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同旭: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及“东太原郡”之辩证

 芸斋窗下 2022-04-11

  关于罗贯中籍贯,历来有东原、钱塘、慈溪、庐陵等不同说法。说法虽然不一,却无大的争论,因为各家都提不出更多资料,对诸说进行深入论证。自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被发现,其明确记载“罗贯中太原人”,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从此定论,得到学界的公认与肯定。然而,有学者因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所云“东原罗贯中”,进行驳难。罗贯中籍贯遂起纷争,形成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的激烈争论。

  笔者曾于2009年3期《文史知识》发表短文《罗贯中是哪里人》,依据《尚书大传》关于庸愚子序所载“东原”之地名,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因认为“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即贾仲明'罗贯中太原人’之意”,罗贯中应为“山西太原人。” 拙文一出,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即在《文史知识》2009年5期发文《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进行驳难,以为拙文观点不能成立。又有同道提出,山东有个“东太原”,《录鬼簿续编》所载“罗贯中太原人”,即罗贯中是“山东东太原人”之意,欲使罗贯中籍贯“山东东平说”合理化,结果造成罗贯中籍贯争论的更加复杂化。

  因此,有必要对《录鬼簿续编》所载“罗贯中太原人”,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所云“东原罗贯中”,以及“山东东太原”等问题,进行系统辩证,以期理清罗贯中籍贯到底何在之争论。

  一、罗贯中籍贯太原说与东平说之争:

  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山西太原说者,主要依据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中所载“罗贯中太原人”之说。《录鬼簿续编》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才被发现,太原说较为晚出,但影响最大。

  1931年夏日,郑振铎、赵万里、马廉三氏访书宁波天一阁,偶得《录鬼簿》二卷及《录鬼簿续编》一卷,发现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中载有罗贯中小传。三人因分工全文抄录《录鬼簿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38年付之影印郑氏等所抄《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之说,才在学界广泛流传。抗战胜利,天一阁所藏《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散出,终为郑振铎所得,郑氏遂作一跋而收藏。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0年,又正式影印出版了郑氏所藏天一阁抄本《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二十四年,1364)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1)。

  《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太原人”,一般认为应指今日山西太原。这是今日所能见到的关于罗贯中籍贯最早,也是最可靠的古代文献记载。所以鲁迅《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论定:

  自《续录鬼簿》出,则罗贯中之谜,为昔所聚讼者,遂亦冰解,此岂前人凭心逞臆之所能至哉(2)!

  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从此定论,得到学界的公认与肯定。然而,由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载有庸愚子撰写于弘治甲寅(1494)年仲春之序,称“东原罗贯中”,有学者认为“东原”即山东东平。罗贯中到底何方人氏,遂起纷争。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记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3)。

  一般认为庸愚子即明代金华蒋大器,所依据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后“金华蒋氏之印”与“大器”两枚图章,学术界几无疑义认为,蒋大器是浙江金华人。然而,笔者检索现存几部《金华府志》与《金华县志》旧志,并无金华有蒋大器此人的记载。笔者反而在山东《栖霞县志》旧志中,找到明代栖霞有个贡生蒋大器,曾出任河南浚县主簿的记载;而河南《浚县志》旧志中,也有山东栖霞蒋大器出任浚县主簿的记载。学术界是否应当重新考证庸愚子蒋大器是不是浙江金华人的问题呢?

  嘉靖本是今日所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的版本,之后的《三国演义》诸多版本,以及《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的一些版本,遂以嘉靖本庸愚子序为据,多署名“东原罗贯中”。

  刘世德《罗贯中籍贯考辨》云:这里首次以“东原”称罗贯中的籍贯。我们还没有发现,在蒋大器之前,或在弘治七年之前,曾有人提出过同样的说法。

  蒋大器的说法对后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的一些万历年间刊刻的《三国志演义》的版本,在题署作者的时候,往往根据蒋大器的说法,在罗贯中的姓名之上,轻率地增添“东原”二字,作为罗贯中的籍贯。年代再往后的一些《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或其他小说的版本,又依样画葫芦,继续把“东原”二字固定在罗贯中的头上(4)。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学者依据《书?禹贡》以及历代《尚书》注疏,认为庸愚子序中“东原”即今山东东平,由此形成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而非山西太原人之说,而且几乎成为定论。袁行霈主编而极有影响的《中国文学史》便认为:《三国志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

  有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在古代文献中,至今未发现有所谓“罗贯中是东平人”之直接而明确的记载。主张罗贯中籍贯为东平说者,主要以《书?禹贡》所载“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之汉代郑玄所注“东原,即今之东平郡也”为依据。后世很多《尚书》注本,也多有“东原”即东平的疏证。如清代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东原,今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及济南府泰安州之西南境也”等。

  依据《书?禹贡》以及历代《尚书》注疏,论定“东原”即山东东平,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由此定论“东原罗贯中”即东平罗贯中,却又无法否定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中关于“罗贯中太原人”的明确记载。于是有学者突发奇想地认为,是贾仲明误把“东原”讹写为“太原”。刘知渐《重新评价三国演义》云:

