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影响着女儿的宿命!

 挺好图书 2022-04-11

来自:育言说
作者:陈六月


    说起黄逸梵,身边很多人的反应通常都是:
“噢,作家张爱玲的母亲嘛!”


    在小说《小团圆》中,张爱玲描述了自己与母亲有交集的那些年,有一些眷恋,也有一些怨念。
    她曾在自传体小说《易经》中以女主角琵琶的口吻说道:“爸爸从来没有伤过我的心,因为我从来没有爱过他。
可你(她的母亲)不一样。你比他还过分”。
    在外界看来,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传奇,是让世人铭记的大作家。而在实际上,这份传奇的底色,却是灰色的。
    她是写爱情故事的高手。可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只有真情和浪漫,她写得更多的,是策略、是博弈…
    她也陷入过让人非议的三角恋里,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情经历……
    想要说她的故事,其实离不开她的成长经历。

              一.
       说起张爱玲的一生
必然绕不开她的母亲

    张爱玲出生的环境还算宽裕,有足够好的家庭背景,她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的孙女。
    6岁入私塾读书,8岁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
    但她也有着不够幸福的成长环境,10岁时父母协议离婚,张爱玲随父亲生活,父亲再婚后,后妈对她打骂,连生病也不带她看医生。
    在生活没有着落的时候,17岁的她逃离了父亲,跑去投奔母亲。


    有研究者就说:“张爱玲对父亲的感受是“看不起”,而她最在意母亲的看法。
    在幼年时,带有崇拜与仰视之心,而在成年之后,则有恨意。”
    毫无疑问,她的妈妈给了她极大的影响。
    张爱玲的妈妈黄逸梵,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的庇护,严重缺失父母的爱。
    而重男轻女的养母对她并不好,始终是严加管束,没有一丝温情。


    在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人,要么木讷顺从,要么叛逆不平。而黄逸梵,是后者。


    结婚后的她,毅然决然地抛下两个孩子,用一生去追求新鲜感,追求“不一样”。
    出走一生,也是在追求爱。
    她有着丰富的情史,是名媛、富三代、交际花,也是恋爱专家,破落贵族妇女。
    六十四岁的她,走遍了全世界,客死他乡,却未能踏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也未真正意义上得到幸福。
    悲凉和孤独,成了她整个人生的底色。
    对老公的失望,也早就映射在女儿身上。
    陪伴在张爱玲身边时那段时间,黄逸梵爱打牌,她只要一有空,就会往牌桌上凑。
    每次张爱玲跟她要钱,她都会先给她白眼。
    张爱玲的到来,也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
而在平常的生活里,她对张爱玲说得最多的竟是“都是为了你”。
    有时,她会说:“这周没去喝咖啡,都是为了你。”
    有时,她又说:“这个月没添新衣服,都是为了你。”
    而这种近乎冷血的刻薄,后来竟成了张爱玲后来文章的最大特点,也成了她做人的最大特点。

                二.

       关于这个世界,母亲给了我们最初的模板
    知乎上有个问题:“讨厌妈妈的性格,更讨厌自己越来越像妈妈,怎么办?”
    而有人回答:“曾经被妈妈吼,自己成了妈妈后也会吼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个轮回,孩子往往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一个不被爱过的母亲,也很难去好好爱自己的孩子,也更容易养出一个“不容易幸福”的孩子。
    张爱玲对爱的渴求和缺憾,在恋爱里边显露无遗。
    胡兰成不断地见异思迁,在外拈花惹草,可张爱玲依旧选择爱一场。
    为了这份爱情,她还拿出自己的稿费供养胡兰成。为什么呢?因为她太孤独了。
    缺爱而孤独的少女,也会更容易陷入危险的爱情里。
    正如闫红在《你因灵魂被爱》一书中所写:
“不管走过来的男子是谁,只要有那么个人影在,她们就会把他变成自己的恋人。”
   《小团圆》中,有一段经典的关于孩子的对白,张爱玲在被问到是否要“生个小孩”时,她轻描淡写地笑道:“我不要。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即便又有钱,又有可靠的人带。”
    晚年的她,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心理疾病”也越来越重:总是觉得自己住处有“虱子”。这种敏感到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所以,她在3年搬了180次,几乎一周一次。
    即便再潦倒落魄,也不能让国内的亲人看到自己的窘迫,绝对不会求助。
    英国的发展心理学家鲍比曾经提出过“依恋类型”:早期的依恋模式,创造了贯穿我们一生的关系原型。
    毫无疑问,在生命早期和母亲的关系怎样,很大程度上,长大后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什么样。
    求助能力也是人格健康的一种能力,张爱玲在生命之初,从未被母亲真正接纳过。
    所以,她常常羞于表达真实的自己,更无法“求助”。


                 三.

       处理好我们的过去
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的差别:面对的人际交往环境有的孩子会退缩,显得郁郁寡欢,有的孩子兴趣盎然,敢于交往朋友。
    这样不同的性格,其实是怎么来的呢?


    曾有一个关于“静止脸”的实验,非常直接地,说明了孩子的性格与母亲的情绪密切相关。
    在这个静止脸的试验中,妈妈坐下,和1岁左右的孩子玩耍。
    实验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
    然后,母亲再换成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而在母亲对他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孩子的心跳开始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他已经感到了身体上的不舒服。
    婴儿开始尝试持续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失败了会走开,走开后又会回来,无可奈何,因为想要被关注。
    如果这个反复的过程持续太久,孩子就会感到彻底崩溃,他也会因为没有得到反馈,而彻底封闭自己。
    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感到无助时的反应,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于情绪和关系的认知。
    我还记得自己的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总是不想去。还念叨着:“不想念一年级,只想读幼儿园。”
    我抱着女儿说:“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如果想念幼儿园,妈妈随时都可以带你回去看看。”
她开始掉眼泪,没一会就平复了,也通过我的反应,孩子知道了:
    我的悲伤是正常的,妈妈是爱我的。
   《春潮》的导演就曾经说过:“健康舒适的原生家庭,能养育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小孩,小孩带着爱和安全感长大成人,也会回馈给他人和社会。”

    伤痛潜伏在体内,不被注意的话,那它就会时常出来袭击主人本身,也会无意识地将这种恐惧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所以,想要孩子幸福,我们先从自己做起吧。
    在这场体力与精力的较量中,用心胸与智慧,成就一场当妈妈的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