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蛇山绝顶头陀寺

 人文武汉 2022-04-12

武汉最早的寺庙在哪里?当然是蛇山上的头陀寺。《昭明文选》中有《头陀寺碑记》,它是南齐录事参军王岭所作。王屮,字简栖,琅琊临沂人,曾任郢州从事、征南记室,天监四年卒。据碑记:刘宋大明五年(461年),安西将军郢州刺史蔡兴宗为沙门释宗慧建寺。释宗慧大师景行大迦叶,因专修头陀苦行,故寺名“头陀寺”。“头陀”,是梵文的译音,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抖擞精神,去掉人生的烦恼。这是佛教修行的一种,后往往用以称僧人。大迦叶,指迦叶尊者,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本是古印度富家子弟,后皈依佛门,后来专修头陀行,积很高的道行,被称为“头陀第一”。

《黄鹄山志》中的头陀寺

  头陀寺遗址在什么地方?陆游《入蜀记》载:“头陀寺,在州城之东隅石城山。”石城山即今蛇山。张芸叟《郴行录》云:“石城最西即黄鹤白云,最东即头陀寺。”王得臣《尘史》云:“头陀寺在郡城之东绝顶处,乃去大江最远。李白曾有“头陀云外多僧气”,黄庭坚《头陀寺》中写道:“头陀全盛时,宫殿梯云级。”头陀寺上方建有夏亭、奇章亭、压云亭,其中压云亭旧为头陀寺顶院。另据史载,头陀寺内曾有皮日休读书堂、李白读书堂、磨剑池、夏亭、安武王庙等诸多古迹,但因久废,均无迹可考。

  唐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张廷硅又请人重刻王简栖的《头陀寺碑》文,重新立于此寺。头陀寺毁于唐末兵燹。后来汴僧舜广住持30年,兴葺略备。头陀寺成为唐宋时武昌城东著名的游览胜地,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莫不到此一游,留下了许多华美的篇章。如宋代袁说友《同鄂州都统制司登压云亭》:

一带城头四望全,压云亭上更无边。

手攀北斗轻飞肉,目盼南楼仅及肩。

城郭千年高复下,江湖万里后还先。

平生颇负昂霄志,便欲乘风送上天。

头陀寺有许多关于佛教轮回的传说。据《括地志》载,北宋治平中,武昌(今鄂州)县令郑前观感到身体不舒服,晚上梦见一个老头子,穿着古代的衣服,对他作揖道:“君小疾,煮地骨皮汤,喝了就可以治愈。”郑前观问道:“我不认识你,你何故至此?”那人答道:“西汉时我曾与君共事,今天你已投胎转世,二世为人,而我还滞留在阴府。”郑忙问他的名字,老头说:“我是前将军何复,你如果想找我,可来费家园。”临别,口占诗一绝云:“与子相逢西汉年,半成枯骨半成烟。欲知土室长眠处,门有青松涧有泉。”郑前观任官期满来到鄂州(今武昌城),游览头陀寺的时候,看见山下小路边有一处丛薄蔚然。问寺僧那是何处,寺僧答道:“那是费家园。”走近一看,道旁有断碑—座,字已漫漶不清,只有“何复”两字可辨。冢前果真有山涧流过,还有老松数株。

另一个传说《云溪友议》中的《玉箫记》。相传唐西川节度使韦皋年少时出游江夏,住在姜使馆家。姜家公子荆宝,称韦皋为兄,对他非常敬重。荆宝有个婢女名玉箫,年方十岁,荆宝常让她侍候韦皋。后两年,韦皋移居头陀寺。荆宝常派玉箫去头陀寺侍奉。玉箫渐渐长大,日久生情。这时韦皋收到叔父来信,催他回去。韦皋舍不得走,含泪致信荆宝作别。荆宝看到信后,马上与玉箫一起赶到江边,二人见面,悲喜交加。荆宝要韦皋带上玉箫一起回去。韦皋离家太久,耽心父母责罚,不敢带玉箫回家,但立下誓言:少则五年,多则七年,一定会来娶玉箫.并将一枚玉指环和一首诗,留给玉箫作信物。一晃五年过去了,韦皋没来,玉箫已长大,一个人常在鹦鹉洲边祈祷。又过了两年,韦皋还没有来。到第八年春,玉箫叹道:“韦公子一去七年,是不会来了。”遂绝食而死。姜氏怜惜她坚守节操,把玉指环戴在她的中指上一同入葬。后来韦皋出镇巴蜀,遇到荆宝,荆宝告诉他玉箫因他而死。韦皋心中忏悔,广修经像,以报夙心。

韦皋想念玉箫却无法再见。时有祖山之人,能使死者相见。他让韦皋斋戒七日。深夜,玉箫果然来了,她感谢韦皋:“承蒙韦公子写经供佛之力,旬日便当托生,十三年后,当为侍妾以谢鸿恩。”临别时,玉箫笑着说:“丈夫薄情,令人死生相隔啊。后来韦皋累迁中书令、同平章事。这一年韦皋过生日,东川卢八座送给韦皋一个歌姬,也叫玉箫,长相与姜家玉箫一模一样,其中指隐隐有肉环突出,好像当年临别时所赠的玉环。《白茅堂集》记载,崇祯年间,鹦鹉洲还未消失时,有西川节度使韦皋妾墓志。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云: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元興寺造“砖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湖广行省治所迁回鄂州,正式成为行省级的大区域行政中心。改称鄂州路。《元史》载:“宪宗己未八月己酉,帝抵鄂,屯兵教场。壬子,登城东北压云亭立望。楼高可五丈,望见城中出兵,趋兵迎击。”压云亭成了元兵的嘹望台。后元成宗嗣位,诏就压云亭故址建大元兴寺。今不知所在。

  据本人所知,武昌有三人手上有“元兴寺造”城墙砖,上图二块砖是作者本人收藏的。因见到了古砖实物,说明历史上元兴寺是确实存在过的。它遗址何在?刘文斌先生考证为头陀寺顶院即是。据《金石录》是在压云亭故址。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清黄鹤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