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前,有母子俩住在一个贫瘠的山村里,相依为命地度着日子。母亲秦氏靠种地为生,儿子成龙每天除了帮母亲干农活外,还要去给地主家割一背篓牛草。 成龙有一天到村头的舒滩河边去割草。他一边寻找,一边欣赏清澈如镜的河水,突然看见水面倒影中有一丛草,抬头一看,发现靠近河边的山崖边上长着一窝绿油油的青草,显得异常茂盛。成龙心里一阵欣喜,小心翼翼地爬上崖边,慢慢地接近了那窝草。他从腰间拔出镰刀,把草全部割了下来,刚刚装了满满的一背篓。 成龙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家里,秦氏见儿子这么早回家,就问他今天割草为什么这么快。成龙回答说运气好,找到了一窝草。 第二天,成龙又来到昨天割草的地方,惊奇地看见崖边昨天割了的那窝草又长到了与没割前一样高,一样茂盛。他高兴极了,赶紧割了满满的一背篓草回家,并将此怪事细说与母亲。秦氏也是十分奇怪。 连续几天,成龙都到河边老地方割草。那草像韭菜一样,割了又发,而且是隔夜就长成了当初的原貌。如此一来,成龙和母亲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便猜测莫非是得到了仙人保佑,赐给家里这窝“神草”。 有一天,成龙心里暗自寻思,我何不将这窝草搬回家去,种在屋前,岂不省去了每天割草走路的时间。于是,成龙从家带了一把锄头,走到河边,小心地下到那崖边,一锄一锄将“神草”周围的泥土刨去,最后用力将那窝草连根拔起,顿时目瞪口呆:只见草蔸下面一股白气缓缓升起,烟雾过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颗有红枣般大,闪闪发光,浑圆剔透的宝珠。成龙惊得上气不接下气,心怦怦乱跳,血往脑门上涌,脑子一片空白,过了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屏住呼吸,小心地捧出宝珠,放入怀里,用衣襟扎了又扎,生怕不翼而飞。 成龙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时,秦氏刚好在做饭,见儿子神色慌张,赶忙问他:“儿啊,你不舒服吗,你脸色这么难看?” “娘,我渴,我渴得很。”成龙结结巴巴地回答。秦氏赶忙舀了一碗水,叫成龙坐到椅子上,轻轻地给他喂水,一边又问:“儿呀,歇口气,慢慢说,发生了啥事?” 成龙渐渐缓过气来,指着自己的衣兜对母亲说:“娘,我捡到了宝珠!” 秦氏半信半疑地说:“你别打胡乱说,哪来什么宝珠呀?你是不是病了说胡话。”成龙战战兢兢地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浑圆发光的东西放在母亲手里。一时间,屋里被照得透亮。 秦氏看着手里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宝珠,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啊呀,真是宝珠,这不是在做梦吧。” 一时间,母子二人都沉浸在天降横财的巨大喜悦中。秦氏为了怕宝珠被人发现,便将宝珠放进只有浅浅一层米的米罐里。 次日天明,成龙起床后便走到米罐前,习惯性地拿上碗准备去舀米做饭,突然发现,米罐里的米神奇地涨到了罐口。母子二人联想起之前青草割了又长的异象,知道这颗宝珠犹如聚宝盆一般,有聚少成多的生财功能。当下,秦氏靠拢成龙耳朵悄悄地说:“儿呀,这事千万不能对外说,要记住有'财不外露,露必遭灾’。” 自从得到宝珠后,成龙家生活逐渐地殷实起来,他常拿些米去接济生活穷困的亲戚和邻里。 日子一久,村里人都感觉十分疑惑:成龙家也就几亩田土,收成大家都看得到的,最近他们家怎么一直不缺米,而且还隔三差五地拿米给大家吃。成龙娘俩听到这些议论后,只得减少了送米的次数,始终严守着家有宝珠的秘密。 日子一天天过去,成龙也长到了十八岁。 ![]() 一天,秦氏对他说:“儿呀,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已经长成大人,娘也该为你托人寻门亲事了。可是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卖,唯独不缺米,你挑些米去集市上卖,也为你的婚事积攒点钱。” 成龙听了母亲这话,用箩筐挑了一担米到集市。他卖的价格都比别人的低,米又好,很快就卖完了。这样过了几个月,成龙卖米攒下几十铜钱,可是离盖房子和娶亲所需的钱还差得很远。成龙私下想:我何不将宝珠放在箩筐里一起挑到集市上去,这样不但省去许多劳力,还能多攒些钱。 主意已定,待到赶集的日子,成龙悄悄地把宝珠放在了箩筐底部,一大早就带到了集市上。他把一个箩筐的米卖完,就把藏有宝珠的箩筐搬过来接着卖。周围的人眼看着成龙不断售卖,但是箩筐的米根本不见减少,卖了半天还是满满一筐米,都感觉十分奇怪,一边围观一边啧啧称奇。终于,围观的人中有一位大汉忍不住了,走上前来要翻成龙的箩筐,看里边究竟放了什么东西。 成龙自然不愿意宝珠被人发现,就与大汉撕扯起来,阻止他的行动。然而大汉是个蛮狠的主,非要查明情况。成龙为防大汉抢走宝珠,便把宝珠从箩筐里掏出来快速放进嘴里。大汉不依不饶,就用手去掰成龙的嘴。成龙忍不住一吸气,宝珠立刻就吞到了肚子里,顿时砰的一声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大汉见弄出了人命,撒手就溜走了,看热闹的人害怕惹祸上身,也是一哄而散。 当成龙醒来时,已是午后,挑起箩筐恍恍惚惚地回到了家,只觉得口渴难忍,直嚷着要喝水。秦氏见他丧魂落魄的样子,赶紧端来一碗水给他。 成龙喝了一碗又要一碗,接连喝了五碗,还是不解渴,就直接走到水缸前,用大水瓢舀来喝,很快就把水缸里的水喝光了,虽然肚子鼓得老高,但还是想喝水。 秦氏吓坏了,忙问儿子究竟是吃了什么,如此口渴。成龙便把吃了宝珠的事情告诉了母亲,然后跌跌撞撞来到舒滩河边,一头栽倒了水里,狂饮起来。 紧随而至的秦氏,看到儿子在水里翻来覆去,随着水花越来越大,成龙不见了,一条巨龙跃出了水面,对着秦氏拜了三拜,口中说道:“娘,亲娘呀!儿子后悔没听您的告诫,因贪心不足才遭到这样的惩罚,儿子不能再孝敬你了,你多保重!”说完,就朝着下游游去。 秦氏见此情形,哭得死去活来:“老天爷啊,你怎么这样狠心就把我儿带走,留下我孤身一人,如何是好?”她顺着水势追赶,一直追赶到通往大海的长江边,只见成龙在巨浪中不停翻滚,一步一回头,而后消失在茫茫的波涛中。 秦氏思儿成疾,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将儿子成龙因吞食宝珠后变成龙王的异事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又是惊奇又是惋惜,便将成龙捡到宝珠的那座山取名为龙王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龙王庙,龙王的面貌与成龙一模一样。 从此后,但凡本地出现天旱,百姓们就到龙王庙上香祈愿,恳求龙王保佑,果然很快就会有大雨降临。龙王庙因如此灵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香客前来龙王山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香火常年兴旺。 ![]() ![]() 作者简介 ![]() 黄世清,男,汉族,笔名商丘,四川省自贡市人。曾在《四川群文》《关山》《龙乡文学》《龙湖》《自贡日报》《中国乡村》网络平台发表小小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