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高考化”,会带来什么后果

 思想者札记 2022-04-11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3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2022年3月末,是硕士研究生网上调剂志愿的日子,令考生纠结的是:千辛万苦地考过了分数线,却要因调剂志愿而忧虑。经历了艰难的备考,如今若同意调剂,意味着上不了理想大学;而如果不同意调剂而落榜,又会抱憾一生。

比起调剂志愿,更残酷的是那些被考研挡在了门外的人,当年,他们从千万高考大军中脱颖而出,如今又因400多万的考研人挤压被淘汰。虽然失败是多数考研者的注定结局,但对于骄傲过一次的人,也有些难以承受。难怪有网友感叹:“现在考研太难了,甚至超过了高考

是什么导致考研难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确实是“天之骄子”的时代。那个时候,不要说研究生,就是大中专生,也会被刮目相看。提起对大学生的重视,我的一位老领导不无感慨地说:“那时候文凭真值钱,用干部就看文凭。”

在“知识化”导向的风口,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一夜之间都可能成为一名县处级干部。但当时,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上大学了。但凡能考上大学,哪怕是中专毕业的,国家包分配不说,很多单位还抢着要,“求”大于“供”的人才“倒挂”现象,也让很多农村孩子通过上学改变了命运。

到了90年代初,大学生分配政策已经是“双向选择”,农村大学生要想留在城市,已经需要靠关系和门路了,后来国家干脆取消了大学生分配制度。

我的80后侄子,就经历了大学毕业未分配之苦,为了进城工作,他决心考研,并一路拿到了博士文凭。

人才市场,也是物以稀为贵。当研究生稀缺时,很多大学生将目光转向了考研,国家随之扩招研究生。同时,大学教育也逐步市场化,高额的学费让不少农村家庭望而却步,因为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找不到工作。

农民的孩子要想跳出农门,进入体制工作需要三次跳转。第一次是高考,第二次是考研,第三次是“公考”。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古代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科举制度。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家庭觉得企业不稳定,只有进入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才算是出人头地。

也因此,有些家庭还是省吃俭用,让孩子上大学,再考研。毕竟,国家导向决定着多数人的选择。普通人的阶层突破,除了读书这条路,几乎很难实现超越。这也难怪会出现杭州余杭区那样,不少清华、北大的硕士和博士去街道办事处工作了。

“优中选优”是对还是错


自然法则中“优胜劣汰”是最基本的生存规则。正是这一基本法则,给社会治理也提供了一种用人思路:优中选优。但至于什么是优,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标准。对教育而言,所谓的优秀就是学历高、分数高。而在职场,所谓的优秀,则是你拥有的资源多少,能带来多少收益。

大学生普及之后,企业和单位纷纷提升用人门槛。对于普通家庭出来的大学生,在重文凭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还算相对公平。但在职场上,这些高学历的普通家庭孩子,一旦进入单位,学历只是一朵好看的花,能在同一平台工作,大家谁也不会太差。毕竟,很多工作只要会操作电脑,多少能写写,都可以胜任。

有时候,这种看似公平的“优中选优”,虽然让普通家庭的孩子早早地看到了职场的天花板,他们为了出路,还是努力考取更高的文凭,这又会导致更加残酷的内卷。

对于这种现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认为,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

中国人历来有“优中选优”的用人观,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如今“优秀=读研究生”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考研越来越“热”,也日渐成为事实上的“二次高考”。

“考研热”催生就业分化,也容易使价值观偏离


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分化为内卷和躺平,他们不愿意像上一代人那样辛苦,也不愿意成为“看脸”的一代人。好单位招人一般要求高文凭,有一些人不愿被“考研热”内卷,他们选择自主择业,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成为外卖小哥或网约车司机。有人做过调研,当今社会,约有16%的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而大约一半的毕业生选择考研。

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灵活就业,实际上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空间,这也彰显了新生代的个性化追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左右。

“考研热”造成的不同就业观,也必将导致阶层分化。无论是灵活就业,还是考研,将来的社会愿意做产业工人的会越来越少。这一点像极了西方发达社会,它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产业加工链向劳动力密集的国家转移,进而导致本国加工业的空心化。

虽然我国早已看到这个问题,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但这些年来,教育和社会人才导向依然脱节。人才是不能仅以文凭来衡量的,知识和能力、创新才是人才的三个维度,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机制只培养“知识”型人才,尚缺乏“能力”和“创新”的成长机制,比如那些走职业教育道路的孩子,假如能在他们中间筛选一批优秀人才,“国家工匠”或“制造大师”继续培养,假如用人导向更加偏向于技能型人才,不仅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也会让社会更加多元、开放。

人往高处走没错,但时代“高处在哪里”是国家说了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最终还需要靠时代的价值来检验,而考研已经被不少人认为是时代的价值所在!


如何看待和处理儿童厌学及青春期叛逆等问题
上海抗疫保卫战打响:谈中国为什么不能“躺平”
俄乌战争:中国该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正确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