  史料说罗贯中是太原人,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有一篇“庸愚子”(蒋大器)在弘治甲寅(1494)年所作的序文中,称罗贯中为东原人。这个刻本很早,刻工又很精整,致误的可能性较小。贾仲明是淄川人,自称与罗贯中“为忘年交”。那么,罗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因此,我们赞成罗贯中为东原人的说法(5)。

  最早“猜疑”贾仲明“可能是”把“东原”误写为“太原”之说者,是冯沅君,其在《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4期《<三国志演义>刍议》一文之注释(5)中以为:“我猜疑,《续编》的'太’字可能是'东’字之误。天一阁本《录鬼簿》虽有不少他处所无的材料,但错字却是常见的,如狄君厚、孔文卿皆平阳人,而在吊词中均讹平阳为'平易’。”不过,冯沅君在《<三国志演义>刍议》正文中,仍主张罗贯中为“太原”人,她只是在注释中“猜疑”罗贯中“可能是”东平人。没想到,冯沅君这个“猜疑”和“可能是”,被后来的一些学者大肆发挥,酿成了一个学术公案。而且非常奇怪的是,刘知渐之说竟然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还被持作罗贯中籍贯为东平说的一个论述依据,真是“凭心逞臆之所能至哉!”刘世德在《文学遗产》1992年4期所发《罗贯中籍贯考辨》文后之注,对响应刘氏之说诸论文,有详细列目,可参阅。刘世德文,后被胡世厚所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三国演义与罗贯中》论文集收录(6)。

  刘知渐之说,同时也遭到许多学者质疑。刘世德《罗贯中籍贯考辨》:

  《录鬼簿续编》的“太原人”三字,对主张“东原说”的同志们说来,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太”字是“东”字的讹误;因此,罗贯中是东原人。

  他们的这种看法能不能成立呢?

  上文业已指出,贾仲明把“东原”误记为“太原”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而他或缮写者把“东原”误写为“太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我认为,一些同志提出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小传中的“太原”二字为“东原”的讹误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7)。

  孟繁仁《罗贯中试论》也认为:

  有人说:“《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罗贯中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这种推测是没有根据和难以令人信服的(8)。

  然而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太原说者,同样无法否定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关于“东原罗贯中”中的明确记载。于是也有学者认为,是庸愚子误将“太原”讹写为“东原”。刘世德《罗贯中籍贯考辨》:

  这个“平阳”的讹误给与我们的启发是: 蒋大器序文之中,冠于“罗贯中”之前的“东原”,极有可能就是“太原”二字的讹误。在蒋大器的序文中,“东原”其实是“太原”的讹误。也就是说,蒋大器的序文的一个错字导致了“东原说”的产生(9)。

  笔者检索过当代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排印本庸愚子序文,未能看到过早期刻印本庸愚子序文,对“在蒋大器的序文中'东原’其实是'太原’的讹误”之说,无言以对。然而,笔者细阅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天一阁抄本《录鬼簿续编》,仔细对照抄本中“太原”、“山东”、“淮东”诸字时,丝毫看不出“在蒋大器的序文中'东原’其实是'太原’的讹误”的迹象。《录鬼簿续编》为正楷书写,书写非常认真,一笔一划,字迹清晰,感觉不出“《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反而明显感觉《录鬼簿续编》是位书法工整的高手所抄。大概刘知渐等根本就没有看过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天一阁抄本《录鬼簿续编》,便盲目臆测“《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以为“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其实,若按繁体对照“太原”與“東原”,其书法笔划及书写笔势,差别甚大,根本不可能相互误写。

  二、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即贾仲明“罗贯中太原人”之意:

  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太原说者,认为是庸愚子序将“太原”误写为“东原”;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太原说者,则认为是贾仲明将“东原”误写为“太原”。其实,不论是贾仲明的“罗贯中太原人”,还是庸愚子的“东原罗贯中”,都没有写错,二人的记载都是正确的。

  对于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之说,刘世德《罗贯中籍贯考辨》文中,从七个方面进行论证后认为:“贾仲明的太原人之说,我认为是可信的,无可置疑的(10)。”同时,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庸愚子序,及其《三国演义》诸多版本所署“东原罗贯中”,也都是正确的。因为东原这一古地名,在古代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在古代就曾名曰东原,东原是山西太原古地名。此有《尚书大传》与《水经注》为据: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六《汾水》: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底)。《广雅》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卤,垆也。《谷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太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髙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11)。

  《尚书大传》旧本题汉代伏胜撰,旧本已散失,今存清代孙之騄辑录本。汉代以来,即有学者认为东原不仅指山东之东平,同时也指山西之太原,明清两代学者也普遍共认东原即太原之说。

  清孙之騄辑《尚书大传》卷一《禹贡传》:东原底平,大而髙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12)。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十六:原,广平曰原,下湿曰隰,《春秋说题辞》曰:髙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广雅》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卢。《榖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髙平者,谓之太原(13)。

  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六:汾水,岀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太原郡治晋阳城,秦昭(庄)襄王三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髙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底)。《广雅》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卢。《谷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髙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14)。

  东原即太原,《尚书大传》、《水经注》都有明文记载,明清学者也有注释,可以说明蒋大器笔下“东原罗贯中”,就是“太原罗贯中”之意。然而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太原说者,虽然有《尚书》诸多注疏称“东原即东平”为依据,却不知为何对《尚书大传》与《水经注》所记“东原即太原”视而不见,确实有点过于“凭心逞臆之所能至哉!”致使太原说与东平说二家长期争论不休,人为地制造了一场学术疑案。

