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女孩拿出了手机,拨打了通讯录里备注为“闺蜜”的电话号码。 过了几秒钟,电话被接起,女孩朝着电话那头欢快说道:“我今天去立遗嘱了!” ![]() 电话那头的闺蜜惊奇开口:“你突然想去立这个?” 女孩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她反而说道:“如果我死了,我名下的那套嘉定区房产就归你了。” 电话那头的闺蜜很惊讶,她不能接受:“你疯了吧...我不同意你这样做。” 女孩笑着说:“都已经立下遗嘱了,不能改变了,希望你能替我完成心愿。” 这个年纪轻轻就立下遗嘱的女孩是谁?为何她会将名下的房产不留给家人,而是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闺蜜? ![]() “养生派90后”王俞(化名),1992年4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区。 她的成绩并不算太好,在初中毕业后,王俞没有顺利考上高中。 听从母亲的安排,她初中毕业后就去卫校读书了。 2014年,22岁的王俞成为了上海某医院的ICU病房护士。 作为标准的90后,王俞在工作前的生活也是十分“年轻态”。 熬夜到凌晨、喝水只喝饮料等当代年轻人爱做的事,她在大学时期都干过。 ![]() 然而自从成为了ICU病房的护士后,王俞一下子变得“惜命”了起来。 或许在ICU里看遍了太多的生命无常,王俞开始成为“养生派90后”。 当代年轻人都喜欢喝奶茶,但王俞的水杯里只有茶水和白开水。 她有时候也会对奶茶嘴馋,但都能控制在几个月才喝一次。 而且王俞从来不点外卖,哪怕回家再晚,王俞都坚持自己买菜做饭。 只要不上夜班,王俞每晚都会在11点前入睡。 每周王俞都会去健身房,她的身材标准,运动不是为了减肥,而是为了健康。 ![]() 每年她都会定期去医院做全身体检,身体只要有稍稍一点不舒服,王俞都会去检查一下防患于未然。 然而就算王俞将所有能想到的养生方法都做到了,但她还是感到不安。 “护士看遍生死无常”王俞在ICU病房里的工作是三班倒。 住进ICU里的病人病情都很危急,王俞作为护士,在值夜班的时候,一整晚都不能合眼休息。 她的眼睛几乎时刻都要盯着病人的显示屏。 ![]() 王俞工作这几年的压力很大,因为病人的生死系在她们的身上,不容她有丁点疏忽。 最开始,王俞并不适应这种工作强度。 在医院里有经验的护士的开导下,王俞才慢慢适应了这种节奏快、强度大的工作状态。 可面对生死离别,王俞还是没能做到置之事外。 有些住进ICU里的病人,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但之后又反反复复住进来。 还有一些来了没两天,就挺不过去撒手人寰。 在ICU病房里,王俞只能听见各种仪器的滴答声。 ![]() 可走出了这扇门,屋外就是病人家属们哭天喊地的祈祷声。 在几年的护士生涯中,最令王俞记忆深刻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才刚满40岁的病人,因为多发子宫肌瘤入院。 当初来医院的时候,她的病情并不严重,但后来查出有肺栓塞的可能,便转入了王俞所在的ICU病房。 那个病人进来的时候状态很好,医护人员都告诉她,只要做个溶栓就能够顺利出院。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在住院后的第二天中午,那个病人就离开了人世。 ![]() 别说家属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了,连王俞和一众医护人员内心都无法接受。 除此之外,王俞还曾经护理过一个和自己同岁的女孩。 她是一个新手妈妈,因为淋巴结节合并导致肺部感染住进了ICU。 这个新手妈妈的病情不太好,但她人很温柔,不愿意给医护人员多添麻烦。 很多时候,她都是笑着的,她常常让王俞先去照顾别的病人。 新手妈妈的老公人也很好,每天下班都会来ICU病房里看望妻子。 ![]() 图片与本人无关 因为知道病人家属的辛苦,他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探望妻子,王俞所在的ICU病房还给他开了特例。 