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蓬蓬文集17:我在“邹矿”(4)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回忆录选登

我在“邹矿”(4)

■作者:小  草

  在721矿,很多人为了核工业事业的发展献出了生命,为了安抚他们的亲属,告慰逝者,矿里根据相关政策,对逝者的亲人进行工作“顶替”。我在劳资科的十年时间里,除了搞好劳动定员定额外,曾经两次跑到江西瑞金和婺源进行招工,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招工情节依然记得很清楚。

  1985年,沈梓汉科长和梁先贵师傅经过商量后,决定派我到江西婺源县接收一名矿子弟到矿参加工作。临行前,沈科长向我详细交代了招工中所要做的具体工作,他关照我在办妥招工对象的户口迁移、粮油关系转移等相关手续后,将招工对象带回矿里。沈科长还向我介绍了此次招工对象的背景情况。

  他说,被招工的职工子女姓叶,他的父亲原是“邹矿”露天工区的工人,几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造成叶师傅不幸遇难,按照当时核工业部的政策,职工因公死亡后可以有一个年满16周岁子女实行顶替参加工作。为了稳妥处理好叶师傅子女的顶替一事,“邹矿”领导和劳资科都非常重视,一方面向总矿提交报告,申请招工指标;另一方面与叶师傅家人取得联系,了解子女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当得知叶师傅的长子当年已满16岁,符合招工条件时,组织上才决定派我到婺源将叶师傅的儿子招工进矿。

  同时,沈科长还向我介绍了叶师傅的家庭背景。叶的妻子,姓沈,是上海籍人,在当地的林业局工作,与叶师傅结婚后生有一男一女。叶师傅因公死亡后,妻子沈玉勤曾几次写信给总矿和分矿领导,要求解决她儿子的顶替,只是因为当时叶的儿子未满16周岁不能顶替。再说顶替工作从审批到办结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按照政策办事,才不会出现问题。

  当年顶替指标下来后,12月份我便带着相关的材料前往婺源,出发前还与叶的妻子沈玉勤通了电话。当听到儿子顶替的事有了结果时,沈玉勤在电话中的说话声音显得特别激动,除了反复地感谢组织外,就是希望我能早点到达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与浙江衢州市交界,素有“书乡”、“茶乡”之称。火车到达婺源是下午3点多钟,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到县政府招待所,安顿好自己的住宿。当年的婺源招待所离火车站很近,面积也不大,只有上下两层,但收拾得相当干净,服务员的态度同样是热情周到。走进客房窗明几净,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简单的休整后,我便按照沈玉勤事先在电话中给我指点的行走路线,很快找到了婺源县林业局,见到了沈玉勤。她看到我的到来十分高兴,向领导请了假后便和我一起去了她家。(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