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学会穿墙术,钻到美女室内,说:我就是来看看你

 老大姐嗨 2022-04-11

明朝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一个官宦人家后代,姓吴,家中排行第七,人们都称其为吴七,他是个读书人,却从小羡慕神奇之术,常背着书箱四处游学,其实是想探访各地高人。

(一)

吴七仗着家中还算富裕,自己年轻体壮,听说崂山上居住着仙人,他就启程前往,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这日他登上一座山峰,看见一处幽静的道观,进门后,看见一位白发披肩、精神熠熠、气度非凡的道士,端坐在蒲团上,吴七赶紧上前叩拜,接着和道士交谈起来,觉得道士言辞非常玄妙,吴七认为这一定是高人,马上跪了下来请求道士收他为徒。

老道士说:“只怕你从小娇生惯养,懒散成性,吃不了这山上之苦。”

吴七拍着胸脯说:“为学仙法,我能吃苦!”于是就留了下来。

老道士有许多弟子,晚上都到齐了,吴七一一见过众人,饭后就跟着众弟子休息。

次日凌晨,老道士把熟睡的吴七叫醒,交给他一把斧头,让他随着弟子们上山砍柴,吴七欣然前往。

就这样,过去了一日又一日,吴七每天都跟着众弟子上山砍柴,一个多月过去了,吴七的手脚都磨起了老茧,也渐渐失去了学艺的念头,他觉得太苦了,心里想着要离开。

这天砍柴回来,吴七又是满腹委屈,正想找师父说要离开,看见师父和两个客人在饮酒,于是就没上前打扰,而是在外面站住了。

这时天已经黑了,但师父却没有点上灯烛,吴七刚想进去帮师父掌灯,却见师父拿起一张纸剪了一个圆形,贴在墙壁上,霎时间这个圆就变成了一轮明月,把屋子照得雪亮,连师父脸上的汗毛,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时,一位客人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正是开怀畅饮时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众道友一起前来畅饮,一醉方休吧。”

众弟子听见招呼都纷纷赶来,那位客人从桌子上拿起一壶酒分赏给众人,众人见只有一壶酒,便争先恐后地倒酒干杯,唯恐酒没了,可是大家都喝了三五碗酒,壶里仍是满满的,吴七感到十分神奇。

又喝了一会儿,另一位客人说:“承蒙道长恩赐明月清辉,可是这样饮酒少些乐趣,何不把嫦娥叫来?”

说完便把一支筷子朝月中投去。

只见一位美妙女子从月光中飘然而至,起初没有3寸长,落到地上和常人一般高。只见此女子腰肢纤柔,面容娇美,翩翩跳起了“霓裳羽衣舞”。

接着又传来天外之音,高声唱道:“仙人、仙人,你回来啊,你撇我在广寒宫多愁闷啊!”

歌声清越嘹亮,美妙至极,吴七听得如醉如痴。女子一曲唱罢,盘旋而起,跃到桌子上,吴七定眼一看,美人已经成了筷子。

刚才赐酒的客人又道:“今夜真是高兴,我有些醉了准备回去了,能否到月宫中为我饯行?”

说完,道人和客人的席位已经移到墙上的月亮中去了。

众人看见他们三人坐在月中饮酒好不快活,过了一会儿,月色渐渐暗了下来,一位弟子点起了烛火,只见道人一人坐在桌前,客人已经不见了,桌上留着残羹,吴七再看墙上的圆月,只见是一张白纸而已。

道人坐直身子问:“你们今夜喝够了么?”

弟子们回答:“喝够了!”

道士说:“既然喝够了,就早些回去歇息吧!不要耽误了明天砍柴!”

众人答应着退了下去。

吴七暗中既高兴又羡慕,回家的念头就打消了。

第二天,吴七早早就起床,砍柴格外卖力气,日子又过了一个月,吴七的兴奋劲过去了,看着满手的老茧,心生不满:“我这样辛苦,老道士却一点道术也不传授,太过分了!”

实在受不了这辛苦,就找到道人,向他告辞说:“弟子撇家舍业,长途跋涉前来投拜仙师,即使不能学到长生不老之术,哪怕道长传授一点小小的法术也行啊!如今弟子已经来了数月,每天只是早出晚归的去砍柴,弟子从未吃过这样的苦。”

文章图片1

道士一听,哈哈大笑:“我本来就说你吃不了苦,现在果然应验,明早你便离去吧!”

吴七说:“弟子好歹也干了多日的活计,请仙师略授小技,也不枉我千辛万苦前来拜师,回去好向家人交待。”

道士问道:“你想学什么法术呢?”