  所以,“东原罗贯中”就是“太原罗贯中”之太原,指的是山西太原,并非指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太原说者所希望的山东之“东太原。”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之说,前有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之明确记载,后有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即“太原罗贯中”之明确证据,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之说,应当是个明确的定论。

  那么,庸愚子序何以不直称“太原罗贯中”,却要在《尚书大传》中找个古地名而称“东原罗贯中”呢?究其原因,要追溯一下明太祖进行的一场复古运动。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久厌蒙元统治中国百余年,天下多受胡俗影响,于是昭告天下,悉复中国之旧制。《明太祖实录》卷三十《洪武元年(1368)二月壬子昭复衣冠如唐制》记:

  初,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髪垂髻,深襜胡俗。衣服则为袴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名,习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厌之。至是,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髪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士庶则服四带巾,杂色,盘领衣,不得用黄玄。乐工冠青卍字顶巾,系红绿帛带。士庶妻首饰许用银,镀金耳环用金珠,钏镯用银,服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紬绢。其乐妓则戴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同。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15)。

  天下遂之响应,不仅改胡名胡服胡俗,而且元代所用地名也一并改用中国之旧名。学界所熟悉的温州杂剧,明人则好称为永嘉杂剧。徐渭《南词叙录》记:南戏于“宣和年间已滥觞,其盛兴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永嘉即温州,汉称永嘉郡,唐置温州,寻改名永嘉,后复名温州,宋元明三代亦皆名温州。徐渭却不称“温州杂剧”,而以汉代地名称为“永嘉杂剧”。

  明人有好用古地名之俗,庸愚子自然不能免俗,遂以太原之古地名而称“东原罗贯中”。序蒋大器没有料到,他的“东原罗贯中”之说,竟然给罗贯中之籍贯所在,带来一场长时间的学术纷争。

  三、关于“东太原郡”与“南太原郡”:

  不过,主张罗贯中籍贯为山东东平说者,曾经提出,古代太原并非仅指山西太原。刘颖在《齐鲁学刊》1994年增刊发文《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东原解》提出:古代有过四个太原,分别在今日的山西、宁夏、山东。刘颖认为《录鬼簿续编》所说的“太原郡”,指的是东晋、刘宋时设立的“东太原郡”,即山东太原,与“东原”实为一地。随后,杨海中也在《东岳论丛》1995年4期发文《罗贯中的籍贯应为山东太原》,杜贵晨又在《齐鲁学刊》1995年5期发文《罗贯中籍贯“东平说”辩论》,进一步论述《录鬼簿续编》所说的“太原”应指“东太原”,亦即“东原。”刘颖在、杨海中,特别是杜贵晨等先生以为,既然山东之“东太原”与“东原”实为一地,东原指的就是东平,罗贯中也就无可非议的成为山东东平人了。杜贵晨文曰:

  历史上的东原只有一个。东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区名,从未成为行政建置,但是《诗经》的权威已足使它千古不泯。而历史上的太原却有四个:一是《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的太原,既山西太原。二是《诗·小雅·六月》“簿伐猃狁,至于太原”的太(大、太通)原”,即《南齐书·州郡志》秦州领下的“南太原郡”,今宁夏固原一带。三是晋安帝义熙中置县,刘宋文帝元嘉中立郡,中经魏至北齐,历时一百五十年而废置的太原,即治在升城(故址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水经注》、《隋志》所称之“东太原”(以上三个太原的建置沿革,请参阅刘颖《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东原解》),辖境约当今济南、泰安一带地方。四是南朝梁侨置之太原县,故治在今江西彭泽县东。

  这样一来,半个多世纪罗氏籍贯“太原说”与“东原说”之争乃可握手言和,在“太原”即“东原”的意义上,“太原说”与“东原说”实为一说。《录鬼簿续编》的记载、庸愚子序的说明,及各有关版本的题署,都是正确的。

  这样一来,罗氏籍贯的实际地区,就不当只是山东东平,准确地应指以东平为中心的古东原(即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和以今长清为中心的古东太原郡(即今山东济南、泰安西南一带大片地区)。

  杜晨贵所引刘颖文说“南太原原指宁夏固原一带”,显然是个历史常识错误。刘颖对《诗·小雅·六月》中大原即太原“原指宁夏固原一带”之解释是正确的。嘉靖年《固原州志》记:“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尹吉甫伐之,至于大原,原之名始见于此,乃雍州泾河北之大原(今固原),非冀州(山西)汾水所出之太原也!”不过,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这是清代以后的解释。古人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认为《诗·小雅·六月》中的大原,指山西太原。

