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印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脚印

■作者:程同群

  为一篇文稿之约而寻找资料,一张44年前的旧报纸终于呈现在我的面前。这是1973年5月17日江西日报刊登的一篇有关我在农村科学种田的报道,题目叫《科学实验的小闯将》。说实在的,以今日的视角看这篇报道,或会让人对那个时代的文风会心一笑,不过,我五年务农人生的行走脚印从中还是清晰可辨的。面对这张发黄的报纸,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文中的那个“闯将”正向我走来……

  1971年,是我下放插队到进贤钟陵公社彭桥大队汗塘生产队的第三年,三年的磨砺,我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里“少爷崽”变为在村里少有的几个拿全公分--十分的强劳力,还被社员推举为保管员,成为生产队干部。这年春插,一场倒春寒把社员的心都寒透了,队里的秧田发生大面积烂秧,眼见即将开始的春插秧苗告急,这可是关系全村祸福安危的大事!全队社员急得火急火燎,队里只好花高价到别的生产队买来秧苗栽种。群众的焦急,队长的无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倒春寒是经常发生的事,农家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难道唯有老天、运气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吗?这让我很不服气!于是,我在心里暗暗盘算,怎样才能避免此类事再度发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我心里激荡。知青的课本知识在这时排上了用场,我开始查找有关资料,留意报纸广播的有关报道,发现有种“温室催芽,薄膜育秧”的新技术已经出现,它可以避开不利气候,有效克服烂秧现象。我把这项新技术在队委会议事时向大家做了介绍和推荐,队长听得眼睛发亮,兴奋地说:“明年就由你带头干吧,这事就算定了!”我那时也是不知天高地厚,把心一横,接受了队长的交给的任务。

  1972年春插季,对我来说尤其的不平凡,尤其地忐忑、寝食不安。为什么?两个原因:一是今年队里将按计划实施新技术育秧,虽然方法步骤我已烂熟于心,但毕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真正实施起来,还有很多未知因素,胜算几何心里没底二是生产队把队里育秧的任务完全托付给了我,这等于把全村老小身家性命都交到我的手中,一着不慎就可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让我觉得责任如山!我向队长说了我的担忧,队长哈哈一笑:“我们就是看你是个能成事的人!”他还勉励我大胆做事,说: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全村人都会支持你。

  队长的鼓励让我又添几分勇气,坚定了我科学育种的信心。农事催人,不能犹豫,不是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吗?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不能做呢?无非就是吃点苦,掉点肉吧!干就要义无反顾,干就一定要干好。主意已定,我带着全村人的重托,三月初,十八个没日没夜的育种开始了!

  “温室催芽,薄膜育秧”的新技术分四个步骤,即选种、催芽,播种,育秧。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很关键。简单说来,第一步选种,就是用风车对上年的留种进行二次筛选,确保的种子颗颗壮实,先天优良。第二步催芽,就是育种,这是新技术里最为关键、技术含量最高的工序。它一改老式育种方法,在温室里进行,2~3天就可把谷种催生出芽,且粒粒发育均衡、良好,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这个环节对操作要求很高,对育种的人来说,个中艰辛一言难尽,这是后话。第三步是播种,新技术的播种与传统播种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秧田的要求特别高,怎么高?三个字:平如镜!只有如此,催好芽的种子们才能舒坦、均匀地在泥土里着床、发育。这个高标准秧田需谙熟这活的人去做,才能同新技术的上下环节无缝对接。最后一步薄膜育秧,这个技术更是传统农业前所未有的,具体做法是每块秧田用竹片支顶,上盖薄膜,形成一个温室,天晴时将薄膜掀起,以免温度过高,嫩芽受不了,刮风下雨、气温过低时又得把薄膜盖上,让嫩芽睡得安稳。试想有这样的育秧新法,再肆虐的倒春寒又奈我何?待等插秧大忙时,茁壮的秧苗就从这里运往大田。

  四个工序的科学育秧新技术现在说起来不算个事,因为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科学种田已经很普及了,但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说可谓开天辟地第一回!所以每道工序都必须精心操作、半点不能马虎。加上这个新方法又是我提出来的,所以我的感觉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队长授印,我挂帅升帐也就当仁不让,雷厉风行。队里几个壮劳力配合我实施新技术,听我指挥调遣。秧田平整要求“平如镜”,我要亲自操刀示范,全工分劳力不是浪得虚名;又如薄膜育秧,因担心薄膜覆盖下的秧苗对气温是否适应,除自己每天竖起耳朵听天气预报外,还要求负责秧田管理的社员随时监察薄膜内外温差;最艰难的还是育种,由我一人担当,由于疲劳过度再加上缺氧,有一次我竟晕倒在现场,如不是被人及时发现,很可能就送了命!

