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杯清茗度清明

 青梅煮茶 2022-04-10

每到清明,我总会沏一杯茶,看茶叶慢慢在杯子里舒展。静思凝望,仿佛能看到已故爷爷的身影。

爷爷的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茶香,这大概要归功于他总是手捧一杯清茗。经过岁月的沉淀,这样浓烈的喜爱仿佛沁透到心底。

晨光微熹,爷爷开始烧水沏茶,茶叶是自家栽种、采摘、锅炒而成的,在沸水的冲泡下,散发清香。茶香盈室,仿佛家乡山城的春天进了家门,将沉睡的家人唤醒,叫大家喝下这杯沏着晨光的茶。

放学后,我坐在一张小方桌上做功课,爷爷手捧一本书陪着我,一杯清茗也置于桌上。偶尔我困了,趴在桌上不想动笔,爷爷便给我的杯子里倒些茶水。我喝上两口,舌尖发苦,瞬间就清醒了。爷爷的茶闻着香,但喝着太苦了,我不愿多喝,继续写字。就这样,一老一小,一个小方桌,一杯与日头一起逐渐下沉的清茗,直到夜色朦胧才散场。

闲暇无事时,爷爷总会在大院子摆几个小凳子,一盘象棋,当然还有手边少不了的一杯清茗。两人对弈,其他几位老爷爷分散两旁,遇到对手举棋不定的时候,爷爷拿起茶杯喝几口,从不催促,旁观者也未曾言语。观棋的我性子急,忍不住抖腿,爷爷轻拍我的肩膀,我便学着爷爷的样子,仰头喝下冷饮,却学不来爷爷喝茶时那怡然自得的神情。

后来,我发现爷爷的手开始颤抖起来,我试着给爷爷沏茶,也陪爷爷喝茶。自己沏出的茶入了口,味香而小苦,与爷爷沏的茶看着没什么两样,但总少了几分香气。爷爷对我说:“茶是人在草木间,你啊,还没在这草木之间啊。”我那时并不懂怎样才算在草木之间,只觉得沏茶工序繁琐而已。

大学未毕业,爷爷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大学期间,我喝过很多的茶,可再名贵的茶叶,都沏不出爷爷沏的茶味。才想起,爷爷大多时候并没用专业的茶具,也从未挑剔品茶环境是否清幽。大部分都是滚水泡开,慢饮入口,这般简单,正如家乡的小城一般纯朴。原来爷爷沏的茶,是家乡的味道。

而后每个清明,我手捧一杯清茗,都觉得爷爷从没有离开过我,家乡也近在咫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