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到春天就想去庐山!有诗有花还有...

 浔庐山水 2022-04-11

Image

没有冬日的凛冽,

也没有夏日的人潮,

春天的庐山向来多情而又缠绵,

春风不燥,清雨微凉,

一切都美得刚刚好,

一到春天就想去庐山,

山中有景,景中有诗,

诗中有历史......


Image
Image
遇见庐山春天●诗
Image

Image

云行雨步,

超越九江之阜。

临观异同,

心意怀豫,

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

心惆怅我东海。

这首《步出夏门行》是《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中收录的第一首诗,也是距今最早的有关庐山的诗,它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Image

Image

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也是中国田园诗的发祥地,有着最为壮观的诗人群体。

历代吟咏庐山的诗词到底有多少呢?自汉以降,曹操、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王维、孟浩然、欧阳修、白居易、苏轼、陆游、黄庭坚、王阳明......三千多位诗人词客纷至沓来,留下了一万六千多首诗词。

Image

Image

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走近诗人,近距离感受那字里行间的诗境呢?

登上庐山这座人文圣山,以诗词之名游庐山。

踏上诗人曾经的旅途,去到诗歌诞生的地方,从诗人的诗意中看风景,又从风景中领悟诗人的内心,体会与诗人穿越时空的神交。


Image

庐山五老峰

Image

庐山桃花源谷帘泉

Image

庐山东林寺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庐山是渊明故里,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田园诗派鼻祖陶渊明的家乡。在五老峰下的田园里春耕,在桃花源谷帘泉的轰鸣声中秋收,在东林寺“虎溪三笑”的典故里大醉,我们仿佛看见了高呼着“归去来兮”,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淳美田园生活的陶渊明。

Image

庐山黄岩瀑布

Image

庐山瀑布云

Image

庐山五老峰银河星野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仙”李白一生中五上庐山,留下了《望庐山瀑布》、《庐山五老峰》、《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脍炙人口的诗篇。晚年,在庐山屏风叠筑庐读书的李白,实现了他诗中“吾将此地巢云松”的梦想。远眺黄岩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仰望五老峰“银河倒挂三石梁”,那位“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是庐山夜空中最亮的星。

Image

庐山花径桃花

Image

庐山白居易草堂

Image

庐山如琴湖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月夜走来,谪居江州的白居易,他的庐山草堂外“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的四时风光。在如琴湖的水光潋滟里,有白司马“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花径倒影。

Image

庐山锦绣谷云雾

Image

庐山望江亭云雾

Image

庐山汉阳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经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冰川运动“洗礼”后的庐山,怪石嶙峋,奇峰断崖“远近高低各不同”。穿越城市烟火,倘若能邂逅一场庐山春日的烟云,苏东坡“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的妙趣才显得真切。或许云起云落,峰隐峰显间,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缘故。

Image

庐山白鹿洞书院

Image

庐山大天池

Image

庐山仙人洞

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白鹿洞书院;欧阳修“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的庐山高;王安石“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的锦绣谷;王阳明“散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的大天池;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仙人洞......

因为与庐山的相遇,让诗人们把几十个普通的汉字化成珠玑,永久洒落在中华民族文明的银河中。

脍炙人口的庐山诗词风景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以诗词之名,赴一场庐山春宴!

Image
Image
遇见庐山春天●花
Image

Image


 期待一场春日的邂逅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站着不动,便能沐浴那最纯净的阳光。
春天的阳光柔柔的,糯糯的,春风里尽是些青草的芳香,漫步春日,仿佛等待一场久违的邂逅。

Image

Image

春意盎然温暖四月,芳菲世界的庐山,瞬间变成花的海洋,桃花、玉兰、海棠、杏花、山茶花、樱花、紫荆花纷纷绽放,争奇斗艳。

Image

Image
山谷里、公园内、草地上,花儿一朵朵、一瓣瓣盈盈开放,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已经渐渐展开。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遇见庐山春天●茶
Image
Image

石垆敲火试新茶,
蟹眼声中泛碧芽。
Image

只此青绿,把庐山春天的味道一口喝下!
它根植庐山千年“文火”,它呼吸长江、鄱阳湖晓露晨岚,它是北纬30°黄金产茶带上可以喝的庐山云雾。

Image
Image
庐山云雾茶,始于东汉,兴于晋、唐,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被列为“贡茶”,明、清时期盛行于世,清《宫中进单》记载其为十三省“贡茶”之一,是我国传统绿茶名品。

195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86年在商务部名优产品评选中荣获“中国名茶”称号,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Image
Image
据《庐山志》记载,庐山云雾茶野生茶的出现源于灵鸟衔种育树,“初由鸟雀衔种而来,传播于岩隙石罅”;“东汉时......僧侣云集,攀危岩,冒飞泉,更采野茶以充饥渴”。

东汉时期,庐山的僧人与道士把岩隙石罅间的庐山野生茶树引种栽培为人工茶。在制茶时,则利用“甑”对鲜叶进行蒸青,将蒸后的鲜叶晒干、锅炒或烘焙至干,生产出简单加工方式的蒸青散茶。
Image

宋 · 李伯时《莲社十八高贤图》中庐山东林寺僧众烹茶品茗

Image

《庐山志》中记载的云雾茶制作法

唐宋时期,庐山茶的形制除了传统的芽叶形散茶外,还出现了末茶。

唐代李咸用曾在《谢僧寄茶》一诗中描写了庐山末茶的制作:“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

宋代,庐山茶被列为“贡茶”。《宋史·志·卷四十一》中记载:'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贡茶芽。'


Image
Image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废团茶兴叶茶。“瀹茶法”兴起后,庐山茶以芽叶形名茶盛行于世。

清代,在“贡茶”精益求精技术的影响下,庐山茶的制茶水平大幅提高,成为清《宫中进单》记载的十三省“贡茶”中的绿茶名品。
Image
Image
谁采匡庐紫玉芽,
二千里路到吾家。
砖炉石铫自烹吃,
清落诗脾作雪花。

这是宋代潘牥《谢林簿遗庐阜茶芽》一诗,描写的是品饮友人所赠庐山茶的情形。

翻阅诗词文献,不乏关于庐山茶的内容。唐代李咸用《谢僧寄茶》、宋代方岳《性老致庐山茶》、宋代释宝昙《送庐山茶与陈大监》、宋代苏过《贻孙仙尉帖》等等。

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及诗文题咏中曾写道:“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

自东晋以降,庐山茶成为古时自啜及惠赠友人之佳品。
Image

宋 · 陈舜俞撰《庐山记》中收录的白居易种庐山茶诗

Image

苏轼第三子苏过《贻孙仙尉帖》中提及“庐山茶”

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

庐山云雾茶园附近茂林修竹,植被丰富,保持着原生态自然环境,是典型的生于“烂石”的茶。

庐山云雾茶终年被云雾所滋养,树叶生长期长,茶青中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

Image
Image
庐山云雾茶,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朱德元帅品饮庐山云雾茶后欣然赋诗赞道:
庐山云雾茶,
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
延年益寿法。
Image

朱德《题庐山云雾茶诗》

Image
无由持一碗
寄与爱茶人

Image

Image


-The end-
来源:综合庐山智慧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