不管他几点来看望妻子,ICU病房都允许他进来。 然而过了没多久,这个和王俞同岁的新手妈妈还是离世了。 她死的时候是半夜,那天王俞正好值夜班。 在新手妈妈弥留之际,作为护士的王俞也流眼泪了。 晚上11点左右,新手妈妈的家属陆陆续续赶到病房见她的最后一面。 ![]() 她的丈夫在此时还让亲属们哭得小声一点,已经很晚了,要是影响到其他病人休息怎么办。 在新手妈妈下葬那天,王俞也去送了她最后一程。 看着葬礼上面色惨白的逝者亲人,王俞忍不住想:“万一我也去世了,那我的父母该怎么办?” “独生女家庭”王俞是家里的独生女。 她的父母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从小没时间带孩子,便把王俞交给爷爷奶奶带大。 ![]() 图片与本人无关 王俞一直在爷爷奶奶那里生活到初二,才被接回了父母家里。 王俞的母亲思想很前卫,虽然和王俞有着快30岁的年龄差,但母女俩相处方式更像闺蜜。 两人无话不谈,但母亲却不是很会照顾人。 王俞的母亲是女强人,不会做饭也很少做家务。 她第一次给王俞做的饭是夹生的,第一次给上学的王俞煮的牛奶是过期的。 王俞因为母亲的黑暗料理,拉过好几次肚子。 王俞的父亲长期在外地出差,回上海的时间很少,王俞很少有与父亲相处的时刻。 ![]() 当父亲调回上海工作时,王俞已经毕业进医院了。 父亲这一形象在王俞幼时和青春期都是空白的,这也就导致父亲哪怕调回了上海,父女俩还是缺乏沟通。 王俞和父亲经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 王俞的父亲很喜欢囤东西,他觉得每个东西都承载着记忆,不愿意随便丢掉。 王俞在家里的衣柜,曾经有三分之二都堆满了父亲的东西。 因为这件事,两人大吵了一架。 ![]() 王俞让父亲不用的东西就扔了,可父亲反而骂王俞,叫她少买一些衣服。 不停地争吵,王俞从家里搬了出来。 她虽然在上海有家,但她还是像沪漂一样,在别处租房子。 最开始王俞以为搬出家后,会与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可没想到距离远了,家人的关系却近了。 王俞的母亲每天都会给她发来消息,询问她今天在忙什么,有没有好好吃饭。 ![]() 虽然王俞搬出了家,但王俞的父亲还是在默默关心她。 只要王俞喜欢吃的菜,他的父亲都会努力去做。 王俞如今租住的房子,他的父亲一次也没去过,但不管搬到哪里,父亲都知道她的具体位置。 搬出家后,王俞才发现过去的自己一直忽略了父母在情感上的需要。 长大后王俞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的时间基本上都花费在了工作和恋爱上。 因为见面的减少,让她察觉了父母的孤独与失落。 ![]() 比起经济上的帮助,王俞发现,父母可能更加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 在之后,只要王俞不上班,她总是回到家里陪伴父母。 “下定决心立遗嘱”立遗嘱这个念头,其实已经在王俞脑海中出现了很久。 因为家族遗传,王俞有原发性高血压,从18岁起她就开始靠药物控制血压。 在王俞20岁时,她曾经因为突发荨麻疹导致喉头水肿,送进医院急诊科吸氧抢救。 虽然有药物控制,但她的病情还在加深。 ![]() 早在工作后的两年,王俞就登记了器官捐献志愿。 在那以后,王俞通过社交平台知道了遗嘱库这个东西。 让她下定决心,还是2019年10月她身边陆续发生的小事。 在王俞工作的医院里,有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医生因为加班猝死。 没几天,她的同事在洗澡时短暂晕厥磕到了后脑勺,之后又有一个朋友跳操时不小心骨折。 这些发生在周围的事,让王俞感觉生命真的渺小又短暂。 于是她真正下定决心,将立遗嘱的事情提上日程。 ![]() 在2019年11月,王俞在网上预约登记订立遗嘱。 然而过了大半个月,都没有工作人员来联系她,王俞感到很着急,她还打电话去遗嘱库咨询。 在等待的过程中,王俞还将手机密码告诉了一个朋友。 王俞告诉朋友,如果自己在遗嘱立成前出事,手机备忘录里有一些留给亲朋好友的话。 希望她到时候能够代替自己转达。 “唯一房产送给闺蜜”![]() 在王俞的遗嘱里,只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人并非她的家人,也不是她的男朋友,而是她的朋友——徐丽(化名)。 王俞并没有给父母留下物质财产,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王俞称,与其在死后给家人留下东西,不如珍惜活着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人这一辈子,记忆是最重要的。 如果自己离开了,用过的东西留给父母,只能徒加父母心理上的伤害。 徐丽是王俞的同事,王俞将她名下唯一的一套房子在死后给予徐丽。 ![]() 徐丽比她大六岁,她们已经成为朋友四年了。 虽然王俞也有从小就一起玩的玩伴,但王俞觉得,徐丽是身边朋友令她最信任的一个。 前两年王俞和父亲吵架,一怒之下搬出家。 当时她还没有租房,只能悄悄住在医院的休息室。 是徐丽第一个发现了她的窘境。 徐丽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将她家里的钥匙给了王俞。 王俞在徐丽家里住了好几周,徐丽每天为她做饭,还帮忙开导王俞。 ![]() 在王俞心中,徐丽更像是一个可靠的姐姐。 在科室里,徐丽总是力所能及帮助每个人。谁最近不开心了,都会去找徐丽谈心。 徐丽一开始知道王俞的遗嘱是非常不支持的,她觉得王俞“是疯了”。 然而王俞却告诉徐丽,这是她送给徐丽的90岁礼物。 王俞希望,自己一旦离去后,温柔细腻的徐丽能够帮忙照顾她的父母,替她完成未了的心愿。 这一份遗嘱在王俞看来,不仅是她给父母买的一份保险,更是对自己的一个约束。 王俞称,自己若是不想过早将压力转移到徐丽身上,她就得务必照顾好自己。 ![]() 在王俞看来,立遗嘱是能帮她在死后也能有绝对的控制权。 不用害怕死后来不及照顾父母,能让她更加从容面对现在的生活。 “懂得陪伴”在立遗嘱时,王俞才发现,除了一套爷爷奶奶过户给自己的房产,她如今还是一个负资产的人。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王俞始终靠信用卡或花呗生活。 她透支着自己下一个月的工资,让自己提前过上高消费生活。 在立完遗嘱后,王俞决心改变这个毛病,她也要学会存款。 ![]() 2020年春节,王俞告诉父母,自己想要搬回家住,给家人更多的时间和陪伴。 虽然父母没有明确表示开心,但母亲偷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她。 照片上是王俞的父亲在整理王俞房间的衣橱,将他的东西搬出去。 王俞自从立完遗嘱后,她以更加乐观开朗的态度面对生活。 2021年十一假期期间,王俞用这两年存下来的存款,带着父母去杭州旅行。 这是她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全家旅行,没有工作和他人的打扰。 在旅行中,王俞有更多的时间来看看父母。 ![]() 她才发现,父母鬓边全是白发,脸上也长满了细纹,不再是记忆里的年轻模样。 王俞与父母在西湖边上合了很多影。 虽然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在照片上,王俞也看到了他眼中的欣喜。 有很多人对王俞立遗嘱将房子给闺蜜这件事表示不解。 但王俞的父母其实很开明,得知这个决定后也没有怪罪王俞。 而王俞和徐丽的朋友关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王俞表现得很坦然,对她而言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 徐丽最开始的压力更大一些,但随着这件事关注度的过去,她的人生也恢复原貌。 如今90后立遗嘱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不管立遗嘱的初心如何,但都体现出如今年轻人面对生死更加客观。 |
|
来自: 积沙成塔0u3svg > 《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