之孝家的带着一群人巡查而来。

贾家各房各处都有人值守,林家的总管大观园,夜里要巡察一遍才可锁门。之前就把柳五儿锁了,才使柳五儿来不了怡红院。

贾宝玉他们想要举行夜宴,势必得等林之孝家的巡察结束才可以无人打扰。偏偏这次林家的却不那么容易走了。

她先是警告值夜的婆子们不要耍钱吃酒醉酒睡觉。随后又问贾宝玉睡了没有。

林之孝一家是荣国府的二管家,地位仅在赖大夫妻之后,也是几辈子的老仆人。

贾家向来优待有功之人,贾宝玉听到林之孝家的问他,便“靸了鞋,便迎出来”,吩咐袭人倒茶。

古人“倒茶”,一来是迎客倒茶,二来不想接待也可以倒茶。端茶送客又是另一层意思。

按说林家的听到贾宝玉吩咐倒茶,就该婉拒退出。不想她这次竟然没走。反而忙站起来说贾宝玉应该早睡早起才是,避免被人嘲笑不是读书公子,反而像挑脚汉了。

其实挑脚汉哪里会比读书公子起得晚。但上位者往往以自己的角度瞧不起底层人。

林家的教育贾宝玉早睡早起,倒确实是贾家的规矩,不允许懒床。

贾宝玉只得陪着笑脸说今天吃多了面,恐怕积食才晚睡一会,平时也早睡了。

当时四月份刚入夏,掌灯时分也就现在八点多点就要睡觉,可见贾家规矩早睡早起。

林家的可算将大管家的派头摆足了,又说应该吃些女儿茶消食。所谓女儿茶十有八九就是普洱,早前连累茜雪被撵走的枫露茶,就该是女儿茶的一种。

林家的当晚应该吃了酒,兴致特别好,见袭人晴雯给她倒了茶,便又教育起贾宝玉来。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又笑道:“这些时我听见二爷嘴里都换了字眼,赶着这几位大姑娘们竟叫起名字来。虽然在这屋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还该嘴里尊重些才是。若一时半刻偶然叫一声使得,若只管叫起来,怕以后兄弟侄儿照样,便惹人笑话,说这家子的人眼里没有长辈。”宝玉笑道:“妈妈说的是。我原不过是一时半刻的。”……林之孝家的笑道:“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林家的唠唠叨叨,说的却是贾家执行了几十年的规矩。

贾宝玉身边的大丫头,都是贾母王夫人所赐,他并没有自己的人。这些大丫头跟着长辈,身份上便与贾宝玉是同辈。需要叫姐姐,而不能直呼其名。

“姐姐”是尊称,不一定表示她们的年纪大。就像鸳鸯不过十八岁,却依然被二十多岁的贾琏王熙凤叫姐姐。有点类似天津人见到女子都叫“姐姐”的意思。是贾家对长辈丫头的尊称。

贾宝玉当然不敢承认他乱了规矩,只说偶尔叫个一半声。袭人晴雯也忙替他打圆场,说平时都叫姐姐的。林家的才说这样才好,别说三五辈子的老人,就算是贾母王夫人房中的阿猫阿狗都不能伤害,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

按说这番谆谆教诲哪里都对,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都说得,从一个奴才嘴里说出教训主子的话难免不是味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奴才要教育主子如何做人?前有焦大怒骂主子,后有赖嬷嬷指着贾宝玉骂贾珍,又有林家的教训贾宝玉……奴大欺主,既是贾家衰败的象征,何尝不是影射贾家骄狂自大,不恭不顺皇帝的现实?

另一方面,如果长辈房中阿猫阿狗都要呵护,就有三个问题无法解释。

一,贾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情算什么?

二,贾宝玉当着母亲的面调戏金钏儿,王夫人为何不管?

三,王夫人后面撵走晴雯,合理么?

答案就在问题中,咱们已经多次解释了。贾家很多问题流于表面,不提也罢。

那么,林家的还会说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