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典故郑康成“三百杯”

 流星雨工作室 2022-04-11

饮酒典故郑康成“三百杯”

“三百杯”的典故出在郑康成,郑康成是专攻五经里头的礼:《周礼》、《仪礼》、《礼记》,他的批注是权威,学三礼的人没有不读他的批注。这个人是高士,酒量大。

郑康成当年跟马融学,马融是汉朝的大儒。但是马融心量不大,马融教学上课的时候,他有一个毛病,喜欢听音乐,那个时候的音乐要人演唱,没有像现在我们可以放光盘、放录像带,那个时候没有。所以他上课,他的讲台后面是一个布幔,他官做得很大,他家里头有乐队,自己养的乐队,所以有一些女孩子弹琴唱歌,在后面演奏给他听,一面听一面跟大家上课。他的学生总会看看,从布幔缝里头看看里面的女孩子。只有郑康成跟他三年,从来没有向布幔看一眼。马融知道他的东西郑康成学去了,对郑康成,对这个学生有嫉妒,就想了一个主意要害他,最好能把他杀掉。但他又没有罪,所以郑康成离开老师的时候,老师带了同学到十里长亭送他,在那里摆上酒宴饯行,每一个人敬他三杯酒,他带的人多,郑康成一次喝了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是从这儿来的。三百杯酒喝下去之后,郑康成一点小小的礼节都不失,高明!所以李老师说:“我们人人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一条戒就没有了。”他不乱,他不失礼,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真的好酒量。马融是想把他灌醉,结果人家一点都不醉,一点都不乱,他就走了。马融确实买了杀手在路上等他。郑康成很聪明,看看他们已经回头了,看不见了,他改道从另外一条道路回家了,那个埋伏在路上的人没有遇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