吴七说:“常见师父所到之处,如履平川,墙壁不能阻挡。我若学得此法,就心满意足了。”道士笑着答应了。

于是就把口诀传授给吴七,叫他自己念咒,等他念完了,大声喝道:“进去!”

吴七面对墙壁不敢往前走。

道士说道:“你走进去试试看。”

吴七镇定心神,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可是碰到墙壁就被阻住了。

道士说:“低下头,一下子冲进去,不要畏畏缩缩的!”

吴七便倒退几步,对着墙壁奔去。到墙壁处只觉得空空的,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回头一看,已经在墙外了。

吴七大喜,进来向道士拜谢。

道士说:“你回去以后应该洁身自重,谨慎为人,否则法术就不会灵验。”

又给了一些盘缠,打发他回家了。

吴七如果能听老道之言,说不定也会拥有这点法术,也不枉辛苦一场,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二)

话说吴七高兴地下山去了,觉得自己拥有了法术,这次回家也不必再遭妻子埋怨,说他整日痴心妄想了。

而且,吴七觉得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于是便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正好这天他路过一个大镇,十分繁华,看见闹市中有一座大酒楼,吴七准备去吃点好的,于是就要了一桌好菜,点了一壶美酒,正好小二给他安排在了窗边,这样就可以一边吃酒、一边欣赏窗外景象,好不快活!

说来也巧,吴七无意向窗外一瞥,看见一位妙龄少女,像极了那天月中走下的嫦娥,也许那日给吴七留下的印象太深,也许因多吃了几杯,吴七竟起了歪心。

于是,匆匆结了酒钱,跑到街上去寻那女子,寻了一程,见那女子走在前面,吴七追了过去,开口唤到:“嫦娥姐姐”。

女子回头一看,竟是个浪徒,脸一红,急急走去,吴七一看怎么罢休,继续上前纠缠,女子怒斥着,继续向前走去,走到一处宅院,便进了门,不多时一男子走了出来,把吴七打了一顿。

文章图片2

倘若吴七挨了一顿打,能长记性也便罢了,谁知吴七还有了执念,竟在镇上寻了客栈住了下来,每天都去宅院外等女子出现,当然也没少受教训。

连续半月,吴七没有再见到“嫦娥姐姐”,还被教训多次,这天夜里十分苦闷,在客栈喝了一些酒,径直走出客栈想要散散心,谁知不自觉间就走到那宅院门口,看见宅院大门紧闭,正在难过。

突然一抬头,看见天上明月,猛地拍着脑袋:“我已经会穿墙之术,何不用一用,看一看嫦娥姐姐,以了解相思之苦?”

这样一想,吴七就胆大起来,趁着夜黑,跑了几步还真的穿墙而入,就这样摸到姑娘房中。此时姑娘正坐在窗前,正因被纠缠心烦不已,谁知那个男子竟跑到自己房中。

当时吓得惊叫连连,吴七一看被发觉,忙上前捂住姑娘的口鼻,一边解释自己无意加害姑娘,只是心生仰慕之情。

姑娘哪受得了这般惊吓,一下子昏了过去,此时丫鬟也听见了姑娘的喊叫声,便结伴跑来,吴七一看事情将要败露,慌忙穿墙而逃,回到客栈一想还是不妥,竟收拾东西连夜逃回家里。

再说姑娘这边,丫鬟闯入后,见闺房内并无异样,门窗紧闭,只是姑娘晕倒在窗前,感到十分奇怪,便上前欲唤醒姑娘,可是姑娘惊吓过度,一时没有醒来,丫鬟连忙禀告当日打了吴七的男子,此男子正是姑娘的亲哥哥,也是此家家主,男子听说连忙派人请了郎中,郎中把脉之后未见不妥,只说惊吓所致,只需好好休养即可。

郎中走后,男子仔细盘问丫鬟,得知妹妹闺房并无异样,也心生疑惑,但只能等妹妹醒来才能弄清缘由,话说此男子一向对这个妹妹宝贝得不行,原来他们父母早亡,只留下兄妹两个相依为命,妹妹便是他的唯一亲人,所以男子一向以妹妹为重。

直到次日姑娘才悠悠醒来,面露惊恐之色,看见哥哥,便哭诉昨夜之事,但兄妹俩都对吴七如何进入房内深感疑惑,开始男子还以为妹妹是噩梦一场而已。

可是这时姑娘却伸出左手,只见里面攥着一迦南,这正是在反抗之际,姑娘从吴七身上扯下的,这时男子才相信妹妹的话,便告到官府,可是等到衙差前去捉人时,吴七早已逃走,此事也就没了下文。

此事过后,姑娘受此惊吓,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竟卧床不起,可怜如花似玉的年纪变得憔悴不堪,哥哥看见妹妹如此,发誓一定要捉住此贼人,但他却一直疑惑,吴七到底是如何闯进妹妹闺房的?

