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讲课形式初探 “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一观念现在被喊得山响,但空间应该怎样做,才真正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发言,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吗?我想不是的,近来,我在班内进行了小小的试验,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分组。我将全班同学每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4组的4名同学,根据分工不同,分别为1、2、3、4号同学。 二、分工。1号同学为组长,负责小组的活动组织安排,同时为小组的中心发言人。2号同学负责搜集整理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高潮予以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3号同学负责小组成员的背诵朗读、阅读等情况的指导与检查。4号同学负责小组成员的纪律情况的管理。分工情况是动态的。一段时间后根据各人的表现进行及时调整。 三、预习备课,探究前置 我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预习和自主备课的任务。当然学生自主学习前,我会出示自学目标,让学生自学有目标,有方向。每课的自学时间,一般设定为2课时,每课时的学习的内容不同,第一课时小组成员朗读课文,矫正字音,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并认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找出问题,小组内交流探讨,分别由2号和3号同学主持。第二课时,探讨品鉴各课的写作特色,交流写作方法,整理收集不能解决的问题。由1号同学交班级讨论。两节课后,同学们对课文除个别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外,基本上都能了然于胸。 四、承包课堂。 经过两节课的自主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初步讲解课文了。但主持人需要通过考核,合格后都能主持讲解。 (一)审核。在正式上课前,由各组向教师提出讲解宴请。教师组织课代表、学习委员和教师共同审定,主要审核该小组准备的资料,发言人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课情况等。由小组提交准备的资料,预设问题等,再由主讲人说说怎样讲,讲什么。各组提交的共性问题如何突破等,这一般在第一天下午就要选好。(二)讲课。一般由该小组同学为主讲人,按照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重点讲解,也可进行课文对比讲解。对预设问题和各组提交的带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补充讲解。 主讲人具有教师的所有权利,包括授课、提问、表扬、批评等。 (三)教师点评总结,解答疑难 教师会运用最后的10分钟,对主讲人的讲授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各小组之间在学习上既独立又联合,既合作又竞争。独立表现在备课阶段,各小组都是一个备课组。联合表现在如果有共性的问题,两个甚至多个小组成员也可以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各抒己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竞争则体现在各小组之间在学习上展开比赛。如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哪个小组承担教学任务,都有额外加分,月底看哪个小组分最高,就被评为先锋小组。 当然,因为学生知识水平所限,在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上开始还尚显稚嫩,这种教学形式也存在某些不足。但至少也将成为学生占领学习主阵地,一种有益的尝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