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理解“教育”

 小雨123 2022-04-11

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而从词的源头上去找,西文中“教育”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现在的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我想,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教育的理解基本上都统一于一个词,那就是“影响”,关键仅在于教者对受教者施加什么样的影响。

从此可以看出,教育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在互动渗透撞击中发现问题,共同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不是外部强加的,是通过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把受教育者所固有的潜质挖掘出来,激发出来。人之初,性本善。那些好的东西在每个人的基因当中都是存在的,教育就是要把这样好的善的东西激发出来。

当然,就像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就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对教育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对教育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真要把教育理解成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地“个人表演”和学生被动地极其痛苦地接受,那就错了。从古人对教育的理解,就可以看出,古代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师应该感受到教的幸福,像孔子坐而论道一样,其乐融融,像一家人秉烛谈心,像同窗好友共话桑麻。教师并没有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古代的教育者,以自身的学识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信服,使学生追随。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博学多识,仍不忘要千里寻师,去找老子学习。当然,老子也愿意收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师生简直就是绝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学生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折服。难怪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还有学生一直跟随孔子左右学习。

再来说说当前叫得很响的“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教师、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不否认孩子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我认为,那种“天才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的说法,无非是要人努力而已。没有聪慧的基因,就是后天再培养,恐怕也很难成为天才。种下土豆,怎么可能收获地瓜?当然,我也并不否定后天的培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条件。有了天才的内因,再加上天才的教育,方能真正成就天才。爱迪生不是天才,卡尔·维特不是天才?山东草根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如果没有自己天生的一个好嗓子,他就是再练,恐怕也很难成名。并不是搞音乐专业的学生都能成为郎朗,也并不是愿意唱歌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唱上“星光大道”,唱到“春晚”的舞台上。

那么,什么是天才教育呢?我的理解是,天才是由天才的教育教育出来的,而适应天才发展的教育,就是天才的教育。天才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张扬的性格。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家庭一道,睁开“火眼金睛”,看孩子有什么个性和特长,顺应儿童发展规律,为他创造自由、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的头脑中时刻只装着两个词“适应”和“影响”。我们先要找到适应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然后对他们施加正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我们的影响下,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我们现在第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再做天才的扼杀者。想一想,爱迪生的妈妈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失去信心,没有因为爱迪生可能会压坏几个鸡蛋而大发雷霆;郎朗的爸爸没有因为郎朗文化课不及格而恼怒;刘亦婷的妈妈也没有认为她外出旅游为无理要求而置之不理,比尔·盖茨的家人也不会因他当年放弃学业而不安。他们正是给孩子创造了天才成长的环境。像郎朗的父亲发现儿子有音乐天赋后,能够辞职和孩子一起到北京拜师。这并不是任何一个家长能做到的。

可惜我们的应试教育正是以扼杀天才作为代价的。想一想吧,我们扛着一面叫做“教育”的大旗,每天都在做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