  宋朱熹《诗经集传》卷五:“大原,地名,亦曰大卤,今在大原府阳曲县。”朱熹认为“大原即山西太原”的解释,曾发生深远影响。明代胡广《诗传大全》卷十,即认为“大原,地名,亦曰大卤,今在大原府阳曲县。” 直到清代顾炎武《日知録》卷三,对“大原”进行辨证而认为:“大原: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毛郑皆不详其地,其以为今太原阳曲县者,始于朱子,而愚未敢信也。古之言大原者多矣……然则大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尔。计周人之御玁狁,必在泾原之间。”清代顾炎武欲修证朱熹的解释,以为“大原之名尔,计周人之御玁狁,必在泾原之间”的解释并不正确。本论文集所收太原师院王增斌教授《“太原”的唯一性与罗贯中籍贯“东太原”说的荒谬性——关于“东原”“太原”的详证》一文,对《诗·小雅·六月》中的“大原指山西太原”有系统详细论证,可参阅。

  再者,杜晨贵将“大原即太原”, 解释为“即《南齐书·州郡志》秦州领下的'南太原郡’,今宁夏固原一带”,恐怕更是误解。稍有历史常识者都很清楚,南北朝时,南北分裂,北方沦陷五胡,南齐偏安江南,南齐岂能在西北“宁夏固原一带”,建置一个飞地“南太原郡”呢?

  那么,《南齐书·州郡志》秦州领下的“南太原郡”,到底指何地?

  《宋书·州郡志三》记:“秦州刺史,晋武帝太始五年,分陇右五郡,及凉州金城、梁州阴平并七郡为秦州,治天水冀县。太康三年并雍州,惠帝元康七年复立。何志:晋孝武复立,寄治襄阳,安帝世在汉中南郑,领郡十四。”其中有:“南太原太守(太原别见)。何志云:故属并州,流寓割配。《永初郡国》又有清河、高堂县。领县一,户二百三十三,口一千一百五十六。平陶令,漢舊名。”

  《南齊書·州郡志下》:“秦州,晋武帝泰始五年置。旧土有秦之富。跨带垅坂。太康省,惠帝元康七年复置。中原乱,没胡。穆帝永和八年,胡伪秦州刺史王擢降,仍以为刺史,寻为苻健所破。十一年,桓温以氐王杨国为秦州刺史,未有民土。至太元十四年,雍州刺史朱序始督秦州,则孝武所置也,寄治襄阳,未有刺史,是后雍州刺史常督之。隆安二年,郭铨始为梁南秦州刺史,州寄治汉中。四年,桓玄督七州,但云秦州。元兴元年,以苻坚子宏为北秦州刺史。自此荆州都督常督秦州,梁州常带南秦州刺史。义熙三年,以氐王杨国为北秦州刺史。十四年,置东秦州,刘义真为刺史。郭恭为梁州刺史,尹雅为秦州刺史。宋文帝为荆州都督,督秦州,又进督北秦州。州名杂出,省置不见。《永明郡国志》:秦州寄治汉中南郑,不曰南北。元嘉计偕亦云秦州,而荆州都督常督二秦,梁、南秦一刺史。是则志所载秦州为南秦,氐为北秦。”秦州領郡十四,其中有:“南太原郡:平陶。”

  平陶为汉旧名,指汉代山西平陶县,隶属太原。治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二十里平陶村。北魏太武帝改为平遥县。《汉书·地理志》:“太原郡:秦置,有盐官,在晋阳,属幷州。戸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县二十一:晋阳、葰人、界休、榆次、中都、于离、兹氏、狼孟、邬盂、平陶、汾阳、京陵、阳曲、大陵、原平、祁、上艾、虑虒、阳邑、广武。”

  《宋书·州郡志》与《南齐书·州郡志》所说的隶属秦州的“南太原郡”,原来是刘宋、南齐在南方侨立建置的一个州郡县之地名。这里提出个侨置问题,杜晨贵先生也说:“四是南朝梁侨置之太原县,故治在今江西彭泽县东。”

  秦州原在西北,因五胡进入中原,晋室南渡,南北分裂,北方州郡县沦陷于五胡,秦州及太原亦因皆归北朝。东晋与南朝偏安江南,为示不忘北方故土,志在恢复,遂在南方地区,在北方人口流寓南方相对集中之地,以北方旧名,侨立建置诸多北方州郡县,并设官府,委派官员。仅在晋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一郡,就有侨置的徐、兖、幽、冀、青、并六州十多个郡和六十多个县之官府。大量南流的北方人口,多数还想重返故里,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故而仍用其北方州郡县旧名,其实并无实土,史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侨置。《宋书·州郡志·序》:“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隋书·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

  所以,南齐时的南太原郡,并不在西北“宁夏固原一带。” 南太原郡所隶属的秦州,也不在西北“宁夏固原一带。”《宋书·州郡志三》明确记载秦州刺史“寄治襄阳”,《南齐书·州郡志下》又明确记载秦州刺史“州寄治汉中。”说的非常明白,寄治者,地方官署侨居他地者。刘宋与南齐时的秦州南太原郡,即属北方州郡县侨置在南方地区的旧名。秦州在东晋与刘宋时寄治襄阳,梁朝寄治时汉中。南太原郡亦应在湖北襄阳、陕西汉中所辖地区,并非杜晨贵先生所说的在“今宁夏固原一带。”如果其在“今宁夏固原一带”,那应改称西太原郡,而非南太原郡。

