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沂风沂俗:沂水一百五添土、寒食上坟及清明节习俗考略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4-11

寒食是个节令,《荆楚岁时记》曰“去冬节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沂水人却说“冬下(冬至)之后一百五,林上添土”。就是说从冬至节往后数第一百零五天,是给本家本族逝去先人们的坟茔添土的日子。

Image

这一天,讲究的村民,会约合着本家、特别是没出五服的老少爷们,捎带着铁锨,一起上林地里,给亲近的族人、祖宗的坟丘上培添新土。所要注意的是三月三是神仙日子,如果恰巧遇上一百五这天,就不能添土,说原因是迷信,但总是这么个讲究。

Image

新土取之于附近的地块即可。一是所用不了多少,也就是每个坟头三四铁锨而已,即便是其他人家的私地,也没人会计较这些,即便是铲了些刚返青过来的麦苗过去,也大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再说一些林地在开圹之前都是用自己的地置换来的,面积一般都比坟堆崮大,铲几铁锨,也都还在自己的地亩内,干涉不着别人。

Image

趁着添土,要逡巡一下相关的坟丘,看看有没有坡兔子打的洞、猪脚獾、人脚獾、狐狸、黄鼠狼掏的窖子。有就要用碎石、砖块的先填补一下,再培上新土。特别是要挖一块带着草根的一坨硬土,修饰成碗状放在坟头上,是名“坟头顶”有地方是弄两块倒扣起来放在坟头,寓意后人来给先人们修缮了房屋了。

Image

如果从前本来是离着村庄一段距离的,可随着社会发展、村庄摊煎饼一样越变越大,现在的人和故去的人就要比邻而居了,有的隔了个柴禾园,有的甚至就是墙里墙外。这个时候什么鸡狗鹅鸭、牛羊骡子驴的,就会将先人们安歇地当做了自己休闲消遣的乐园,站在坟头上跳高的跳高、在供石台子下刨食的刨食、卧在暴露出来的盖板上舔毛的舔毛,而且随意的拉撒睡。

Image

这个时候就要本家年岁大、德高望重的人出面交涉,一大家子不用说话围在一起,肇事的另一方自知理亏,立马赔笑说不是,抓紧找把锨拾掇埋汰,帮着遮上几锨土呢。没人添土的坟丘被不明就里的人误认为“断了根”,所以能在需要供奉先人的节日里回去上上坟就上上坟吧,赓续有人啊。

Image

有些从不远的城里、老远的外地赶回来的,虽然不在这里生活了,可老家都烙着童年的记忆呢,走了这么些年,自己五服之内的爷爷、大爷、叔叔的本家去世可能得必须回来,殡上之后就很少再上坟了。跟着来添土坟里场面的是谁家本家近枝的,谁和谁、那个鼓墩和鼓墩是什么什么关系都是满脑空白。这个时候还得需要跟随的叔叔大爷、一直在家种地的老叔伯兄弟给指点解说,这才有些了然,才能对远近亲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许还会在心里盘算自己百年之后的福地位置。

Image

倘若一个家族人丁兴旺,又比较讲究这些传统风俗,到了冬下一百五这天,五七六口、一二十口子老少爷们拖拖拉拉迤逦而行在田间阡陌中,在开始返青的麦田里忙碌着,像是春汛中洄游回到老家故土的鱼,对故乡念念不忘、眷眷之情,借助这添土的仪式而纾解着。

Image

添土的第二天,才是寒食,一百五添土这天有地方叫小寒食,而正式上坟的第二天就对称为大寒食了。祭奠先人一年中有三个比较隆重的节日,其一是寒食、其二是冬至、其三是过年。至于六月六上新麦子坟、十月里送冬衣等,那是非常讲究的老年人才有毅力坚持的事情。

Image

寒食节上坟的范围要比添土时小。五服之内的坟丘在一起的,一般应需要都有表示,无非是有香炉的给插上一路香、没香炉的在供石台子前撮土成堆也插上一路香,一碗水饺一双筷子、一刀纸钱。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压“坟头纸”,一位老人说,说上坟即便是不烧香烧纸、不供养都没关系,但一定得压坟头纸,压上坟头纸就表示这座坟后继有人!压得越多越表示这老汉老妈妈的熬人口熬得不少,人丁兴旺。要是单纯烧纸就是烧一车,别人也没见的。

Image

要是没有老林、支林的、那么上坟怎么也断然少不了祖父及以降,按讲究应该供奉到高祖这一代的辈分上,正好五代人,再往上俗话说除了五服了,是一家子但不亲了,在血缘上来说都到了能通婚结亲的地步了。需要用姻亲来维持的关系在骨子里就不如血亲来得扎实。

Image

清明节沂水人俗称“青马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四月的五日或者六日。清明节纯粹就是个游玩踏青的日子,也是闺女过娘家的传统日子。与寒食节相对,清明这天也叫大寒食。据赶黄山铺集的孙师傅说,在清明这天(连同正月十六日),西乡的黄山铺、崔家峪、夏蔚、泉庄、王庄这一带逢集也歇市。按理说回娘家赶集买点东西正当时,可就是从久远传留下来这么个当天不赶集的讲究,兴许是让爹娘在家专心致志地迎接闺女、贵客和外甥们的到来吧。

Image

“打一千骂一万,青马日吃饱饭”,清明这天是老黄牛放假吃好东西的日子。有的人家爊一筲五谷杂粮的粘粥犒劳这默默无言付出了一辈子老力的牲口。据一位从事打印机营生的张师傅说,他们诸葛老家那里,这天要杀只整鸡塞到牛嘴里,算是对过去功劳的奖赏和当年工作的激励。

Image

到了清明,万木苏醒、杨柳青青。漫山遍野的花草几乎都可入馔。除了吃柳树叶子的窝窝头,柔嫩的枝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以破“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谶语。再嫩嫩地一节裁下来,拧成柳哨吚吚呜呜地吹彻天地间,山就绿了,水就活了,人也嘻嘻哈哈精神了。当然不能忘了这天染鸡蛋,装在自己或者母亲、姐姐编制的鸡蛋网子里,挂在胸前,见了小朋友就斗一斗一决高下,赢了的兴高采烈蹦跳而去,输了的也不气馁,正好慰藉肚内的饥困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