文章图片3

(三)

吴七知道自己惹了祸事,便不敢在外停留,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回到家中如若老实本分,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祸事了。

且说吴七回到家中,变得狼狈不堪,妻子见状又少不了数落一番,吴七当然受不得这个气,马上自夸起来,说是自己遇到了神仙,即使铜墙铁壁他都能来去无阻,妻子认为他胡言乱语,他却真的朝墙里奔去,这时还真的穿了过去,妻子自是震惊不已。

吴七自以为学到神仙之术,自大起来,妻子劝说他低调一些,但吴七总是不以为然。

这日,正逢邻家孙子百日,给吴七下了请柬,吴七多喝几杯竟卖弄起来,说自己遇到神仙,学得仙术,可以穿墙入户,众人一听当然不信。

吴七就照着老办法,离墙数尺,快步朝墙里奔去,一头撞在坚硬的墙壁上,猛地摔倒。众人将他扶起,只见额头上肿起一个鸡蛋大的疙瘩。

大家见状纷纷笑话他,吴七又羞愧又恼。

吴七此时若能收手,博大家哈哈一笑也就罢了,谁知他竟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撞了起来,后来还真的成了,吴七当然洋洋得意,可是众人看他的眼光,开始由惊奇变成了害怕。此时的吴七哪管那些,还以为众人在惊叹他的神仙之术。

不久,整个吴江县都知道吴七学了神奇法术,能够轻易穿墙入户,正当吴七沾沾自喜之时,麻烦也来了。

原来,一户人家丢失了一对祖传金碗,家人连忙报了官,可是事情过了很久,官府也没有破了此案,后来知县府的师爷,就把吴江县流传吴七学得仙法之事讲给了知县听,但苦于没有证人证据,也不好前去找吴七问罪。

事情赶巧,吴七邻居家丢了一棵千年老参,邻居就把怀疑的目标指向了吴七,于是就告了官,正好知县下令搜查吴七的家,但并没有找到赃物,后来吴七当时正与朋友喝酒,有人作证,此案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无风不起浪,日后但凡谁家丢了东西,必然会怀疑是吴七所为,吴七真是烦恼不已,但是大家都没抓住吴七,也只能背后议论而已。

这样过了3年,吴七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也没有再用仙法,正赶上吴江县知县换任,新来的知县要考察民情,一日便装出行,在一处茶肆处喝茶休息,正听见旁边两个人正在说吴七之事,知县觉得新鲜,便请了二位喝茶,闲聊起来。

这一听不打紧,知县心中有了计较,这位知县正是当日吴七调戏姑娘的哥哥,知县赶紧回到县衙,问师爷可知吴七此人?

师爷是吴江县老人,便把吴七的过往讲得一清二楚。知县当即让衙差前去捉拿吴七,吴七看见衙差便不慌不忙跟着去了,心想:“哪次不都是被诬赖,这次也一定平安而归。”

谁知到了公堂之上,吴七刚想懒散行礼,却一眼认出上座之人,正是当初纠缠“嫦娥姐姐”打他之人,不免心虚起来。

而新任知县也一眼认出吴七,后话自不必说,吴七被收押。

在牢房里的吴七当然不会白白等着,又想起道士教的法术,于是想着穿墙逃去。次日牢房看守来报,吴七撞墙而死。

据说吴七把整个额头都撞烂了,就不知他死时是悔恨还是遗憾。

文章图片4

(四)

反观整个故事,让人大笑不止,但世上像吴七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呢!

吴七本是官宦之家,自己又有学识,却羡慕神奇之术,本可走上正路,却一味追求虚无之事,妄想拥有神奇本事。

找到“仙人”却不能吃苦,一心想走捷径,受到指点后就沾沾自喜,不顾警告,心生龌龊。

当然也衍生一些世俗小人,为了迎合吴七之类的人,给出“捷径”,夸大其词,照此方法到处横行。

吴七开始试试,未尝没有一点效果,便觉得凡事都可以照此方法,跌了跟头仍不接受现实,最终送命。

所以人要走正路、行正道,有正气、正心、正能量、正行。

此故事纯为民间故事改编,只想借此惩恶扬善,宣扬正能量,确实与封建思想无关,如有冒犯之处,请勿对号入座。

正所谓:

多行善,行善必有福报;

莫作恶,作恶必遭天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