  还有一个南太原郡寄治在今安徽阜阳,阜阳古称颍州。《魏书·地形志》:“颍州:孝昌四年置,武泰元年陷,武定七年复,领郡二十。”其中:“新蔡、南陈留二郡: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一 ,户三百五十七,口一千二百四十二。鲖阳,萧衍置,魏因之。荣阳、北通二郡: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一百七十七,口四百七十二 。北通临淮,萧衍置,魏因之。临沂、汝阴,萧衍置,魏因之。汝南、太原二郡,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八十七,口四百六。平豫、安城,萧衍置,魏因之。太原、新息,萧衍置,魏因之。”

  《魏书·地形志》称“汝南、太原二郡”,此为双头州郡县的侨置,指在一地而以官设领两个或州或郡或县,即在南方某州郡县地,又侨置一个北方某州郡县为寄治。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魏书二》:“汝阴、弋阳二郡,萧衍置双头郡,魏因之。双头郡者,两郡同治,一人带两郡守也。此本汝阴郡地,又侨立弋阳郡,《宋志》所谓帖治。”《宋书·州郡志》:南豫州辖新蔡:“新蔡太守:晋恵帝分汝阴,立今,帖治汝南。”而所谓“汝南、太原二郡”,即在汝南郡之地,又侨置太原郡而帖治。

  侨置双头州郡县说明,侨置的州郡县,并非指所侨置之地,而指沦陷于五胡的北方州郡县。汝南、太原二郡,意谓在汝南郡辖境之内又侨置一个太原郡。此侨置的太原郡之辖境,并非就在汝南郡,而是仍然指沦陷于五胡的山西太原。

  如是观,被极力主张罗贯中为山东东平说者,视为重大发现而以为铁证的所谓“东太原郡”,也是一个寄治侨置在山东的地名。

  “东太原郡”位于今山东长清。晋室南渡,山东沦陷于五胡,东晋仅辖淮河以南之地。晋安帝司马德宗在位的东晋末年,刘裕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河南与山东之地。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形成南北朝对立之势,黄河以南的山东之地,自然成为刘宋之地。后北魏一度攻占黄河以南的山东之地。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身为宋文帝的刘裕,再度北伐收复黄河以南的河南与山东之地。年末,北魏反攻,连克刘宋之青、冀、兖、徐、豫、南兖六州一时之地,淮河以北之地,从此尽归北魏。东晋末年刘裕北伐收复山东之时,晋安帝司马德宗在山东侨置太原郡;刘宋元嘉十年(433),刘裕又“割济南、泰山郡,立太原郡。” 《大清一统志·济南府二》记:“东太原郡,在长清县东北,亦曰升城。晋义熈中侨置大原县于此,刘宋元嘉十年立太原郡,孝建初以县为郡治,后兼置并州于此。《魏书·地形志》:太原郡,太原县治升城。《房崇吉传》:宋明帝以崇吉为并州刺史,领太原太守,戊升城,北齐郡县俱废。按《水经注》、《隋志》俱作东大原郡,以故太原为西,故加东也。” 北魏攻取淮河以北之地后,沿革刘宋侨置的“东太原郡”。

  古代文献对“东太原郡”频有记载,兹举其要:

  《魏书·地形志二中》:“齐州,治历城。刘义隆置冀州,皇兴三年更名,领郡六。”其中:“太原郡,刘义隆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一万三千五百六十,口五万八百二十三。太原,司马德宗置,魏因之。治升城。有靡沟、垣城。祝阿,二汉属平原,晋属济南,后属。有唐城、阳城,山荏,二汉、晋属泰山,后属。有咸山、祗山、格马山,卢,前汉属太山,后汉、晋属齐北,后属。有卢城、平阴城、孝子堂。”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济水“又东北过卢县北。济水又东北,与中川水合,水东南出山茌县之分水岭。溪一源两,分泉流半,解亦谓之分流。交半水南出太山,入汶。半水出山茌县,西北流,径东太原郡南。案:东字近刻讹,在径字上。考东太原,系刘宋侨置。”(按:汉置茌县,应劭曰:茌山在东北,后汉因之,三国魏改曰山茌,隋废入历城,唐复置,改曰丰齐,寻省,故城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四里。)

  《宋书·州郡志一》:“兖州刺史……領郡六,縣三十一,户二萬九千三百四十,口一十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一。泰山太守,漢髙立。《永初郡國》又有山茌(别见)、莱芜(汉旧名)、大原(旧本:郡侨立此县)三县,而无巨平县。仅領縣八,户八千一百七十七,口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一。去州陸八百,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宋书·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治臨淄,江左僑立,治廣陵。安帝義熙五年,平廣固,北青州刺史治東陽城,而僑立南青州如故。後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孝武孝建二年,移治歴城。大明八年,還治東陽。明帝失淮北,於鬱洲僑立青州,立齊、北海、西海郡。舊州領郡九,縣四十六,户四萬五百四口四十萬二千七百二十九,去京都陸二千。……太原太守,秦立,属并州。文帝元嘉十年,割济南太山立,领县三,戸二千七百五十七,口二万四千六百九十四。去州陆五百,去京都一千八百。山茌令,汉旧县,属太山,孝武建,元年度济北。太原令,晋安帝义熙中,土断立,属太山。祝阿令,别见。”

