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长大,就越害怕活成我妈

 临川饮冰 2018-03-21

母亲们的一生,完全影响着女儿们的人生。

文 | 伊 姐( 周桂伊) 叶子姚

1

前几天闺蜜毛毛感慨地跟我说了一件事。

女儿站在橱窗面前看着新衣服不愿意走,她劝说无效,又有事立刻要离开,口不择言说了句——“穿了公主裙,以为自己就是公主了啊,好笑,快走”。

话出口那一瞬间她就后悔了,同时也被击中——

“怎么那么像我妈。”

在毛毛的童年,爱美是一件羞耻的事儿:一直穿哥哥姐姐们剩的衣服,买根流行发带被呵斥“思想不正,好好学习”;这些导致自己工作后只喜欢职业装,其实是面对打扮有羞耻感,手足无措。

毛毛极度不认可她妈妈的一些教育方式,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她难受:出走多年,她抗拒的东西,却在她身上根深蒂固。

毛毛跟我说,仔细想起来,相似的,又何止对待穿衣打扮这一件事?

平时得体礼貌,一旦情绪爆发,对待周围人的刻薄小气,“毫无安全感的攻击”,完全回到亲妈的本能思维里;

对孩子用冷暴力、精神惩罚,孩子不知所措的道歉,她却仿佛看到二十年多前委屈又沉默着的自己。

看不惯生活中自己母亲对父亲的态度,一顿数落后,老公缓缓地说“你平时还不是这样对我?”

我身边很多女性,包括我自己,都明显觉察到自己母亲的问题,虽极力避免,又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像她。

毛毛跟我颓然抱怨:越长大,越害怕活成自己亲妈。

2

母亲对女儿的影响,不止于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会延续至婚恋观,人生观。

张爱玲与母亲黄逸梵的母女关系就是一个典型。

左为张爱玲    右为其母黄逸梵

世人都晓得张爱玲在母亲弥留之际拒绝见最后一面,可她小时候曾把母亲当作人生偶像。

童年记忆里的父亲象征八股迂腐,北洋留学生的母亲却是美貌与时髦的标杆。不论是儿时的画作,还是成年后的创作里,都有母亲的影子。

可是后来与母亲共同生活,黄逸梵的自私、严苛与暴躁,彻底打破了张爱玲内心的安全感。尽管母亲也会为她创造好的教育资源,可是“不被爱”的感觉是永远的硬伤。

包括黄逸梵时常流露的“牺牲感”,和直言不讳地说生病的张爱玲“活着就是为了害人”,都成为张爱玲漫长人生里“不被爱”的佐证。

母女之间的疏离感,大概成为张爱玲文字里冷清底色的源头。

母亲一生感情颠沛流离,张爱玲分毫不差地重蹈覆辙。

儿时的张爱玲与父亲(中)弟弟(左)

而回顾黄逸梵的来时路,会发现她的童年也曾经历同样的“疏离”。她曾对张爱玲说:“我小时候,你外婆说话稍微重一点,我眼泪就掉下来了。” 

不曾被好好爱过的母女二人,都长成了不会好好去爱人的大人。

一个家庭“悲剧”会迭代传递的事实,让张爱玲选择不生育,她说,因为她能想到如果生个女儿,一定如她一般对待自己。

3

想想从出生开始就成长在媒体头条里的“小龙女”。

吴绮莉和女儿吴卓林的关系像过山车一样,经历家暴、报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吴绮莉曾在采访中自曝对女儿的“管教”,从小就皮鞭体罚,通宵不让睡觉。

而另一方面,又对女儿极尽“宠溺”,直到十多岁还抱着去上厕所。

身体上的暴虐,精神上的控制,逼得成长中的吴卓林在有冲撞分歧时,会报警称母亲精神失常,并说“是为了帮她。” 吴卓林曾试图割腕自杀过,吴绮莉只是笑说“不知道是不是现在流行割腕。”

这种畸形的母女关系,源自吴绮莉本人的成长遭遇。

吴绮莉跟着单亲母亲长大,从小就被母亲说“还好你是女孩,你要是男孩,我不会要你”。这一切,只因她跟亲生父亲长得像。

吴绮莉采访中回顾自己带着吴卓林和母亲一起生活时,说:

“每次跟我妈妈拿钱的时候,她把钞票撒满一地,让我跪着一张张捡起来,女儿就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

“离开上海前的半年,我妈半夜会跑进房间,跟我发脾气,拿菜刀逼着我去找孩子她爹。气急的时候她拿刀到处乱砍,把厨房的桌子都剁烂了,我抱着女儿缩在角落发抖……”

这种母女关系完全被复制黏贴,未曾被善待的母亲,养育了没有被善待的女儿。

4

上世纪的电影《喜福会》,作为一部女性题材片,也呈现了相爱相杀的母女关系。

性格迥异的四对母女、充满隔阂分歧的两代女性,在边缘环境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矛盾与困惑。

作为移民第一代,母亲们自然以“过来人”的视角输出自己的想法以求女儿们“少走弯路”。

而接受新式西方教育的女儿们,势必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两代人沟通的鸿沟中,产生怀疑与逆反。

而在这部剧的结局,我们发现——

尽管母女之间的罅隙就在那里,尽管女儿们有多看不惯自己的母亲,却还是发现自己成了母亲的翻版。

《喜福会》同名小说,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

作品其实同样是她个人成长经历,与母亲关系的投射。包括她在个人传记《接骨师之女》里,也写过曾多想摆脱母亲的阴影。

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后,谭恩美的母亲抑郁、暴怒,整个疯狂状态。 干涉她的婚姻,甚至拿刀架在她脖子上要杀了她。

她在“厌母情结”中成长、创作。

影片最后,血缘与爱,还是消融了母女之间的障碍。

对母亲的不解,到理解,直到和自己达成和解,注意,不是与母亲达成和解,是每个女性成长的必经之路。

5

父母与不同性别的孩子之间的关系中,母女关系是最复杂的。古往今来,大量案例似乎在向我们证实这一点。

亲密的时候,牢固的犹如铜墙铁壁。

但出现分歧,妈妈立刻觉得女儿在挑战自己权威,甚至背叛自己;

女儿会失望发现,自己祈求的母亲,和实际的母亲是两个人。

母女关系,更像是两个成年女性之间的关系,有浓得化不开的爱,有女人和女人之间的竞争,有母女间的意志力对抗,纠缠不清。

成年女性与母亲如果过于亲密,往往陷入一个关系怪圈:猛烈争吵——互相指责痛恨——长期冷战——短暂和平——下一次猛烈争吵。

所有不够好的母亲,都有共同点——

未曾教会过她们,如何去从容地、自然地做一个女人、享受自己的女人角色、运用自己的女性能量。

如何破解?

承认母亲不是全能的人,她也会犯错,也会狭隘。 

作为一个成年人和母亲和解,提醒自己不可理所当然地认为母女应该相互理解。

重要,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寻找新的地图,按照成年人的方式,过一生。

我们昨天是女儿,但今天,我们是妈妈,以我们为起点,我们在创造着下一次的轮回,请自我觉知,自我修复,自我成长。

演员吴秀波说过一句话,很触动我,与大家共享——

你父母的样子,就是你的前世。我知道你想看你的来世,不用等,看看你的孩子,它就是你的来世。

一起加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