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临终前反复说4个字,可大臣都装作没听见,最后气绝身亡

 猎户ywysh4sdge 2022-04-10

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是历代皇帝中最卑微的,他从一位底层的老百姓,一跃成为一国之主,注定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与故事。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有很多野史记载了朱元璋这样、那样的传奇,即便是临终之时也存有“悬疑”。话说,朱元璋临死前,说了四个字,使得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人的历史都充满了诸多变数。

图片


那么,朱元璋说的话是什么呢?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放牛娃成为洪武大帝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苦,因在家中排行第八,故唤作朱重八。元朝末年,天下遭遇了严重的天灾,可朝廷不仅不为民思虑,反而还增加负担,导致很多人都饿死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的父母先后饿死,那一年他才15岁。为了生活,他当过乞丐,也当过和尚,这一段人生虽然苦,但也开拓了朱元璋的视野,为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公元1352年,郭子兴联合诸多的起义军揭竿而起时,很多人都去投靠了他,汤和便是其中之一。参军后,汤和便给朱元璋写信,邀请他一起来反对元朝。

就这样,朱元璋奋不顾身地投奔了起义军,力图推翻当时的元朝。不为开拓一个天平盛世,也不为天下的黎民百姓,只为能够吃上一口饱饭。

是金子总会发光,朱元璋虽然出身卑微、起点低,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很好,深受郭子兴的重视,还将自己的义女马皇后嫁给了他。

有着这样一层背景,朱元璋的人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搭建自己的权力班底,并且不断开拓疆土。最终,在郭子兴死后,他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

后来,朱元璋又占据了金陵城,并靠着城池的坚固、财物的富足,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元朝,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图片


坐拥天下之后,朱元璋就能后继无忧了吗?事实自然不是如此,因为守业更比创业难,为了家族的天下,朱元璋开始向曾经的兄弟、功臣痛下杀手。

朱元璋的狠辣

在影视剧《朱元璋》中,朱元璋说过这样一句话:“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意思就是说,即使所有的将帅都杀了,大明江山也不能灭亡。

历史上有名的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一手策划的,当时受牵连的人达上万。当然,为了保障大明江山的永固,朱元璋还培养了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此人便是朱标。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标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成为皇帝也是众望所归。


首先,朱元璋对这个儿子非常喜欢,力挺儿子组建自己的班底,也不怕他架空自己。

同时,朱标的身后也有大将蓝玉的支持,军事实力很雄厚,大明朝的文臣也比较向往朱标的仁慈宽厚。可以说,朱标是军事、政治揽于一身,这也是朱棣不敢起二心的原因之一。
可惜的是,朱元璋为了保护大明天下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事情却没能像他所预想的那样发展,大儿子朱标突然间去世了,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计划。

自古以来,嫡长继承制度都是皇帝传承的最佳选择,朱元璋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蓝玉和朱标的关系好,却与朱允炆不好,为了孙子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策划了一场“蓝玉案”,被杀的人有上万,就连李善长都被牵连了进去。

图片


另外。朱元璋又为朱允炆找来了许多的大儒辅佐他,比如齐泰、方孝孺等。做完了这件事情后,朱皇帝以为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他便闭上了眼(去世了)。

朱元璋临终前的遗言

众所周知,朱标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对他进行培养,奈何他英年早逝。为此,朱皇帝不得不在剩下的皇子皇孙中开始选择接班人。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燕王朱棣才华横溢,政治谋略、军事才华都是相当出色的,属于最佳的人选。只不过,朱元璋有着他自己的想法,最终他选择了朱标的孩子朱允炆为太子,未来继承大明江山。

朱棣等儿子们虽然颇有怨言,对朱允炆这个侄子也颇有不服,但是有着朱元璋的保护与支持,他们也不敢造次,只能在各自的封地上抵御外敌,保护大明疆土。

作为“铁血皇帝”的朱元璋,他又何尝不知道儿子们的想法与野心,为了能够让朱允炆顺利继位,也为了在自己死后让大明江山稳固如初,他下了一道圣旨。

图片

圣旨的大致意思就是“朱元璋自己去世后,全国各地的藩王不得前来京城奔丧”,为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政变发生。有意思的是,朱元璋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他却不是这么做的。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临终之前,将死的朱元璋不知为何又下了一道密旨,让四儿子朱棣来南京觐见。朱棣得到这个消息后,便立即准备去南京,觐见自己的父亲。

可是,在不久之后,朱棣突然又收到了一封密旨,密旨的内容与上一份截然相反,大致意思就是让朱棣不必去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朱棣虽然也很奇怪,但他也谨遵圣旨,没有去南京。

原来,第二封密旨是朱允炆写的,他得知朱元璋密诏朱棣前来后,心中便有所担心,于是乎私自写了一道圣旨,阻止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图片


看到朱棣久久未来,将死的朱元璋也心生疑惑,便对身旁的大臣询问道“燕王来否”,可诸多的官员就好似没听见一般。说完这句话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这里我们可以揣测一下,朱元璋让朱棣进京,很有可能害怕他篡权,所以想要软禁、杀子,这也比较符合朱皇帝的性格。可是,朱允炆的疑心太重,阻止了此事的发生,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如果他没有阻止这件事情,靖难之役就不会发生,历史也很有可能改写。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