  元于钦《齐乗》卷三:“泰安州之长清县:济南西南七十里。本卢地,齐公子傒食采于卢,汉为县,属泰山郡。元魏孝昌二年,自山茌故城,移东太原郡置此,后废。隋开皇五年,置长清镇,取清水为名。十四年改为县,属济州。唐贞观十七年属齐州,宋因之。至道二年,徙治剌榆店,今县理金,亦属济南,国初乙未年,属泰安”

  《山东通志·建置志》: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惟刘宋曽经收复,又复侨置,不忘中原。北魏曽世有其地,为司、冀、沧、兖、青、齐、济、光、徐、胶、南青、西兖、东徐、北徐十四州。司州,领魏、阳平、顿邱、濮阳、清河五郡。冀州,领渤海。沧州,领乐陵;而又各领安德,凡二郡。兖州,领鲁、泰山、高平、任城、东平、东阳平六郡。青州,领齐、北海、乐安、渤海、乐陵五郡。齐州,领东魏、东平原、东清河、济南、东太原五郡。济州,领济北、平原、东平、南清河、东济北五郡。”

  东太原郡是一个寄治在山东长清的侨置地名,诚为在山东虚设了一个东太原郡,其有郡名,并无实地,至多设置一个侨置官署,委任官员,管理其侨居人口。东太原郡之设置,其实质所在,指的还是北方故土山西太原。并非说是在山西太原之外,山东还有一个太原。所以,古今只有一个太原,不论是南太原郡,还是东太原郡,皆属侨置地名,其实质所在,指的还是北方故地山西太原。

  再者,即使东太原郡是个实名实地,它指的也是山东长清,而非东原,更非东平。南北朝时,长清隶属冀州济南郡,东平隶属冀州东平郡。北魏攻取山东,长清隶属齐州济南郡,东平隶属济州东平郡。二郡虽然相邻,长清、东平二县相距较远,不可人为混为一地。

  因此,不论是南太原郡,还是东太原郡,皆属侨置地名。发现了一个侨置的双头郡地名东太原郡,就认为它就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所说的“东原罗贯中”,因而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记的“罗贯中太原人”,指的就是山东之东太原,而东太原又指东原,东原又指东平,罗贯中果然成了山东之东太原人,即山东东平人。这样的结论,是否有点过于牵强草率?它能够成立么?此不过鲁迅所批评的“此岂前人凭心逞臆之所能至哉”的翻版而已。

  四、罗贯中籍贯太原说之再证:

  如果上述论证,还不足以说明庸愚子序 “罗贯中东原人”,即是《录鬼簿续编》 “罗贯中太原人”之意,东原指的就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的话,山西太原地区发现的几部《罗氏家谱》,可以再证罗贯中确为山西太原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社科院孟繁仁根据元人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题晋阳罗氏谱族图》一文提供的线索,几经访查,终在世居山西太原清徐之罗氏家族中,发现了一部《罗氏家谱》,为解决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载“罗贯中太原人”应指山西太原,提供了证据。

  太原清徐《罗氏家谱》共五册,又一册,保存非常完整。重修于“同治壬申(1872)季春”,为清徐罗氏“南关祠堂重修”本。太原清徐《罗氏家谱》收有二十四篇序言,首序过录“大明隆庆元年(1567)丁丑吉旦太原府学贡生除大同府儒学训导正已修纂”时所撰《清源罗氏家谱序》。罗正已为罗氏第九代后裔,因知太原清徐《罗氏家谱》,始修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明万历年,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皆有重修。

  太原清徐《罗氏家谱》,共记二十二代,其中:

  第五代为罗公全,谱记:“五代,(罗)溢子公全,刘氏。生子五:钊、钺、锦、镐、镡。”

  第六代罗公全长子罗钊、次子罗钺之后,第三子罗锦有六子。谱记:“公全子锦,智氏,司吏,生子六:才聚,次子出外(按:次子名阕),才增,才森,才宝,才仓。”

  第七代记罗锦六子,才聚二子,次子出外无子,才增三子,才森无子,才宝四子,才仓二子。谱记:“锦子才聚,张氏,生子二:宗、让。次子出外。锦子才增,耿氏,生子三:崇、阳、定。”明确记载第七代罗锦六子中有“次子出外”,“次子出外”者之弟罗才增,有子名“罗定”。

  第八代罗才增三子罗定,谱记:“才增子定,在湖广。”

  孟繁仁在《文学遗产》1988年3期所发《太原

  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与孟繁仁《文学遗产》文章一出,很快引起较大反响,许多学者认为,太原清徐《罗氏家谱》的发现,解决了罗贯中的籍贯争议,解决了《录鬼簿续编》所载“罗贯中太原人”,即是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之意。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将《罗氏家谱》第六代罗锦六子中 “次子出外”者,指为流寓杭州的罗贯中,纯属推测,不能作为确定罗贯中为山西太原清徐人之依据。

  将《罗氏家谱》第六代罗锦六子中 “次子出外”者,指为流寓杭州的罗贯中,确实属于推测,难以为据。然而,这些学者忽视了《罗氏家谱》明确记载第七代罗锦六子中“次子出外”者,有个兄弟罗才增,罗才增有子名“罗定”,罗定是“次子出外”者的侄子。如果能够确定“次子出外”者,就是罗贯中,罗贯中有个侄子即名“罗定。”

