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家庭的孩子都是学霸?不见得,重点还得后天培养!

 IF枕边育儿 2022-04-11

中国家长比较相信遗传,比如父母的身高、颜值、智商。父母长的高家长会觉得孩子将来也会长大高个,为此很多人在选对象的时候也会侧重挑选。有的人觉得父母双方智商高,两人都是高学历,孩子将来一定也会学习好。事实真的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吗?

小蒋和妻子两人都是重点大学985毕业,两人也是亲戚朋友口中高学历的人。经常有人调侃两人,将来两人的孩子出生之后,根本不用发愁,孩子肯定也是重点大学的苗子。每当听到这种夸赞的时候,两人虽然嘴上谦虚,但是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两人孩子出生之后,小蒋也是对孩子“寄予厚望”。小蒋觉得自己和妻子智商都挺高,光靠遗传孩子的智商也不会差到哪去。所以孩子出生之后小蒋和妻子两人也没太担心孩子的智商问题。

可是有些时候现实和理想真的有差距,父母拥有较高的智商,真的不见得孩子就一定聪明。小蒋家孩子和同龄孩子相比较,还不如人家普通家庭的孩子。

每次孩子考试叫家长的时候,小蒋和老公都是你推我我推你。因为每次都被老师批评,搞的两人抬不起头。看到孩子的状态小蒋和妻子真的难以接受。

尤其每次在亲朋好友面前,小蒋都不敢提孩子的事情,生怕别人问自己家孩子学习怎么样

其实,像小蒋这样的家庭在我们身边不计其数,只是我们通俗的认为,高学历的家长一定会生出高智商的孩子。但是事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美好。

为什么父母智商越高,孩子智商不一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智商回归”这个词,大概就是说的父母智商高,为了保证后代智商的平衡性。他们的后代智商可能会趋于普通,不然智商高的父母,后代智商也高,这样代代相传高智商全部都是他们家的啦!

在我们身边越是高智商的家庭,孩子越趋于平常,反而父母智商平平,孩子倒是能够成为学霸

所以父母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学霸智商高,自己家孩子就理所应当的智商高。凡事都没有绝对性,家长想让孩子拥有较高的智商,光靠先天的条件是不行的。

另外当父母在要求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求高但是孩子能力达不到。久而久之父母就觉得孩子“朽木不可雕”,渐渐的对孩子失去了耐心。家长失去耐心,孩子也不思进取。

家长要想让孩子成为“学霸”,应该怎么做?

其实针对于孩子来说,天生就是学霸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哪个学霸不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所以即使父母智商高,如果不好好培养孩子的话,孩子也可能会成为“学渣”。

第一:培养好习惯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就算孩子有聪慧的大脑,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也没办法得到好的结果。

盖高楼靠的是地基,孩子的学习靠的是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和坚持铁杵都能磨成针,还何愁孩子没有好的成绩,坚持住才能有花开

第二:发现孩子的“特长”

学霸绝对不是全方面都很优秀,往往学霸都是在某一个领域特别的厉害。学霸孩子的家长都懂得抓关键,一定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想让孩子成为最好,最后什么也不好。

家长面对孩子要懂取舍,并且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不要让孩子在一棵树上吊死。学习不行我们也可以发展其他的爱好,比如有的孩子爱画,家长可以发挥孩子绘画天赋,孩子爱动,家长可以发挥孩子的运动天赋。

总之抓住孩子擅长的部分,懂得扬长避短。这样孩子也能找到自信,家长培养孩子也不费劲。

第三:搞好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都是不思进取的人,却偏偏要求孩子成为学霸,这种情况也确实难为孩子。想让孩子学习好,家庭氛围很重要。逼着孩子学习,家长却在旁边吃喝玩乐的家庭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有了学习的氛围,其实不用家长做什么,孩子好的习惯自然就出来了。有些时候真的不是孩子不想学习,是因为家里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学习的条件。孩子想学也学不进去。

家长别太焦虑

其实有些时候不是孩子不优秀,都是家长太焦虑。当今社会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脸面。孩子学习好家长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孩子学习不好,家长感觉自己都抬不起头。

其实是家长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导致自己精神太过紧张。从而家长把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传递到孩子的身上,搞得孩子每天也紧张兮兮。

当心态放平,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他们反而会给家长惊喜。越是对孩子高压,越是过分的拔苗助长,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再反过来想想,有些时候家长也没有必要非让孩子当学霸,毕竟学霸也就那几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人才,远比成为一个学霸要有意思得多。

枕边育儿寄语:

父母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认知,相信孩子也不会让父母失望。往往那些失望的父母都是期望太高。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