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己的范儿

 新用户4991TSAP 2022-04-12

08年设计过一个无锡的医院,迅速完成。历时两年。做的十分顺畅省心,还获得了一个级别甚高用钱买不来的国家设计奖。好像还得了一鲁班奖,那是施工类奖项跟我们没啥关系了。

两年的收获,除了这些工作相关的经验值。还包括迷恋上了无锡红烧排骨和蟹黄灌汤包,紫砂壶。

从那时候起,买过很多紫砂壶。

手中紫砂壶之包罗万象。用某只囤积一堆学费壶后终成精的收藏者的话来说:要没有你,我真没机会看到这么多种类的假壶。真的要谢谢你。购买紫砂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看一把壶的形态是不是美好。因为购买这些紫砂,也学会了鉴别真的有道德底线的朋友,和想赚钱到没底线的所谓朋友的区别。

这跟买瓷器一样。所有的卖家都会用尽力气告诉你这件东西哪里与众不同,哪里物超所值。而江湖上流传的各种传说,某窑口用的是最好的原料。某窑主原来是做啥做啥的。种种。也不过都是为了营销。买什么,如何买,经常是玩家讨论的热点。

我对瓷器经销者有一个暗黑的识别小标准。一个很少对人说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在我二三次购买之后,是不是可以给我一个挣钱,但是不太黑的价格。挣钱没问题,稍微让我觉得有点人情味就好。

好多新手玩家上手买东西,问老玩家第一句就是,您有渠道吗?您最低能拿到多少?没有购买量,哪里来的折扣?就算老玩家给你熟悉的卖家,你照样拿不到他们能拿到的折扣阿。信任是相互的,对我们这是爱好,可有可无。对于商家这是生活,这是生意,是养家糊口的营生。你不能跟人家讲仁义道德到不让人生活。

便宜没好货,尤其是瓷器。在你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常识的时候,购买器,图便宜,能拿到的只能是有瑕疵的货品。而任何一个窑口的价格,都有一个恒定的市场规则。过分低廉价格购买的,要么是假货,要么是批量大量的大路货。是的,只看底款是没有用的。或者你有足够的人脉,可以不用支付代理费就拿到所谓的代理价格。太难了。

不管看过多少软文,听过多少故事。到最终,我们去购买,买的还是自己能买得起,能看得上的东西。买来买去,无非买的是心头爱。有几个人,能囤积去二手市场获利?

我买了好多不太好的紫砂,后来也买了一些很不错的。我买了一些不太好的杯子,后来也买了一些特别精美的。到了玩瓷器。我不太懂什么釉水,青花料,我也不太懂什么制式,不懂什么工艺。买的时候,只看自己喜欢,只看是不是好看。

每次看别人写的满眼术语。满眼忧国忧民。就觉得好累好累。这一生,我们要承受的压力已经太多太多。如果玩个瓷器,买个壶,喝杯茶,都要懂那么多,都要算计那么多。算什么有意义。

有次出差路上跟小同事聊起收入。他们说着房贷车贷压力如何如何大。什么也不敢买。我说你们只要熬过刚开始工作的前十年,基本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阿。但是,要熬过去啊。

如果没有跟命好之人一样,从小叼着金调羹出世,衣食无忧。如果没有跟命好之人一样,做什么都风生水起。那就熬着呗。但是,日子不能因为收入,就过的克扣自己,什么都不要了吧。

就算是最穷的时候,某年因为某些领导无能,竟然仨月没工资的时候。开始写稿挣钱。不管什么私活都接。有时候是大主顾,明知道不会给设计费的小活也会给画。那时候天昏地暗,有很多很多同事辞职。就算那种时候,我也没有停了儿子的绘画课和轮滑课。他用的学习用品和护具也都是最好的。

到了周末,我们一起去游泳,去画画,去公园捞鱼,踩水。去图书馆借书。两个人办满了能办的借书卡。每周可以借十本书。家里总是有一瓶花。最便宜的康乃馨和满天星。吃饭用的盘子碗,都是日本的。那时候我十分喜欢九谷烧。还学会了烤蛋糕。

是很穷阿,那时候真的好穷好穷。买衣服是在外贸店,但是买到了VIP卡七折,一条牛仔九元。搭配起来照样穿的比别人都时尚。那时候没人知道我其实特别穷。该送朋友的生日礼物从未忘记。该跟孩子吃的自助餐从未缺漏。

前几天翻看那时候的博客,发现有好多是老正的早餐。每天早上给他做的早餐,用玻璃的快餐盒装着。每天不同样子,每天拍照留念。用卡片机。然后扫描。传到博客。

一直这么热热闹闹地活着,这么爱嘚瑟。

经常在各种瓷器群,看人说,我没钱阿,我买不起你买的这些。其实,有钱没钱,活着总是要有自己的范儿呢。我就是用九块九包邮的公道杯,也是最好看的那只。就算是喝大碗茶,也要用最好看的碗。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好好地活着吧。

我是不太喜欢那些满脸全是努力的人。我喜欢那种不管多难,都能自黑的人。喜欢不管多苦,哭完了都知道重新洗脸,整理衣服再出门的人。我喜欢那些不管收入多少,都让自己周围美好如油画的人生。

我也不太喜欢那些口口声声要节约,要挣钱的所谓日子。不努力的悠游人生才是我的最爱。所以遇到好看的,实在喜欢,就买下。遇到家人需要的,就准备好。如果一定要算来算去。我更倾向于计算快乐的产出。

最近,因为喜欢,收了几把壶。是一家新兴窑口。叫知竹山房。我不知道作者是谁,也没有了解窑主背景。也不知道用料。就知道,这些壶,做的真好看。有紫砂壶的意蕴,又有瓷壶的精致。壶上传递的,似乎是一种内敛与传统的美感。有与其他窑口都不一样的范儿。这种属于自己的特色,其实是玩瓷以来,在好多好多窑口作品里,特别罕见的东西。

跟我们的人生一样。大家都在狼奔豕突,力求让自己成为世人眼中最强大,最优秀,最成功的那个。以众人的标准。可是我们似乎都忽略了,来这世上一遭,不是为了成为别人喜欢的人,应该首先成为自己喜欢的人,用尽全力,去过自己喜欢的日子。

或者,我们应该,不辜负这一遭的走过路过,不错过那个成为独特的自己的机会。不成为与大部分人一致的面目,去让自己,成为自己可以辨识的那个脸孔。

那么当日暮来临,我们回看,也许可以回答那个纠缠我们许久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或者,灵魂如我一般浑浑噩噩,却可以如我们明确地知道自己购买的瓷器是否喜欢一般,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站在终点的这个本我。

这个一路走来,经由自己修饰,演化为当下形态的独特的自己。如我们每个人喜欢的茶席,买的是自己喜欢的茶器,有的是自己的范儿。是自己真心喜爱的范儿。不是别人说好的,不是别人喜欢的,不是应该做的,不是值得买的。只是自己喜欢的范儿。

图中借用了知竹山房经销商的几张图,拍的比我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