  如果能够关注一下“罗定”,孟繁仁认为太原清徐《罗氏家谱》第六代罗锦六子中,有位“次子出外”者,应指流寓杭州的罗贯中,虽属推测,却是不无道理。罗贯中其人有点空中飞鹤,不知所终;罗定却非雪泥鸿爪,留有踪迹。清代小说《善恶图》二一回有记:

  话说李大麻子因看观音胜会,带领众人出来。因花夫批评孙教头杆子,就著花夫与孙建安对扎。孙建安使了几路,使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气喘吁吁,早被花夫兜裆一杆子挑起,一声大叫,欲送孙建安性命。冲天贼大叫一声:“匹夫不要动手,俺铁头太岁冲天贼在此!”那花夫听得冲天贼三字,忙忙丢下孙胖子,高叫:“冲爷,你今在此!我因访你,做了乞丐。”冲天贼叫声:“壮士面善得很,记得在那处会?快快讲来。”那人道:“冲爷,你忘记了?我与你同居陕西,因访得冲爷消了官司,闻得在江南,特地前来。盘川用尽,无奈沿途求乞,前来相访。不期今日得遇冲爷。”冲爷说:“你姓甚名谁?”“俺姓罗名定。” “你莫非江湖上称为醉天神么?” “然也。”冲天贼叫声:“罗爷,何不跟随大老爷府上?将来富贵不小。”罗爷又问:“冲爷怎生进得李府?”冲爷细说一遍,随引罗定去见李雷,叫声:“恩爹,此乃是孩儿同乡,是一位英雄好汉,乃是罗贯中令郎,名叫罗定,盖数第一条名枪!望恩爹收入府,自有用处。”李雷闻言大喜,吩咐请罗爷沐浴更衣,拿衣服与罗爷上下换起。罗定上前叩了个头,谢谢李雷,跟随家人回公馆不提。

  《善恶图》明确交待,“罗贯中令郎名叫罗定”,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中恰好有个“罗定”。那么,太原清徐《罗氏家谱》第六代罗锦六子中“次子出外”者,应指流寓杭州的罗贯中,罗贯中有个侄子名罗定,这个推测,确有道理。可以再证《录鬼簿续编》所载“罗贯中太原人”,即是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之意。

  应当说明的是,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中,罗定原本是“次子外出”者罗贯中之侄子,《善恶图》中却成了“罗贯中令郎”,此说如何理解?此据古代传统风俗,凡某家庭无子,家族往往在同辈中,为其过继一晚辈作为儿子,使之可以传宗接代。罗定由罗贯中侄子变为“罗贯中令郎”,可能属于这类情况。罗贯中由于出外,生死不明,家族为其过继一子,为其传宗接代,本风俗所致,亦属情理之中事情。至于何以自称“我与你同居陕西”?此论孟繁仁《太原

  几乎在清徐《罗氏家谱》发现之前后,有学者又在山西祁县发现四种《罗氏族谱》,其中祁县河湾村《罗氏族谱》最令人关注。秦山《解读罗贯中》收有河湾村万历年新科举人罗应宿撰书《罗氏族谱》之序,其序列举山西祁县罗氏家族历史名流时,曾经序曰:

  本朝出,吾祖讳本,字贯中,流他乡,有巨著。罗翁讳义,玄青远卫戍,居他乡。我朝以来,罗族人才济济,遍布各地。墓志载之,古迹存之,古谱录之。始祖讳无名也,二世祖四名皆失也,神图绘有像而无名。三世祖罗翁讳节,次讳元,所生子息,兴哉!旺哉!先祖贯中曾云:族谱年久,恐沿之图坏,或沦于不罔,机失于前,再失于后乎?万历癸卯年新科举人罗应宿书(16)。

  《罗氏族谱》亦记:“十二世祖罗翁讳五训,母刘氏,所生一子,名本。”又记:“训门:十三世祖罗翁讳本,妻卢氏,所生五子,长子学儒,次子学源,三子学茂,四子学盛,五子学来。”

  又河湾村有罗氏祠堂,据说“为元末明初所建,后世屡有修葺。(17)”祠堂屋顶原有九条扶梁签,今存七条。东向一间中梁下扶梁签书:“本村扶梁功德主祖罗云贵母陈氏父五训谦母刘氏已身贯中妻卢氏学盛妻王氏施银无钱。(18)”

  山西祁县《罗氏族谱》多次提及“吾祖讳本字贯中”,是否可以成为罗贯中实为山西太原人之再证呢?还应提及的是,清徐与祁县本为邻县,历史上同属太原,清徐东北距太原四十余公里,祁县正北距太原亦不过约五十公里。太原清徐,原为清源、徐溝二县,后二县合并,因称清徐。

  《元和郡县志·河东道》:太原府:管县十三:太原、晋阳、榆次、清源、寿阳、太谷、祁、文水、交城、广阳、阳曲、盂、乐平。

  清源县:本汉榆次县。《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阳乡、魏戊邑。”按:梗阳在今县南百二十步梗阳故城是也。自汉晋,皆为榆次县地。后魏省榆次县,地属晋阳。隋开皇十六年,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并州。