  事情是这样的——

  育种的温室,是在一个密封的房间垒灶,上架一口大铁锅,屋外的灶门不断添柴加火,屋内锅中的沸水便不断散发热气,温室就形成了,几十个装着谷种的箩筐就布满在35度的室温中。如果你以为就这么等它发芽就行了,那你就错了,繁杂的事还在后面:为保证筐内谷种受热均匀,必须每隔3~4个小时在谷种上淋约50度的热水,让筐内谷种来个“透心热”,直至12小时之后谷粒上出现一个小白点般的胚芽。当谷粒发芽后开始自身发出一定热量时,就要由淋热水改为淋温水。接下来随着谷粒破壳,嫩芽长出,筐内的温度转化成内热外冷,这时就要簸筐。簸筐就是均匀地搅拌筐内谷种,让其冷热均衡后再倒入到另一空筐内,淋上温水,让其自由生长。约36小时之后,谷芽便由原来的小白点长到5毫米以上,这时就算催芽成功。这些过程的每个时段,都要精准把握,需全身心投入。一批批谷种就是这样从温室运往秧田播种的。我差点送命就发生在簸筐时。由于十几天来连轴转,体力严重透支,几十斤重的筐全部簸一遍就要簸几十筐,加上室内35度的高温,我又累又热,全身湿透,整个人象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最要命的是温室本就是个不透气的密封房,而谷种破壳后代谢加快,同我争抢室内的氧气,造成室内严重缺氧。工作一久,人就会头昏眼花。我虽然懂得应该隔段时间就去外面换换气,但还是大意了。时值早春,外面的气温在十度以下,而我在室内只穿一条短裤也湿透了,所以只好用最省事的办法--披着衣服把头探出门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趁到室外给灶添柴换换气,待头脑清醒点就缩回温室继续工作。那次簸筐时,发现有几箩筐谷种中间温度特别高,如不能降下来就会直接影响谷种成活率。由于想方设法让它降温而专心太过,忘了到外面换气,我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我用来为谷种降温的篾席上,不省人事。不知过了多久,有一个社员发现了我,他是来仓库领东西的,因为我是生产队保管员,他必须找着我,所以最后寻到温室发现了我。后来他说,他当时人都吓傻了,赶紧拿衣服给我穿上,把我抱出温室,又是掐人中又是喊人,过了很久我才渐渐苏醒过来。苏醒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返回温室,测定这批几乎让我送命的谷种温度正常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件事发生以后,我接受了教训,工作时每隔半小时就到外面换换气。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太对了!

  1972年的春插,老天爷又一次给了农家一个难看的脸色:一场旷日持久的倒春寒让周边农田大面积烂秧,真教人欲哭无泪!而我们生产队的秧苗不但毫无影响,而且长势喜人,让人啧啧称奇!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引得附近生产队甚至别的大队都跑来参观学习。每每遇到求教者,我总是把这种科学育秧的新技术毫无保留、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认真讲解。一时间,我好像成了公众人物。

  半个多月日以夜继的工作,我的身体严重透支,人瘦了十来斤,眼睛布满血丝。社员们既为我们的科学育秧成功感到高兴,又很心疼我,队长关切地对我说:“要不然就换一个人干吧?”按我们队的插秧面积,总共需要五、六拨种子,还有一两拨,育种工作就完满收官了,换了别人我怕有闪失,决定再咬咬牙,于是我婉拒了队长的建议。

  ……终于,春插圆满结束,令全村人高兴的是,由于新法育秧缩短了育秧时间,我们生产队是全大队乃至全公社最早完成春插的。又因为谷种经过了两道精选工序,秧苗生长健壮,经我们培育出的秧苗插到大田后,返青快,稻子生长周期缩短,这又为晚稻栽种抢得先机,全年稻谷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

