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经龙:摩天遏云话相山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摩天遏云话相山

■作者:刘经龙

  作为相山铀矿的第二代,早在几十年前,我就已经前后三次攀登过。由于海拔高,每次攀到它的半山腰,就只能变成“四脚动物”往上爬了,真正是狼狈得很。

  身在矿区,或者远在几十公里之外,只要向南方的天际纵情地眺望,我们矿山人都能够看见相山那摩天遏云、伟岸峭拔的身姿。

  在夏季,每当暴雨过后,就遥见相山上云卷云舒,云涛汹涌,相山一时间似乎就成为了一座充满神幻色彩的仙山了。

  古代名称叫“巴山”

  相山位于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境南部的相山镇西10公里处,北面与乐安县公溪镇接壤。主峰海拔1219.2米,方圆百里。为崇仁县内第一高峰,素有赣东名山之称。

  在宋朝前,相山一直是叫巴山的。相传东汉年间,豫章太守栾巴在任时,除暴扬善,品德高尚,人民安居乐业。一次,他巡游至此,因迷恋此山风光,于是隐居在此一直到老。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山叫巴山,把所在行政区域称作巴山郡(后改崇仁县),把县治所在地命名为巴山镇。到了宋朝绍兴年间,因栾巴政绩显著,官拜汉沛丞相,当时的县令孙懋为了避“巴”字讳,乃改名为相山。

  河北省栾县、四川省巴县、江西省崇仁县(古代称巴陵县),都是以相山的主神栾巴的名字来命名,从这里可以看出栾巴在中国历史上的成就和影响,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相山成为会集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总的“会灵洞天”就能理解了。

  石砌建筑“万福宫”

  相山有主峰和次峰两峰,相距只有五百多米,分别建有两座道观,主峰叫老观,次峰叫新观,两座道观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主峰老观山势比新观要高,四周却没有砌挡风围墙,大殿建筑为民宅式大殿;次峰新观比主峰老观山势要低,四周却砌有高大厚实的挡风围墙,里面是前后通风的桥拱式大殿。但是里面供奉的神像却完全相同。

  两殿统称为“相山万福宫”。万福宫有四座殿堂,四幢厢房,外墙似城堡型,建筑面积近两千平方米。除殿门和拱桥用的是方石,其余都是乱石砌成,实属罕见。次峰新殿的石桥空心拱殿,是宗教庙宇的独辟。相山万寿宫的会灵洞天传说是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会集神灵商讨大事的地方,还是道教中“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总称。

  相山万福宫从初建到现在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万福宫古建筑群上到处可见上千斤重、甚至几千斤重的巨石,不知道在古代这些巨石是如何搬动砌上墙去的,

  昔日的相山,是道教圣地。祠观遍布,炉火鼎盛,香烟袅袅,伴随着不绝于耳的木鱼声和善男信女的祈祷,给整个相山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山中寺院除新殿、老殿,还有梦山观、隐真观、主地祠、灵宝殿、广教殿、集仙观、鹤室、祖仙坛、鹤仙观、显应殿、四仙祠、保安观等。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建在最高峰云崖之巅的四仙祠。该祠为一座道观,祠殿内祀祭的是梅福、栾巴、邓紫陶和叶法善四位真人的金身。四仙祠始建于南宋,是著名诗人张孝祥为临川郡守时,奉钦命而立的。这里还有“相山书院”之称,山门牌的石碑上刻着四个特大的复合型文字,至今无人通晓,故称“古宫秘文”。

  风景这边独好

  登峰鸟瞰,群山尽入眼前。香炉峰、梅仙峰、查峰、妙峰、着棋峰、龙石峰等各逞秀姿。远眺见田园如画,溪河似带,令人心旷神怡。

  山腰有一“仰天湖”,十余亩方圆,因其平整如镜,湖面仰天,故名“仰天湖”。“湖”中央有一洞,口大如锅,内长水草,深不可测。

  相山巍峨挺拔,葱茏叠翠。《崇仁县志》中描绘它:近看“有崖、有岩、有湖、有瀑布、有桥”,“多怪石异草”;远望“双峰耸峙,直逼霄汉”。一路上,不时看到一些石柱,有方有圆,有斜有竖,有的像印章,有的像春笋,有的像蘑菇。而奇石一堆接着一堆,奇形怪状,大小不一,最大奇石可以站上十几个人。

  想看日出,一定要在夏季的凌晨五点左右。看一轮红日缓缓地升起。极目四望,云海茫茫,天地合一。太阳越升越高,云雾不断地飞升,道观、奇石与山峰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柔、缓缓地拨开一层层轻纱。几十分钟后,四周壮美的天地就呈现在眼前。

  相山四季,风景迥异。春天漫山野花盛开,争芳吐艳,到处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夏天溪水潺潺,到处都是可采食的野果,气候犹如天然空调一样,而且没有蚊子,正是休闲、避暑、疗养的好去处。秋天红叶满山,秋果累累,猕猴桃、牛精子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冬天白雪皑皑,分外美丽。

  两幅对联描绘了相山奇异怪事和美丽风光。第一幅上联是:相山巍峨钟毓流秀灵气独钟神仙喜为宅;下联是:古殿光彩气象万千香烟缭绕众生乐为园。第二幅上联是:神之都灵之会仙之宫真人飞升之台;下联是:天之灵地之秀圣之殿贤人修真之阁。@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7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