  祁县: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大夫祁奚之邑也。《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贾辛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县也。”

  《元史·地理志》: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冀宁路,唐并州,又为太原府,宋金因之。……领司一,县十,州十四,州领九县。録事司。县十:阳曲、文水、平晋、祁县、榆次、太谷、清源、寿阳、交城、徐沟。

  罗贯中著有《粉妆楼》演义小说。河湾罗氏后裔罗世锦,号竹溪山人。光绪《祁县志》记:罗世锦于道光年曾任山东东昌府经略,后任陕西凉州经略、授修职郎。清代道光本《粉妆楼》,曾有竹溪山人罗世锦所撰《新刻粉妆楼小序》:

  罗贯中所编《隋唐演义》一书,售于世者久矣。其叙次褒公鄂公与诸勋臣世业,炳炳麟麟,昭若列星,令千载而下,犹可高瞻远瞩,慨然想见其人。故谓官有世功,则有官族。乃阅唐史,惟徐敬业时武曌一檄,脍灸人间。其他忠臣孝子,变复不鲜,未有如此之盛传矣。予前过广陵,闻世俗有《粉妆楼》旧集,取而观之,始知罗氏纂辑,而什袭藏之,未有出以示人者也。予既喜其故家遗俗犹有存者,而又喜其八十卷中洋洋溢溢。所载忠男烈女,侠士名流,慷慨激昂,令人击节歌呼,几于唾壶欲碎卒之,锄奸削佞,斡转天心,使人鼓掌大笑。虽曰年湮世浸,征信无从,然推作者命意,则一百尽之曰:不可使善人无后,而恶者反昌之心耳。呜呼!世禄之家鲜克由礼,而秦罗诸旧族乃能世笃贞忠,服劳王家,继起象贤,无忝乃祖乃父。此固褒鄂诸公乐得有是子而有是孙,即千裁以下,亦乐得有是人也。余故谱而叙之,抄录成帙,使后世人有同嗜好者,于篝灯蕉雨之暇,调琴诗酒之余,少助昼永宵长之岑寂耳。第恐此书遗存既久,难免鱼鲁相讹,爰重加厘正,芟繁薙芜,付之剞劂,以为劝善警邪之—道云。道光壬辰孟春竹溪山人识。”

  竹溪山人罗世锦称《粉妆楼》为“其故家遗俗犹有存者。”《粉妆楼》因属其故家先祖罗贯中所作,罗世锦才不惜抄录刻行,使《粉妆楼》流传于世。

  据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与太原祁县《罗氏族谱》诸前序,太原清徐与太原祁县之二县罗氏,本为同族,其远祖皆源于四川,唐末徙于山西。其宗姓演变,大致为:罗氏由四川迁入山西,先居清徐,后分支,有迁入太原娄烦者,或迁入太原祁县者。祁县罗氏应属清徐罗氏衍传,清徐罗贯中与祁县罗贯中是一回事。大概清徐《罗氏家谱》第六代罗锦六子中“次子出外”者之罗贯中,先出外流寓邻县祁县,后才往江南,流寓杭州,结果造成“竟不知其所终”的身世之迷,竟然给今日的学术界,带来一场长时间的学术纷争。

  综前所述,罗贯中籍贯在山西太原,其结论可以概括为四:

  一、《录鬼簿续编》有“罗贯中太原人”之直接明确的记载,而在古代文献中,至今未发现有所谓“罗贯中是东平人”之直接而明确的记载。

  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即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因为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

  三、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不论是南太原郡,还是东太原郡,皆属侨置地名。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长清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所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以一个侨置的东太原郡名,来论证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结论不能成立。

  四、山西太原地区发现的几部《罗氏家谱》,记载有罗贯中的里籍及其行踪,证实了罗贯中确为山西太原人。

  所以,还是应当回到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太原人”,即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所记“东原罗贯中” 之“东原”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因为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侨置在山东的东太原郡,是个虚设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地区发现的几部《罗氏家谱》,记载有罗贯中的里籍与行踪,证实了罗贯中确为山西太原人。

  --------------------

  【注释】

  (1)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278.

  (2)鲁 迅:《小说旧闻钞》,齐鲁书社,1997年,1.

  (3)《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

  (4)胡世厚:《三国演义与罗贯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26.

  (5)胡世厚:《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2.

  (6)胡世厚:《三国演义与罗贯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31.

  (7)胡世厚:《三国演义与罗贯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6、19.

  (8)胡世厚:《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342.

  (9)胡世厚:《三国演义与罗贯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29、30.

  (10)胡世厚:《三国演义与罗贯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4.

  (11)郦道元:《水经注》,《四库全书》(537),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藏本,1986年,101、103.

  (12)孙之騄辑:《尚书大传》,《四库全书》(68),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藏本,1986年,395.

  (13)陈耀文:《天中记》,《四库全书》(965),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藏本,1986年,724.

  (14)赵一清:《水经注释》,《四库全书》(575),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藏本,1986年,110、112.

  (15)《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2),1962年,525.

  (16)秦山《解读罗贯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0.

  (17)秦山《解读罗贯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

  (18)秦山《解读罗贯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

  附: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影印书影,中华书局所影印天一阁蓝格抄本 196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