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苏09 农林牧副渔 皆在东坡五十亩

 无犀之谈 2022-04-10
仙苏09 农林牧副渔 皆在东坡五十亩

元丰五年(1082),当一家人迁入雪堂,对于苏轼而言,最大的便利是每天往返于农田与家之间的路程大大缩短,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更加从容。
非常遗憾,在今天的黄冈,地方政府或旅游产业资本,没有借助科技的力量和史料的考据,复原一座接近历史原貌的雪堂建筑。
事实上,还原雪堂旧貌这件事,自南宋以降,就是历代文人的梦想。
编修过《东坡先生年谱》的南宋文人王宗稷(伯言)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跟随外祖父移守黄州,深考东坡雪堂故址。

彼时,距离东坡营造雪堂已过近一个甲子,王宗稷只能通过存世画作《东坡图》还原雪堂风貌——
堂之前则有细柳,前有浚井,西有微泉,堂之下,则有大冶长老桃花茶,巢元脩菜,何氏丛橘,种秔稌,莳枣栗,有松期为可斫,种麦以为奇事,作陂塘,植黄桑,皆足以供先生之岁用,而为雪堂之胜景云耳。
雪堂的门前,有东坡余生念念不忘的手栽细柳。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准备从黄州启程赴汝州上任时,已视黄州如故乡,对这棵柳树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并有“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一句传世。
柳树旁边是一眼深邃的水井,堂西还有“来从远岭背”的一股微泉。
王宗稷当年见到的这幅《东坡图》中,绘有这样几种农作物:桃花茶、野蚕豆、橘树林、水稻、枣树、栗子树,还有麦田、鱼塘、桑树林,以及几棵松树。
《东坡图》早已失传,但王宗稷所记述的这些农作物,大都曾出现在东坡诗词文章中。
“大冶长老桃花茶”,指湖北黄石下辖大冶市所产的桃花茶,关于此茶,苏轼有一首《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流传甚广。
从诗题可知,苏轼向大冶当地的高僧讨要茶籽,诗中称,
嗟我五亩园
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
更乞茶子蓺。
苏轼讨茶籽的理由很简单,刚刚得了一些耕地,但种桑树和麦田太乏味了,他不想浪费剩余的土地,又实在太爱茶饮,所以希望用余地种茶。
诗末一句点题自怜,以老道人自比,这样一个垂垂老矣、齿发渐没的老人,只想黄州小城,品茗而居。
江南老道人
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
空记桃花裔

“巢元脩菜”更有意思。
苏轼的眉山老乡巢谷(元修)是个行侠仗义之人,关于他的故事,苏辙在晚年时专门写过一篇人物小传,记录巢谷其人。
巢谷年轻时曾跟随北宋名将韩存宝到西南边陲讨伐夷族叛乱,此韩存宝,即为《水浒传》中与呼延灼大战百回合的韩存保的历史原型。
后来,韩存宝因战获罪,临死拜托巢谷将自己遗存的一些银两送到妻儿手中,巢谷千金一诺,又隐姓埋名,到黄州躲祸,直到朝廷大赦才恢复本名。
巢谷来到黄州,见到苏轼后,二人忆及家乡,首先想到的是眉山的一种蔬菜:巢菜。
元丰五年,距离苏轼最后一次离开家乡已经过了一十五载,他对巢菜的味道依然记忆犹新,对老乡巢谷打趣,这菜和你同姓,你又那么喜欢吃,不如就叫元修菜吧。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