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3穹顶式减压改良椎管成形术

 阮朝阳的图书馆 2022-04-11

图片

    保留颈2和颈7棘突附着的肌肉可减少椎管成形术的相关并发症。2020年,新加坡的Gabriel Liu教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式椎管成形术,包括颈3穹顶式减压、颈4-6椎管成形术和颈7头端穹顶减压,与传统椎管成形术相比该技术保留了颈半棘肌和斜方肌,研究评估了其临床可行性和疗效,研究结果发表《Spine》杂志。

图片

    在颈3/C4和颈6/C7处切除棘间韧带。使用咬骨钳去除1/3-1/2的尾侧颈3棘突和头侧颈7棘突。余同常规椎管成形术

图片

A, B,去除颈3棘突。C,在截骨前保留一层薄的椎板和黄韧带,可以保护脊髓免受磨钻的伤害。D,去除颈3尾侧椎板。

图片A,使用90°角神经钩进行颈3减压。B,颈7上椎板切除术

图片

    研究回顾了2008年至2016年期间接受该术式的26名患者,平均随访45.6±24.7个月。平均年龄63.7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25±74分钟,平均失血量265±245mL,无患者需要输血。术后,一名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没有明显的并发症或伤口感染。在最后的随访中,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翻修手术、脊柱感染、颈5神经根麻痹、颈椎后凸畸形或持续的轴性痛。

    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12.7分提高到术后的15.0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随访2年平均恢复率为59.2±38.4%,最近一次随访时为62.9%±35.2%。Nurick评分从术前的平均2.3分到术后的1.2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患者术后颈部疼痛明显改善,术前VAS评分为3.1至术后0.3,平均改善2.8分。NDI从23.7增加到10.8,平均改善了12.9。

图片

    从术前12°到最后随访时8°,颈椎前凸没有明显的减少。术后2年和最后随访时,颈椎活动范围(ROM)分别保持在术前ROM的85%和78%。

图片

    CASE:一名68岁女性患者,分别为术前屈伸位X线片,术后6年屈伸位X线片,术前术后颈椎MRI。术前颈椎前凸为108°,范围为活动度为208°。术后颈椎前凸度为108°,活动度为168°,术后颈椎活动度保存率为82%。

图片

    总结:该术式包括颈3穹顶截骨术、颈4-6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近端颈7部分椎板切除术,这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并体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技术可减少医源性肌肉损伤,这对于手术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文献:

Liu G, Fung G, Tan J, Ng JH, Tan JH.A Feasibility Study of a New Muscle Sparing 'C3 Dome-Hybrid Open-DoorLaminoplasty': A Surgical Technique, Clinical Outcome, and Learning CurveDescription. Spine (Phila Pa 1976). 2020;45(19):E1256-E12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