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收缩超早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职称申报 2022-04-12

低收缩超早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崔鹏鑫1张霖2

1. 南阳市宛城区公路管理局2.桐柏县公路管理局

本文主要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提出的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进行实践检验,并总结高寒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水平,使施工与设计相符,达到保证沥青路面良好使用性能的目标。

关键词:低收缩;超早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在高寒地区日夜温差较差大、全年低温期长的气候条件下半刚性基层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收缩开裂行为,而且高寒地区施工期短、低温条件下半刚性基层强度不易形成。该试验段路面基层按材料组成为18cm早强型水泥稳定碎石。

1.试验路原材料及配合比

1.1原材料

1)水泥: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2)砂砾:1#0-31.5mm砂砾、2#4.75-9.5mm碎石、3#9.5-16mm碎石,1#料、2#料和3#料的比例为701020。原材料各项指标均已检查合格。

1.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

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水泥):95(砂砾料)配合比能满足设计≥3.0Mpa强度要求,最大干密度为2.32g/cm3,最佳含水量为4.7%

2. 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拌料运输摊铺碾压养生交通管制

外加剂添加工艺如下:

该试验路段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早强剂采用外掺法加入,掺入量为水泥剂量的16%,其它材料组成均与生产路段的水泥稳定碎石生产配合比保持一致。早强剂的加入工艺:采用铲车搬运并采用人工卸料的方式将早强剂加入至集料仓内,通过调整集料仓门出口大小及皮带转速控制早强剂加入至级配碎石中的质量,通过传送带送至拌和机中,与水泥、水混合搅拌,出料。通过人工取样的方式对早强剂的掺量进行监测。该试验路段早强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生产路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养生工艺保持一致。

2.2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施工所需的各种机械已经完成全面的检修保养工作,拌和站调试完毕,满足施工的需要。

2)下承层准备:铺筑基层之前,将底基层表面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在底基层表面洒水后再进行摊铺。并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测,保证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3)测量控制:技术人员每10米设中心控制桩,并相应在下承层铺筑边缘内外侧适当距离每10米各设标高控制桩,根据试验段测量松铺系数,决定导向控制线的高度,并用足够的拉力挂好钢铰线。

2.3拌合

1)施工前由试验室对拌合站各料仓及电脑能试验室配合比进行校核,确保混合料拌合中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2)拌合时混合料的水泥用量比试验室配合比提高0.5%,保证现场摊铺混合料的水泥含量,由试验人员随时取料检测,水泥用量不得过高,减少水稳干缩开裂的可能性。

3)考虑当地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很大且在储存、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必然会有少量水份损耗,采用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0.5-1%左右,以补偿这些损失,拌合过程中,试验人员及时取混合料检测含水量,不合适时及时调整,含水量不得过高,防止碾压过程中出现弹簧现象。

2.4运输

混合料运输采用1520吨以上载重的自卸车运输。拌合站根据当天计划施工里程及运输车辆情况合理安排,应做到车距均匀,不间断,不挤车,并保证摊铺机前有2-3车待卸。

运输车辆在受料过程中应前后移动,避免离析;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用彩条布覆盖,以防水份过度蒸发。

2.5摊铺(双机联铺)

1)摊铺时为避免纵向接逢和离析,采用双机联铺的作业形式(见图7.9),前、后机保持5-8m的间距,为了防止出现离析和压实度不均匀等现象,摊铺时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应均匀,速度控制在1-3m/min,同时夯锤的振动频率应保持一致。根据设计,本段基层设计宽度12.43米,摊铺机拼装宽度为7m6.0m,考虑到纵向接缝与基层错开,前摊铺机行走在路肩侧,选用7m宽;靠中央分隔带侧摊铺机选用6.0m宽随后行走。

2)摊铺时,前后摊铺机宽度中间位置重叠20-40cm。摊铺时导向线高度高出松铺面20cm,摊铺机用传感器搭在钢铰线上电脑自动控制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技术人员及时拉线绳检测悬空高度,保证摊铺厚度。前机一侧传感器搭在路肩侧钢丝线上,另一侧传感器搭在中间位置设置的移动铝合金高程控制带上,后机一侧在已铺筑完的基层顶面通过传感器走滑靴,另一侧传感器搭在中央分隔带侧钢铰线上。移动铝合金高程控制带高程由测量人员从两道高程导向线上拉线绳测定并调整。

3)施工时由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停在摊铺机前10~30cm,挂空挡升起料斗,由摊铺机推动缓缓行进。严禁料车直接撞击摊铺机。

4)摊铺过程中由技术人员随时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高程及横坡,根据测量数据最终确定所有技术性指标。

5)试验检测人员随时检查现场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含水量等指标,并及时与拌合站取得联系,及时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6)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对局部粗集料聚集马上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换填。

2.6碾压

1)摊铺机完成摊铺10m距离后,由试验人员现场测定含水量,合适时即可准备碾压工序,含水量可略低于最佳含水量0.5%以内。摊铺完成20米后即开始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及时检测含水量,不得出现弹簧、松散等现象。

2)试验段碾压组合由3台徐工220压路机组成。

3)碾压过程对机械的要求见下表1,各种机械得碾压方式根据试验段确定结果进行碾压。

碾压要求

序号

压路机型号

碾压方式遍数

碾压速度

1

徐工220

静压1

2.0km/h

2

徐工220

重压2

1.5~1.7km/h

3

徐工220

静压1

2.0~2.5km/h

4)碾压完成及时检测压实度是否合格,如不合格,而后振压增加一遍检测一次,直到符合规范要求为止,并记录碾压遍数及相应的压实度。碾压结束既要保证有足够压实度,又要保证表面足够粗糙但不得出现轮迹,以便满足层间结合的要求。

5)压路机碾压采用先慢后快、先轻震后重震的原则;碾压直线段从路肩往路面中心线进行碾压,超高段由低侧向高侧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并超过两段接缝处;相邻两个碾压段落的接头应错成横向45°的阶梯状;碾压过程中不得在新铺的基层上急刹车或调头,以保证基层压实后不受破坏。

6)由现场技术人员记录碾压时间,从拌和场出料到碾压结束时间不超过试验配合比的延迟时间;由专人携带3m直尺指挥终压机械进行碾压工作,全断面测量平整度,对平整度不合格路段及时处理,坑洼地方由上层补齐,坚决杜绝贴皮现象,鼓包地方挖除,保证压实后的平整度。

2.7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处理。前一段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段施工时,和前段一起碾压。

2)当每天施工的最后一段以及铺筑中断时间超过3小时在现场及时设横向接缝。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要注意将接缝修整平顺。

3)对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上调头时,一般在用于调头的稳定层上覆盖一张塑料布,然后铺上约10cm厚的土、砂或砂砾。待邻接作业水泥稳定层整平后,出去布上的土收起布。

2.8养生措施

碾压完成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洒水养生。在7天养生期内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湿润,如不进行连续施工,7天后基本保证湿润,每天洒水2~4次。养生期内施工段封闭交通,施工中将派专人负责各施工地段的交通疏导。

3.结论

按上述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大面积摊铺、碾压、养生等后,对试验路段的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本文通过示范工程的铺筑,确定了低收缩超早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技术参数,尤其是早强剂的掺加工艺及其现场监测要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