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足价值 捕捉成长(少数派投资)

 Karl 2022-04-11
图片


除开那些极端而短暂的系统性风险释放阶段,市场一直行进在持续的行业和风格轮动之中,有时急速有时迟缓。要精确踏准这种轮换的每一个节拍,只有不断地跟进试错但那意味着高换手率,以及并不确定的决策结果即高波动率。

不参与成长风格,难以获得超高的名义回报;不在成长风格过于拥挤时及时规避,则根本无法保存胜利果实;从众而过度抛弃价值股,则又会在风格切换当口错失可观的情绪纠偏收益。

图片

立足价值、捕捉成长,也许是应对这种局面最可取的策略,包括采用GARP选股理念(仅为成长性支付合理的价格)、聚焦价值成长股(而不是估值过度依靠未来兑现、当下收益占比过低的)、以及在价值和成长风格之间进行灵活和均衡的配置。

价值因子通常关注过去一年的4个核心比率:股息收益率DY、每股净资产与价格比率PB、每股净现金流与价格比率PCF、每股收益与价格比率PE。成长因子通常关注过去三年的3个核心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内部增长率。

市场上的成长股指数单纯依据成长因子来确定成分标的,这样的结果既是滞后的(因为看的是过去三年的财务指标)也难以避免陷入标的的周期成长顶峰,此外还忽略了外部环境变化对高成长逻辑的冲击,比如医疗服务这样的普遍认为最确定的成长股,在遭遇集采的政策环境变化时也不得不大幅调整增长速度的预期。

价值成长股往往兼具价值因子和成长因子两方面的显著特征,在特定时期还表现出超高的收益风险性价比,既有潜力又很便宜。水泥、煤炭这样的普遍认为最周期的价值股,在稳增长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周期性变弱、利润确定增长,就是典型的例子。

拉长观察期间,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是其长期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ROE这个盈利质量指标,作为联系价值和成长逻辑的纽带,是价值成长股的利润得以长期稳健增长的源泉。盈利能力既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代表了该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而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更高效生产或者溢价销售的能力,从而在竞争中实现超额收益,也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经营中持续盈利。

盈利能力在投资逻辑上具有预测上市公司未来股价走势的坚实基础,学术研究也表明A股市场存在强烈的盈利动量现象。当市场过度忽视盈利信息对未来的预测效果时,反而提供了基于公司历史盈利数据来挖掘可能出现的未来盈余利好信息的机会,这一点在价值成长股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是我们立足价值、捕捉成长的有效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