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气祛痰之必要

 文炳春秋 2022-04-12

痰随气而升降,可见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可聚停于肺、咽喉、关节、胃中、肠间等,无形之痰则无处不在,所以气之病理机制是生痰之关键,那么治气则成治痰之必要。治气祛痰有四种形式:补气、化气、行气、降气。


1.补气
(1)补脾气以杜生痰之源 李中梓曾云:“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司,水湿不运,聚结生痰。方选参术健中汤,或用参苓白术散化裁。药选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百合、山药、陈皮、法半夏、薏苡仁、神曲、生甘草等。
(2)补肺气以利贮痰之器 李中梓亦云:“肺为贮痰之器。”肺主宣肃,肺气虚弱则宣降失司,肺气不利,痰贮肺中。方选补肺汤加减。药选党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紫菀、桑白皮、陈皮、白术、百合、炙甘草。


2.化气
(1)温化脾阳以化痰饮 张仲景《伤寒论》中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脾阳不足,气化水湿不力,聚汇成痰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合理中汤化裁。药选党参、茯苓、桂枝、白术、干姜、薏苡仁、陈皮、法半夏、炙甘草。
(2)温肾以期三焦气化 三焦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诸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水液的气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肾主一身之水,又主一身之阴阳,三焦之气化又赖肾之阳气的温化,温煦肾阳则水液由三焦气化输布全身,气化失司则水液停聚而成痰饮。方选真武汤合金匮肾气丸化裁。药选熟附子、肉桂、干姜、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鹿衔草。


3.行气
(1)宣肺气以利肺中痰浊 肺主宣发,肺气不宣,痰浊郁阻于肺中,而见咳嗽、咳喘,痰多胸闷等病证。方选杏苏散加减。药选杏仁、紫苏叶、前胡、桔梗、枳壳、陈皮、法半夏、茯苓、防风、甘草等。
(2)运脾气以消中焦痰湿 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则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以致脘腹痞胀,便溏黏滞,呕恶痰涎,头重身困,不思纳谷等,方选平陈汤加味。药选苍术、陈皮、厚朴、紫苏梗、茯苓、草果、白扁豆、砂仁、生甘草等。
(3)疏肝气以开郁痰 肝主疏泄,若肝失疏泄,气机则郁而不畅,水液则随气结而为郁痰,郁痰可随气而走,“痰之为物,随气而行,无处不到”。常见脘胁胀闷,或咽阻似有痰壅,或周身痰核瘰疬等。方选四逆散合四海舒郁丸化裁。药选香附、柴胡、枳壳、苍术、川芎、茯苓、木香、海藻、厚朴、生甘草。


4.降气

(1)降肝气以泄木气横逆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津液聚而成痰,痰气阻于咽喉而为梅核气;或肝郁日久,气郁化火,木火刑金,以致咳嗽,咽干,咳痰,黏稠,时而面赤等。方选半夏厚朴汤或泻白散合黛蛤散化裁。法半夏、厚朴、茯苓、柴胡、桑白皮、黛蛤散、土贝母、夏枯草、海藻、生甘草。
(2)降肺气以肃蕴肺痰浊 肺既主宣发又主肃降,肃降肺气,以利于通调水液,如若肺气不降,水液不得调节、则聚而成为痰浊,阻塞肺窍,则肺气上逆为咳为喘,胸痞痰多等。方选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药选紫苏子、莱菔子、芥子、葶苈子、法半夏、白前、厚朴、桔梗、茯苓、生甘草。
(3)降胃气以除心下痞满 中焦脾胃居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不降,则水湿浊气不走,聚而成痰饮,蓄停心下,脘中痞满,呕恶痰涎;或眩晕或腹痛雷鸣下利等。方选泻心汤类、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法半夏、橘皮、茯苓、天麻、紫苏叶、白术、木香、枳壳、荷叶、天麻、甘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