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口腔溃疡,下有腿脚发软,上热下寒?用一味药拿捏,握住阳气!#非常病例# 接下来要分享的是,用一味振奋阳气、握住阳气。 为什么说能“握住”阳气呢? 这还要从一则真实案例说起。还记一次,老师诊室来了一位口腔溃疡的老人。当时,这位老人的口腔溃疡很是奇怪。据患者自述,主要是特别的疼,而且创面周围红肿特别明显,但是腿脚却是经常发凉,走路时,双脚特别的无力,稍有不注意还特别容易便溏、拉肚子。 老师看完就基本确定了,这就是虚阳浮跃,上热下寒。于是,给他说了一个方法:让他取适量肉桂、桂圆、花椒、枸杞子、研成细末。用的时候,先取一小勺肉桂粉,和半勺米醋,拌匀,贴在双侧的涌泉穴上,再将肉桂、桂圆、花椒、枸杞子和艾绒研成细末和蜂蜜调和。贴在神阙穴上,每天换一次。 两天后,老人口腔溃疡减轻大半,吃饭、喝水、说话没有大碍。四天以后,基本愈合。 那么,什么是上热下寒? 在我们的肾中,藏有元阳之气。若是肾为寒邪所伤,导致下焦虚寒,阳气就难以呆住。从而就会化作虚阳而浮跃,形成头面的诸多热象。这其中,就有口腔溃疡、心烦、潮热、出汗等。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就叫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为什么可以用肉桂? 因为肉桂可以引火归元。因为上面提到下焦有虚寒,而肉桂却能入肾经,可以补阳消阴。这样一来阳气就被“引下来”。诸多症状就会好转。 其实这种用肉桂引火归元,调理口腔溃疡的办法早就有了。只是、有人嫌它力道小,就加了花椒、枸杞、桂圆肉,这样就能兼顾中焦脾胃,而加入艾绒的目的则是通筋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从而让药效更好地发挥和吸收。 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入脾经、肾经、心经和肝经。对寒性的头痛、寒性的心胸疼痛、肝经受寒所导致的胸胁疼痛,以及寒性的腹痛、腰痛、肾阳虚所致的虚阳上浮、肾虚咳喘、阳虚眩晕、虚寒性的生殖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等,都有调治意义。 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经和肾经。可滋补肝肾。 桂圆《雷公炮制药性解》:甘温之品,脾家所悦。《神农本草经》说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花椒色红,麻辣。《神农本草经》: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李时珍说,能通三焦,补右肾命门。 艾绒《本草从新》:艾草,通经络,理气血,逐寒湿,是纯阳之物。《本草汇言》: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 需要注意哪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肉桂,和家里的调味肉桂是不一样。作调味的,一般叫“土肉桂”,而它只能暖脾胃,功效和中药材肉桂相差太远。 肉桂,煎服用量不可过量,研末冲服,用量不超过两克。超量可能造成伤肾、面红烦躁、咽干颜色、心中烦闷、头晕体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当然,这些都是极少数的现象。肉桂的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在规定用量下,安全性很高。 现在,工业化的今天,这个方子已经规模化生产,如果有人嫌自配麻烦,或者不会配比,也可以选择成品——同仁堂肚脐贴!大品牌老字号,值得信赖,现在还有活动,买2送1 买3送2! ![]() ![]()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虚弱,四虚,痨,神,阴,阳,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