  科学种田新技术的推广成功,增加了社员的收入,更加深了社员与知青之间的感情。我们知青点的成员与社员关系原来就很好,现在村民更是把我们知青当成了乡亲,把我当做他们家人一般看待。大队、公社对我的成长也极为重视和关心,除给了我很多荣誉,还把我在农村工作、生活情况,反馈给母校南昌二中。1973年“五四”青年节那天,母校邀请我以校友身份返校,在南昌市工人文化宫礼堂给全校师生作报告,场面隆重热烈,让我倍感光荣。1973年5月17日,江西日报以《科学实验的小闯将》为题,对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同年8月,公社推荐我参加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文化考试,9月经进贤县知青办推荐,我进入山东省矿业学院机电系学习,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我的“闯将”故事讲完了。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无法回头的行走,但我还要说:在这行走已能遥见终点时,回首你身后留下的脚印,如能为它的精彩与坚实自豪,就不枉此生!

  e唱e和

  雷杰凡:这一行脚印让人敬佩!一个敢想敢干的知青,能在与天奋斗的鏖战中,四两拨千斤地取得成功,使全村“稻谷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并且一点带利一片,使远近来取经的农民都获得了科学种田的甜头。这就是大有作为!当年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再教育,而像同群这样主动出击,差点搭上性命为农民谋幸福的事迹还不是很多。这一次成长经历让作者成为了一个“众星捧月般的人物”,真是实至名归。

  章仁缘:命运也是一种态度。五十年前的江西农村贫穷落后,知青所面对的可谓是凄风苦雨,满目疮痍,正如油画《我的前夫》所描绘的那样。而同群以踏实的脚步和上进的心态,园满完成了插队农村的试卷并获得高分(登报、讲用、上大学)。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现今同群的企业不是也做得很成功吗?其实都与他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不无关联。

  郑克强:同群自觉把磨难当作历练,农村五年留下了一串让人服气的坚实足迹。你好像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家“珠山八友”的后裔,在文革那些晦暗的日子里,一定还有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吧?

  程同群:佩服克强超人记忆。我公公程意亭确是(珠山八友)之一,解放前己过世。由于父辈的原因留下不少遗憾。

  李谦:一场“温室催芽,薄膜育秧”,科学种田的描写竟然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毫无科普之嫌,细想原因,一是我辈都有农村情节,二是整个过程精彩刺激。作者那种为了改变农村面貌、改变农民命运而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令人感动,令人肃然起敬。《脚印》也让我们看到了同龄人的脚印。

  曾健平:看了程同群的文章,为他实践科学种田的事迹而深深感动。他真正懂得急社员之所急,是一位勇敢的开拓创新者。科学种田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这需要有向原始耕作模式挑战的大勇气、大魄力。同群的文章自然扑实,情感真挚,是很好的励志图强的青春回放,是一篇既严谨又有声有色的科普讲座稿。

  肖钝如:马克思说过: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温室催芽,薄膜育秧”的科学实验中,你不辞艰辛、奋勇攻关,成果赫然,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赢取了广大村民、干部的信任夸赞,真真的人生步不虚行!

  程同群:我的一番絮叨,引来同学们的赞扬,让我诚惶诚恐!感谢同学们的关心,感谢李谦及编委的润色!年纪大了,脚步不能停止,有尊严的活着,比什么都强!

  杨冀东:@同群,哇得恰嘎!做得更恰嘎!

  熊大蘅:《脚印》是份量十足的插队篇章,读来令人感动。五年时间,尝尽酸甜苦辣,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造福一方,功德圆满!原来鲜花、掌声、荣誉、信赖的背后,是如此玩命的付出!上苍是公平的,半个世纪以来,同群以忠诚、执着、踏实、向前的生活态度,赢得了丰厚的人生,令人佩服!

  程同群:微信让每个人都象当皇帝的感觉。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批阅奏折。昨天由于懒政,早睡了,未及时阅奏。健平心细如絲,照片有的我都未收藏,你却一一收齐了,真是有心人。冀东写得更恰噶。大蘅我们曾经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不能叫室友,这样容易让人产生邪想,叫屋友总可以吧,毕竟是住在一个屋子里的嘛。虽然在农村我们交心不多,但惺惺相惜,彼此还是知根知底的。上次也是由于懒政的原因,未及时回复奏章,受到批评,我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嘛!你即将到米国,满天下跑,去享受天伦之乐,让人羡慕。祝你全家幸福!

  熊大蘅:谢谢同群。理工男文笔一点不输语文老师,不仅生动,且富有人情味。

  下图是那篇有关我在农村科学种田的报道,题目叫《科学实验的小闯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