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补肾减肥的事儿。 中医常讲一句话,就是“肥者,肾虚”。这绝对有道理。 临床,有相当多的肥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问题。 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孩,当时才16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最近这三年来,眼瞅着发胖,特别明显。可以说,几天没见,就能胖上一圈。 此人曾经去看过医生,被诊断为“单纯性肥胖”。各种减肥药、减肥茶、减肥保健品,吃了很多,无效。 后来,此人求治中医。 刻诊,见患者身材确实肥胖,身高156厘米,体重62千克。脉象沉细,舌质淡红,苔薄白,面色白,头发稀稀落落的。 不过,就诊当时,患者反映,她还有别的不适。 这就是,脚后跟疼,几乎不敢走路,平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另外,她还有点怕冷。 这时候,医家专门询问了患者的月经情况。 这才知道,患者13岁那年,曾经有过月经初潮。但是随后不久,她有一天夜里,因故受到惊吓。从那以后,月经就没了。以至于到现在,都16了,月经还是没来。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熟地3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当归15克,牛膝10克,菟丝子10克,龟板10克,通草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半个多月,别的没啥变化,月经倒是来了。 接着,继续用药一个月,月经又来了。脚后跟疼,耳鸣腰酸等症候,也都大大缓解。 这个时候,上秤一看,体重减少了6千克,整整12斤啊。 小姑娘特别高兴,就要求继续服药。 于是,原方加泽泻20克,茯苓、益母草各15克。 最终,患者服药半年,月经转为正常 ,一年后随访,患者体重为102斤,很标致了。 这就是在1988年,于《四川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跟你好好聊聊。 其实,这个女患者的问题,就在于肾虚。肥者,肾虚,在她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你看,她就诊当时,脉沉细,脚后跟疼,头发还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动不动还怕冷畏寒。你说,这是不是肾虚啊?肯定是。足少阴肾经走脚跟,所以她足跟痛。肾,其华在发。肾气不足,发失养,所以头发少。肾,开窍于耳。肾藏精,脑为髓海。肾虚,精气不足,所以耳鸣、头晕。腰膝为肾所滋养。所以患者肾虚,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说明患者有肾阳虚的倾向。 另外,我们还得注意一件事儿,就是她的月经,13岁受惊以后,就没再来过。 为什么?中医讲,恐伤肾啊。惊恐,让患者的肾气受损,所以不能主持月经了。 可见,这个女患者的问题,属于肾虚无疑。 那么,肾虚,到底和肥胖之间,有啥关系呢? 肾,主水液的代谢嘛。肾气,是一身气化之本。肾气虚,则一身气化不足,水液代谢自然就不好。水湿聚于内,形成痰湿,这就引起肥胖。 所以说,要想解决问题,关键在于益肾。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吧—— 熟地3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当归15克,牛膝10克,菟丝子10克,龟板10克,通草10克。 这里头,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能够滋补肾精肾阴。杜仲补肝肾,强腰膝,温阳气。牛膝,补肝肾。菟丝子,平补肾阴肾阳。龟板,益肾补血,强筋骨。通草,可以通经。 这样一来,患者肾气虚弱的基本面,就能被有效改善。所以,患者的月经,就来了。 后来,医家加入泽泻、茯苓,加强健脾利湿之效。痰湿有路可退,患者可以更快地看到减肥效果。益母草,进一步活血调经,而且善于利尿消肿,辅助排解水湿。 这就是治疗的基本思路,我给你讲述清楚了。 其实,类似医案里患者的情况,在临床上比比皆是。这些女孩,身体肥胖,而且月经特别不规律。有的半年来一次,有的干脆不来。还有的,伴随腰酸背痛、足跟痛、耳鸣头晕等现象。究其根源,在于肾不足。这个时候,有经验的医家,常常从补肾调经的角度入手。等患者月经正常了,她体重也下降了。这就是其身体内环境得到改善的结果。 我把这个道理,给你讲一讲,目的是想引起部分读者的注意。医案里这个方子,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非专业读者,你不妨将其留好,以备将来,在中医师辨证加减之下合理应用。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可以做个参考。至少,这里头的治疗思路,还是很不错的。 好了。这个问题,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
|
来自: 新用户9565771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