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味中药既能祛风湿,又能行活血

 特斯拉盗梦者 2022-04-10

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川芎。
川芎是活血化瘀药的代表,什么是活血化瘀药?就是以促进血液流通运行、消散瘀血为特征的系列药物。
大家要想血脉为什么会瘀滞?
一方面外感六淫,从外侵袭,收引血脉,引起血行障碍,会造成瘀血;另一方面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导致血脉运行动力不足,也会局部瘀塞。
所以出现各种瘀斑瘀点,局部刺痛麻木,脉象细涩不畅,舌唇紫暗,这些现象都反映体内有瘀血,反映血脉通而不畅。
这时我们就会用一些活血通脉的药去调畅血脉,达到像《黄帝内经》里所说的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乃至和平的效果。
《药性赋》里提到川芎能祛风湿,补血清头。这两大功效也是一,不是二,它能通过畅行血脉,而使风邪去,湿邪散,痹痛除,能够让头部血液循环通畅,这样通则不痛,头痛速愈。
有位四十多岁的阿姨,经常帮人洗碗,手部痹痛,伸出手来一看,都是曲张瘀暗的血脉。她说她这关节风湿痹痛多年了,晚上疼痛加重,问有没有好的祛风湿的药?大夫跟她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风湿在表面上看来是风寒湿痹阻关节,但实际上却是血脉运行不畅,管道闭塞,只要血行一畅通,风湿就被带走了。
摸她寸关二脉细涩,又看她唇舌紫暗,先不管她手部的风湿,让她周身气血通畅再说,于是给她用桃红四物汤,配合桂枝汤。连吃了七剂,手部疼痛缓解。
大夫也没有刻意用羌活、独活这些祛风湿的药去治她的风湿痹痛,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患风之不去,而患风之复来。如果血脉瘪塞不充,气血不畅,即使把风湿赶跑了,随后它们又容易侵入体内。
所以恢复气血畅通比单纯服用祛风除湿的药更重要,因为气血不流通是本,风湿是标。畅通气血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桃红四物汤里重用川芎就可以让气血旁达肢节,配合桂枝汤强大心脏,引药达上肢,使手部的脉管被打通扩开,这样气血对流,疼痛自愈。
一方面川芎是风药,本身就有祛风散表之功;另一方面它又是活血化瘀药,更能够行气活血,两方面功用同时具备,所以才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要药。很多治疗顽固风湿瘀血阻滞的汤方里往往少不了川芎,比如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等。

大家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句古语就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跟水湿打交道就容易得风湿,身体不虚还好,一虚的话,关节筋脉就会收引闭塞而痛。所以我们建议她少接触凉水,即使洗碗,也最好用热水。特别是来月经的时候,要少接触冷水,即使平时洗手、洗脚也要用温水。
毕竟防病胜于治病。很多女人的风湿就是来月经或坐月子的时候体虚招来的。所以《黄帝内经》教人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提示: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