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西方人爱上中餐,文化趋同就留给了时间

 陈正兴 2022-04-10

谷爱凌,前一天吃的是韭菜盒子,后一天心念念的是红糖饼。

韭菜盒子的英文不好翻译,因为他们的字典里缺省了盒、合、和的文化。

区别:

一个是复合味;

一个是单纯味。

中西两种文化:一个是合,一个是分。

能否融合?

怎么趋同?

谁来引领?

当西方人爱上中餐,文化趋同就留给了时间

01

一菜一味,百菜百格。

一块豆腐,可以有N种作法,光是烹(做熟)的手段就有煎炒烹炸炖蒸涮煮烧焖烤醸拌呛腌晾……不一而足,五花八门。

哪五花?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

哪八门?乾坤水火风雷山泽,太极八卦。

一句话:博大精深。

西餐呢?

例如酸黄瓜。一个字:酸;两个字:真酸;三个字:酸翻了。

走极端,干到穿,酸到底,酸被置顶、绝对、极致。

麻辣豆腐——麻里藏着辣,辣透着麻,麻辣中和了鲜香,鲜香里不乏甜咸…白里透红,棉里藏针,浓郁醇和,底味深厚……

中餐讲究“复合味”。

复合什么?

味蕾,舌头里的小疙瘩,敏感的人体器官,全部的功能指向同一个概念:味,中餐讲究色香味型器。

味,是餐饮的灵魂。

这个味,不分古今中外,都是人体器官带来的感官体验。

如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竞赛项目里,就多了一种沉浸式体验即中西餐的文化PK:饺子站台,披萨背书。

饺子是包容的、含蓄的和内敛的,披萨是直白的、刻板的和张扬的。

西餐这个特点的背后,是他们的“两分世界观”——第一个是世界本身,第二个是世界对世界的统治。要么A,要么A+,和BCDEFG……没一毛钱关系。

我是我,你是你,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共戴天,水火两立。

1939年8月,希特勒进攻波兰前夕,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同样的应用场景例如1812年西方16国反法同盟将拿破仑干翻后,同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德国和法国的普法战争开打。

两个场景的一个看点是:“灭”了你,也动心眼,也讲计谋,但均以把对方赶尽杀绝,然后独自称霸,是他们的DNA。

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屠城”。令人发指的火烧圆明园,其实是西方野蛮蒙昧文明的一个规定的习惯动作。

以亡国灭种为标的,西方文化因为非此即比、有我无他、舍我其谁的特征,令文明无法延续,历史成为断片。

这,就是华夏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原因。

例如豆腐中的“臭豆腐”——香与臭、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长短相随……”

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仁者爱人的智慧、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是,第1承认和而不同;第2强调合和为上;第3诉求天下大同。

当西方人爱上中餐,文化趋同就留给了时间

02

当外国运动员爱上烤鸭、饺子、中国菜,世界将会怎样?

民以食为天。

世界性餐饮有三大体系,1是法国菜2是土耳其烧烤3是中餐。当中餐面对鱼子酱和烤肉,我们只拿出一个面条就独领风骚。

“意面”即意大利面条,样式有500多种,配以酱的组合可以上千种,是西餐里正餐最接近中餐的品种。

但是,它作为关键原料的面粉只有一种,叫做杜林小麦。

第1用这个面才正宗,第2你们没有这个面粉,就别想吃面条。

中餐的面条有1400多种,作为原料的面粉甚至可以延伸到玉米、高粱、荞麦等粗粮,更没有硬性规定哪个小麦的粉才可以做面条那么的 狭隘、偏执和机械。

杜林小麦最硬,做出的面条不散不乱不断,呵呵。

让面条变硬,中国人有36计72变。

让面条硬中软、软上软、多软都不断,多硬都不散,软硬兼施,柔能克刚,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是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包容、兼容、宽容:刀削面的粗犷豪放…重庆小面的醇和迷香…阳春面的细腻绵长……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如北京冬奥会的组织工作(1与防疫组织2是赛事进行3是资源整合),超棒的中国体验,让国际奥伟会主席巴赫连称这是一届“伟大”的奥运会。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干啥像啥,干啥就干好啥。

在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如何做好人好事这个方面,中国人凝聚了5000年的智慧。

例如“拉面”,一团面粉在中国厨师的手里变成细如丝线、韧劲十足、令人叹为观止的餐饮艺术精品:当面条打起太极。

刀功、火候,因人而异,因物料不同,是最见功底的厨艺,西餐有吗?

炸鸡,有软炸干炸脆炸裹炸,光是炸糊就有全蛋糊蛋清糊水粉糊发粉糊蛋泡糊……中餐的厨师关于原料、加工、烹饪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整合,哪一个不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盖世高手?

中餐的复合味,中国人的综合思维,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之“精”细管理+“深”加工——

中国能够在不关闭国门的情况下主动清零,第1想到就能做到,第2做就要到最好,第3没有什么可以把中国人难倒。

当西方人爱上中餐,文化趋同就留给了时间

03

地球,还是个圆。

尽管科技正在把它日益扁平化。或者说愈是变平就愈是更圆润。

圆葱、胡萝卜,是西餐的两个最硬核的蔬菜。1是营养价值不低2是不用切成土豆丝那样的刀功3是可以解油腻。

粗放的饮食操作、诉求利益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西方文化中很“油腻”的不加掩饰的“开放”——例如即使是描写人民起义的油画里,也要让那个全裸的自由女神引领。

如果再进一步,因此就引申为民主、自由、平等,甚至再上台阶,因此还外延到其它国家、民族、文明和文化就因此是封闭的愚昧的野蛮的,剩下来的问题有两个:第1除了圆葱和胡萝卜,别的蔬菜不是蔬菜吗?第2只吃这两样的人,因此就优秀的不得了吗?

中餐的特点之一,是药食同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人关于营养、健康、养生的文化追求就优秀到无以复加。

例如萝卜丝豆腐汤:蛋白质+中医药=中式餐饮文明

为什么要做“绿色奥运”?

可持续,就是不能贪得无厌的意思,就是要有节制、有克制、有限制的利用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资源,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里面,去展开无限的创意和发展。

一鱼三吃,穷尽厨艺,但鱼还是那一条;鸡脚鸭肠猪血…统统拿来入肴,不仅是对资源的有序开发,还是对大自然赐予的食物以特别的尊重。

比较起来,西餐的牛排之后,剩余的牛肉去了哪里?弃食的动物内脏怎么处理?

类似这样吃饭的这样的西方人理念,号称食物链上方的超级大国的行径,第1是否合理?第2是否合适?第3是否合乎人类的道德规范?

如是,当外国人吃上中餐,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当华夏文明势头正健,流行了200多 年的西方主流文化日益式微,第1不禁敲打第2无法自圆其说第3很难能引领人类接下来的文明进程——暴戾的专横的霸道的线性思维+钻牛角尖的一条道跑到黑的极端化行为 = 透过西餐(舞刀弄枪的生吞活剥的直截了当的嗜血……)

当西方人爱上中餐,文化趋同就留给了时间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例如餐饮,第1要好吃,第2要会吃,第3要吃得好。

例如人类,第1是和平,第2是平等,第3都想过上好日子。

中式餐饮:体现大团圆理念,满足每一个人的味蕾,内涵了无限的创意,展现了丰厚的功底,再现了第二自然,引领了可持续发展,倡导了健康绿色营养的理念——“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